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读的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订单就业班’,毕业后就可以到对口的家门口的企业工作”齐河县职业中专学生孙启珑说,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齐河县职业中专扩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齐河县职业中专扩建(齐河县职业中专)

齐河县职业中专扩建

“我就读的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订单就业班’,毕业后就可以到对口的家门口的企业工作。”齐河县职业中专学生孙启珑说。

“我们把发展职业教育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相结合,着力培养一批适应当地新经济发展的新型技术转化能人和工匠。”齐河职专校长谯健介绍说。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开设四大特色专业群,走出了一条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的融合发展之路。

对标主导产业构建四大专业群

5月25日,在齐河职专举行的技能节上,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马诗琦熟练地操作着机床,只用了1.5个小时就完成规定零件的车铣加工。“经过3年学习,我已经掌握了数控机床的操作,机床调试、程序输入编辑,使用量具检验零件加工精度,判断加工质量等技能,对就业大有好处。”马诗琦信心满满地说。

学校优化整合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汽车制造与检测3个专业,组成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智能制造专业群,对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零部件生产加工、机电设备维护保养、工业机器人运行与维护、新能源汽车组装与调试等关键岗位进行专业课程设置优化整合,实现了主导产业发展与技术人才培养的“双赢”。目前,学校以专业建设为统领,围绕区域主导产业,重点建设以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专业群,以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以护理、康养为核心的医养健康专业群,以旅游服务与管理为核心的高端精品旅游专业群,形成以品牌专业为核心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具有特色的四大专业群。

齐河县将齐河职专列为智能制造人才培训基地,针对学校的重点质量工程项目给予不低于1:1的经费配套政策,确保建设资金足额到位。同时,各专业群成立了包括教育专家、行业专家、校长、学校专业带头人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并聘请产业知名专家担任实施与建设顾问和产业教授。学校制定项目建设追踪、绩效目标考核和奖励惩罚机制,确保项目“目标有高度、质量有保障、建设有成效”。

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保障了学生的就业和收入。其中,智能制造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连续3年超过96%,初次就业工资水平在3200元左右;参加职教高考的学生升学率100%,本科上线率超过50%。

订单式培育让学生就业“零距离”

“我从学校里学习了与新能源汽车有关的知识,尤其对奇瑞在齐河生产的各种车型了然于心。”在奇瑞新能源汽车齐河生产基地车间内,刚入职一年的物流部门员工李兆论已担任车间的仓储管理员,成为企业的一名“老手”。

“我们公司落户齐河需要大量熟练的汽车装配技术工人。在考察齐河职专后,我们认为这里的师资和硬件设备能够满足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培训需求。”奇瑞新能源汽车齐河生产基地总装车间工段长姜超介绍道。

作为奇瑞公司落户县级城市唯一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奇瑞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落户齐河后,齐河职专主动与企业对接。2017年,双方举行“奇瑞新能源汽车订单班”签约仪式。“订单班”通过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共同参与教育教学管理、共同监控教育教学质量、共同建设技术研发中心,落实校企协同育人和招工招生一体化,探索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岗定学、项目引领”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合作开设‘订单班’,学生学到的技能更实用,更贴合企业用工需求,企业方也借此获得了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实现了校企共同发展。”山东蓝海孔雀王酒店副总经理王云涛说。截至目前,齐河职专先后与莱钢永锋、远大特材、奇瑞新能源等62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建立“订单班”或“冠名班”20余个,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了“入学有学位,毕业有岗位,就业零距离”。

育训并举为区域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大家都是从事电焊工作的老师傅了,可是,工作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在操作环节出现麻痹大意。比如,氧气瓶、乙炔瓶等带氧容器,稍有疏忽就会发生危险。”7月28日下午6点,在齐河县工信综合服务平台培训教室内,齐河职专焊工教师王彬对山东晏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山东巨威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的47名电焊工进行“应约培训”。

在山东巨威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职工刘传民看来,这次培训不但能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培训后还能参加焊工职业资格证考试,考试合格即可获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有了这个资格证书,很多现在不能从事的电焊工作都可以进行了,我的收入还能再增加一些。”刘传民笑着说。

在“应约授课”入企业的同时,他们还“送教进村”“送教上门”“送教到田间地头”。学校成立了农业技术推广部,在乡镇设立20多个教学点,面向农民开展畜牧兽医、食用菌、大棚蔬菜、计算机、电工、电焊工等实用技能培训项目。“育训并举是职业学校法定职能。我们开办了中式面点制作、电焊工及电工技术等10多个免费培训项目,为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谯健介绍说,学校开展面向全县一、二、三产业的各类社会服务和培训,年培训5000人次以上。

齐河职专按照“直接就业、端金饭碗”和“圆大学梦、长足发展”的不同社会需求,开辟职教高考本科升学班。近年来,1万余名学生被山东建筑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录取,打破了制约学生发展的“天花板”。学校还与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等6所高职院校合作,组建了10个专业的“3 2大专班”,落实“五年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保证学生转段升级,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就业层次。(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廉德忠 郭祥峰

编辑:王骄

审核:周玉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