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汉纪—太祖高皇帝上之元年(乙未、前206),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资治通鉴读书笔记029?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029(资治通鉴读书笔记031)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029

【原文】汉纪—太祖高皇帝上之元年(乙未、前206)

冬,十月,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降,杀之不祥。”乃以属吏。

【翻译】汉纪—汉高帝元年(乙未,公元前206年)

冬季,十月,沛公刘邦率军抵达霸上。秦王子婴乘素车、驾白马,颈上系着绳子以示自己该服罪自杀,手捧封好的皇帝玉玺和符节,伏在轵道亭旁向刘邦投降。众将领中有人主张杀掉秦王。刘邦说:“当初怀王之所以派我前来,原本就是因为认定我能宽容人。何况人家已经降服了,还要杀人家,如此做是不吉利的。”于是便将秦王子婴交给了主管官员处置。

【解析】刘邦为什么不杀秦王?1.实力不足与项羽对抗。如果杀了秦王,就是正式夺了关中,根据怀王之约,刘邦就是秦王。歼灭秦军主力的项羽势必不满,二者矛盾激化,刘邦无法相抗。不杀留给项羽处置,留下了缓和矛盾的空间。2.秦王子婴不是二世,没有实施暴政,他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秦地贵族集团,杀了子婴不利于团结当地贵族。

【原文】贾谊论曰: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谊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翻译】贾谊论曰:秦国凭借一点点地盘发展到握有万乘大国的权势,控制冀、兖、青、徐、扬、荆、豫、梁八州,使与秦地位相等的六国诸侯来朝拜,经过了一百多年。然后以天下为家,以崤山、函谷关为宫。但是,一人发难便使七座宗庙被毁,自身终死于他人之手,令普天下的人讥笑,是因为什么呀?是由于不施仁义,且攻夺天下和保持业绩的形势不同啊!

【解析】秦朝为什么二世而亡?一统天下和战国时期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战国时期外患严重,人民为了保卫家园可以接受劳役,而且商鞅变法后秦实施军功制,劳有所得。统一天下后,主要矛盾转变为了经济发展,但秦朝统治者一方面对外作战,一方面大兴土木,使得人民劳苦,又没有新夺取的土地可供封赏。战争时的法制与和平时的法制也应有所不同,严刑峻法加剧了人民的不满。六国人民适应秦朝法制文化需要时间,秦国扩张土地时很多人民都逃离就是因为不适应,秦国也不可能只要土地不要人,急于统一文化法制也给秦朝带来了隐患。

【原文】沛公西入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府图籍藏之,以此沛公得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沛公见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曰:“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凡此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还霸上,无留宫中!”沛公不听。张良曰:“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所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

【翻译】刘邦领兵向西进入咸阳,众将领都争先恐后地奔往秦朝贮藏金帛财物的府库瓜分财宝,唯独萧何率先入宫取秦朝丞相府的地理图册、文书、户籍簿等档案收藏起来,刘邦借此全面了解了天下的山川要塞、户口的多少及财力物力强弱的分布。刘邦看到秦王朝的宫室、帷帐、名种狗马、贵重宝器和宫女数以千计,便想留下来在皇宫中居住。樊哙劝谏说:“您是想拥有天下,还是只想作一个富翁啊?这些奢侈华丽之物,都是招致秦朝覆灭的东西,您要它们有什么用呀!望您尽快返回霸上,不要滞留在宫里!”刘邦不听。张良说:“秦朝因为不施行仁政,所以您才能够来到这里。而为天下人铲除残民之贼,应如同丧服在身,把抚慰人民作为根本。现在刚刚进入秦的都城,就要安享其乐,这即是人们所说的‘助桀为虐’了。况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望您能听取樊哙的劝告!”刘邦于是率军返回霸上。

【解析】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惧死。文官要求淸正廉明;武将要求勇战疆场,因而将领急着瓜分财物,萧何则收集官方资料信息。事业取得一定成就后,大部分人都会有享受一番的诉求,刘邦也不例外,只不过有人劝诫他,且能听取罢了。樊哙的劝诫没有说到点子上,大兴土木是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但坐享其成没有多少实质破坏,不会导致刘邦灭亡。张良的劝诫则直指要害,人民受残害你却享乐,不利于收服人心。当与民同苦同乐。

