谁是大家闺秀?《红楼梦》里的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贾家四春、王熙凤、李纨,甚而王夫人,皆算得“大家闺秀”。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1)

倒不一定皆是读过书的,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然而那一种行事大方,见识广博,气派风度,却非“小家碧玉”可比的。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2)

“大家闺秀”一词最早见于《世说新语 闲媛》:“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3)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真正的大家闺秀指的是累世钟鸣鼎食,诗礼簪缨之族家的女子。比如贾元春,自有那一种雍容华贵,端庄贤淑不同人处,所以皇帝加封她为“贤德妃”,这“贤德”二字,正是大家风范。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4)

“小家碧玉”出自晋 孙绰《情人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

小家碧玉,所以指小户人家腼腆善良的美丽女子,也具才德。

香菱算一个罢,苏州士族,其母“情性贤淑,深明礼仪”,脂评曰“此八字正写香菱根基”,所以“差不多的主子姑娘还比不上她”。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5)

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正如春兰秋菊,各具其美,平分秋色。

大,谓之大气,雍容;小,谓之小巧,别致。两者的气质差异首先即体现于这“大”“小”之中。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6)

大家闺秀受到的文化熏陶往往非同一般。兼之从小受到比较严格的行为约束和礼教规范,所以她们最终的归宿,亦大多是家世相当的王公贵族,郎才女貌,珠联璧合。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7)

千古李易安即是一例。她若不是出身名门,焉得小小年纪便可与诗名遍天下的张耒、晁补之等人以诗论交?

而她与赵明诚“赌书消得泼茶香”的美满姻缘,亦被视为千古佳话,殊可欣羡的了。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8)

小家碧玉,亦读诗书,但因见识所限,终不能与大家闺秀相提并论。

然这小也有小的好,“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女儿娇态,自比恪守规范的女儿多了几分天真楚楚,活泼动人。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9)

大家闺秀也好,小家碧玉也好,天定的门户身份,固然非人力所能勉强,然昔日王守仁因着“圣人必可学而至”之信念,最终成就“五百年来王阳明”圣贤之境;今日薛山长亦执同样心思:大家闺秀,小家碧玉皆可学而至。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10)

凡经书院雅士生活熏沐女子,出得门去,则自具一番“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之致,处事又剑胆琴心,通达圆融,一身而兼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之所长。书院之功,亦不可不谓极尽善美之能事了。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11)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12)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13)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14)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15)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16)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17)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18)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19)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20)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21)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22)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23)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24)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25)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26)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27)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28)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29)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30)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31)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32)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33)

长安古今对比(长安雅士浅论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