【原文】十一月,沛公悉召诸县父老、豪杰,谓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民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逾之。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民。”民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翻译】十一月,刘邦将各县的父老和有声望的人全都召集起来,对他们说:“父老们遭受秦朝严刑苛法的苦累已经很久了!我与各路诸侯约定,先入关中的人为王。据此我就应该在关中称王了。如今与父老们约法三章:杀人者处死,伤人者和抢劫者抵罪。除此之外,秦朝的法律统统废除,众官吏和百姓都照旧安定不动。我之所以到这里来,是为了替父老们除害,而不是来欺凌你们的,请你们不必害怕!况且我所以领兵回驻霸上,不过是为了等各路诸侯到来后订立一个约束大家行为的规章罢了。”随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巡行各县、乡、城镇,向人们讲明道理。秦地的百姓都欢喜异常,争相拿着牛、羊、酒食来慰问款待刘邦的官兵。刘邦又辞让不肯接受,说道:“仓库中的粮食还很多,并不缺乏,不想让百姓们破费。”百姓们于是更加高兴,唯恐刘邦不在秦地称王。

【解析】如何收服民心?自然是要人民获得实际好处。刘邦做的就是废除秦法,商鞅的秦法人民已经适应了,但是二世又让秦法变得秦民都无法忍受。刘邦将法律由极繁苛变成了极简,除此之外,就是驻军霸上,军不扰民,不费民。当然,约法三章只能是临时措施,等诸侯到了后确定了关中王,才能制定具体律法。

【原文】项羽既定河北,率诸侯兵欲西入关。先是,诸侯吏卒、繇使、屯戍过秦中崐者,秦中吏卒遇之多无状。及章邯以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秦吏卒多怨,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又尽诛吾父母妻子,柰何?”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项羽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翻译】项羽已经平定了黄河以北的地区,就想率领各路诸侯军向西进入关中。在此之前,诸侯军中的官兵有的曾因服徭役或屯戍经过关中一带,秦地的官兵多无礼地对待他们。待到章邯率秦军投降了诸侯军后,诸侯军的官兵便凭借胜势,把秦军官兵多当作奴隶和俘虏来使唤,随便侮辱秦军官兵。秦军官兵大多因此而生出怨恨的情绪,暗地里议论说:“章将军等人骗咱们投降诸侯军,如今若能攻入关中击灭秦朝,当是大好事;倘若不能,诸侯军将咱们掠持到东方去,而秦朝又尽杀咱们的父母妻子儿女,那可怎么办啊?”诸侯军的将领们暗中查听到了这些议论,即报告给项羽。项羽于是召集黥布、蒲将军商量说:“目前军中秦朝的官兵还很多,他们内心并不顺服,如果到了函谷关不听从调遣,情势必会危急。所以不如将他们除掉,而只和章邯、长史司马欣、都尉董翳等进入秦地。”楚军便于夜晚在新安城南面袭击活埋了秦兵二十余万人。

【解析】坑杀降卒是项羽的一大战略失败。巨鹿之战不同于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后赵国还在,降兵仍心向赵国。当此之时,项羽旨在灭秦,秦国灭亡之后,秦军降卒就是雍王章邯的部众。纵然项羽没打算占据关中,也不宜给自己制造仇怨,帮助竞争对手获取人心。做决策的时候,项羽也没有考虑雍王章邯、司马欣等的意见,只是和黥布、蒲将军商量,固然是因为兹事体大必须保密,但他就不担心引发降将不满么?坑杀降卒也使得刘邦日后能够比较顺利得占领关中。从问题的解决方案来看,秦军不服是因为诸侯联军报复虐待,项羽完全可以通过军令优待俘虏、给秦军做思想工作来让秦军顺服。

【原文】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闻项羽号章邯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

【翻译】有人劝说刘邦道:“关中地区比天下其他地方要富足十倍,而且地势险要。听说项羽封章邯为雍王,让他在关中称王。现在如果他来了,您恐怕就不能占据这个地方了。可以火速派兵把守函谷关,不让诸侯军进来,并逐步征召关中兵,以此增加自己的实力,抵御他们。”刘邦认为此计可行,就照着办了。

【解析】秦孝公据淆函之固,拥雍州之地。雍也是秦国早期的都城,项羽封章邯为雍王,刘邦能否做关中王就很难说了,即使刘邦真做了关中王也只能占据部分秦国故土,将受到制约。这个时候,刘邦要怎么办?有谋士建议占据函谷关地利,抵挡项羽。根据秦国历史经验,有一定可行性,问题在于刘军的战斗力是否及得上原来的秦军。

【原文】已而项羽至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项羽进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项羽大怒,飨士卒,期旦日击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在霸上。

【翻译】不久,项羽到达函谷关,但是关门紧闭。项羽听说刘邦已经平定了关中,勃然大怒,派黥布等人攻破了函谷关。十二月,项羽进军至戏。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告诉项羽说:“沛公想要在关中称王,任秦王子婴为相,奇珍异宝全都占有了。”企图借此求得项羽的封赏。项羽闻言怒不可遏,就让士兵们饱餐一顿,打算次日攻打刘邦的军队。这时,项羽拥兵四十万,号称百万大军,驻扎在新丰县的鸿门;刘邦拥兵十万,号称二十万,驻军霸上。

【解析】为什么项羽听说刘邦平定了关中会大怒?因为秦军主力是项羽灭的,项羽认为刘邦窃取了胜利果实。但是,从政治上讲,这是正常的事,甚至经常是用谋略让竞争对手去硬拼,自己渔翁得利。但刘邦派遣的函谷关守军又怎么敌得过项家军,很快就被攻破了。

曹无伤说刘邦想称关中王,项羽更加发怒生气,觉得刘邦抢了自己的东西,要攻打刘邦。本来在项羽的计划中,是自己根据各诸侯的功劳进行分封,而且是各个封国都拆小,使其没有实力与自己相敌。刘邦一个人占据了关中,岂不是成为了自己的强大对手,这怎么可以接受!于是准备武力降服刘邦。

【原文】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财,好色;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翻译】范增劝项羽说:“刘邦住在崤山之东时,贪财而又好色。现今入关,却不搜取财物,不宠幸女色,这表明他的志向不小哇。我曾命人观望他那边的云气,都显示出龙虎的形状,出现五彩,这是天子之气啊!宜赶快进攻他,不要错过了时机!”

【解析】范增第一个提出要攻打刘邦,虽然还没说一定要杀,但至少要让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原因有两个:一是刘邦志向不小,可以克制自己欲望的人是很可怕的对手。二是刘邦有成功的运气,在古代很多人都相信风水,甚至宁可错杀。但是,项羽真的有足够的理由进攻刘邦么?刘邦攻下关中,反秦有功;当关中王也是符合怀王之约的,可以得到各诸侯的认可。各诸侯只会认为项羽攻打刘邦是争夺地盘,出工不出力。

【原文】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张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与俱去,曰:“毋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良曰:“料公士卒足以当项羽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柰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之不敢叛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尝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羽;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羽许诺。

【翻译】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向来与张良要好,便连夜驰马到刘邦军中,私下里会见张良,将这些事情一五一十地对他说了,想要叫张良同他一起离开,说道:“可别跟刘邦一块儿死啊!”张良说:“我为韩王伴送沛公,而今沛公遇有急难,我却逃走了,这是不义的行为,我不能不告诉他。”于是张良即进去将项伯的话全都讲述给了刘邦。刘邦大吃一惊。张良说:“您估计一下您的兵力足够抵挡项羽的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道:“的确是不如他呀。这可该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您是绝不敢背叛项羽的。”刘邦道:“您是怎么与项伯成为故交的啊?”张良说:“在秦的时候,项伯与我有交往,他曾经杀过人,我救了他。现在事情紧急,所以还幸亏他前来告我。”刘邦说:“你与他谁大谁小?”张良道:“他比我大。”刘邦说:“您替我唤他进来,我将把他当作兄长来对待。”张良于是出去,坚持邀项伯入内,项伯便进去与刘邦相见。刘邦手捧酒杯向项伯敬酒祝福,并与他约定结为亲家,说:“我进入关中,连毫毛般微小的东西都不敢沾边,只是登记官民,封存府库,等待着项羽将军的到来。之所以派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有其他盗贼出入和有非常情况发生。我日日夜夜盼望着将军驾临,哪里敢谋反啊!望您能把我不敢忘恩负义的情况详尽地反映给项将军。”项伯答应了,对刘邦说:“你明日不可不早些来亲自向项王道歉啊。”刘邦说:“好吧。”项伯于是当夜就赶了回去,到达军营后,将刘邦的话一五一十地报告给项羽,并趁机道:“要不是刘邦先攻下关中,您又怎么敢进来呀?!如今人家建立了大功却还要去攻打人家,是不义的。不如就因此好好地对待他。”项羽同意了。

【解析】项伯泄密给张良的行为合理么?在项伯看来,项刘双方实力悬殊,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徒劳的。因而,告诉张良不会实质损害项羽的利益,同时可以忠于朋友。而张良以守义为理由告诉刘邦,也得到了项伯的认可。刘邦知道后,要怎么化解这个危机呢?承认项羽的领导地位,向项羽表达忠心!否则,只要项羽真要打,刘邦也无处可逃。躲过了今天,躲不过明天。项伯回去说情还不保险,还要刘邦一早趁项羽没发兵前去请罪。否则,一旦真撕破了脸皮,只怕项羽就会把刘邦彻底灭了。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为,张良说的是,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张良称刘邦为大王,这是依据怀王之约,称项羽为项王,则是实力使然,张良认为项羽必然会称王。项梁说的是,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项梁也公开认为项羽可以封王,但封地在哪就引人深思了,楚国还是秦国?刘邦则仍称项羽为将军,因为项羽的正式职位就是上将军,表明其仍是以怀王为尊,而不是投靠项羽。

项伯回来给刘邦说情,这不明显泄露军事机密么?项羽真的完全不介意,就势同意了刘邦来请罪。还是说鸿门宴这件事本来就是项羽的安排,项伯是项羽派去的,目的是逼迫刘邦亲口承认项羽的领导地位?项羽并不是有勇无谋之辈,只能说项羽政治上并不成熟,用人上也存在问题,但军事谋略还是非常厉害的。鸿门宴更可能是项羽安排的。从鸿门宴后的事情来看,项羽目前确实没有打算和刘邦开战,刘邦没有实质性威胁到项羽,也没有过错,师出无名。虽然我们从历史结果的角度来看,项羽应该杀了刘邦,但在这个时点,不杀才是正确的选择。无故就灭了刘邦,其他诸侯如何安心?要杀也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服众。

【原文】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羽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羽因留沛公与饮。范增数目项羽,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项羽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羽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翻译】第二天,刘邦带领一百多骑随从人员到鸿门来见项羽,道歉说:“我与将军您合力攻秦,您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战斗,没料到自己能先进入关中破秦,得以在这里与您重又相见。如今有小人之言搬弄是非,使您和我之间产生了隔阂。”项羽道:“这是您的左司马曹无伤散布的流言,不然的话,我何至于如此啊!”项羽于是就留刘邦与他一起喝酒。范增频频向项羽递眼色,并三次举起他所佩带的玉暗示项羽杀刘邦,项羽却只是默然不语,毫无反应。范增便起身出去招呼项庄,对他说:“项王为人心慈手软,还是你进去上前给刘邦敬酒,敬完酒,你就请求表演舞剑,然后乘势在坐席上袭击刘邦,杀了他。不然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成为他的阶下囚了!”项庄即入内为刘邦祝酒,敬完酒后,项庄道:“军营中没有什么可用来取乐的,就请让我来为你们舞剑助兴吧。”项羽说:“好哇。”项庄于是拔剑起舞。项伯见状也起身拔剑起舞,并时时用身子遮护刘邦,使得项庄无法行刺。

【解析】刘邦向项羽表达善意:第一,没料到自己能先进入关中破秦,不是想争功劳王位的;第二,有小人搬弄是非。这个小人是谁?刘邦知道么,项伯应该没泄露,否则刘邦不会鸿门宴回来再把曹无伤杀了。

项羽将曹无伤给抛弃了,失去了在刘邦身边的一个内应,多么愚蠢鲁莽的决定。刘邦知道了自己身边有小人,为什么不借机离间刘邦和下属呢?以后别人还敢告密投奔项羽么?纵然曹无伤确实是小人,项羽不齿其为人,小人也有其用处,留给竞争对手对自己百利而无一害。结果刘邦回到军营后,立马就把曹无伤杀了。

范增是扮演白脸,还是真心要杀刘邦?真心要杀。扮演白脸的话言语恐吓更合适,而不是采取实际行动,请项庄舞剑。范增那么看好刘邦,几次说不杀刘邦将来就会成为其俘虏,是因为张良、萧何的缘故么?项伯则支持不杀刘邦,在项羽的默许下阻挡项庄杀人。

在项羽阵营中,范增属于什么位置?二把手,项羽最倚重尊重的人。楚怀王命人救赵时,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项羽杀宋义,首先肯定要争取范增的支持,很可能就是这个时候项羽认范增为亚父的。项羽为上将军后,范增就是次将。因而,范增谋划杀刘邦时,项羽也不好公开反对。

【原文】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遂入,披帷立,目视项羽,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羽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也。”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羽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其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羽曰:“壮士复能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还军霸上以待将军。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爵之赏,而听细人之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将军不取也!”项羽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翻译】这时张良来到军门见樊哙。樊哙说:“今天的事情怎么样了?”张良说:“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用意却常在沛公身上啊。”樊哙道:“事情紧迫了崐,我请求进去,与他拼命!”樊哙随即带剑持盾闯入军门。军门的卫士想要阻止他进去,樊哙就侧过盾牌一撞,卫士扑倒在地。樊哙于是入内,掀开帷帐站立在那里,怒目瞪着项羽,头发直竖,两边的眼角都睁裂开了。项羽手按剑,跪起身,说道:“来客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陪乘卫士樊哙。”项羽道:“真是壮士啊!赐给他一杯酒喝!”左右的侍从即给了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后,起身站着一饮而尽。项羽说:“再赐给他猪腿吃!”侍从们便又拿给他一条生猪腿。樊哙将他的盾牌倒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上面,拔出剑来切切就大口地吃了。项羽说:“壮士,你还能再喝酒吗?”樊哙道:“我连死都不逃避,一杯酒难道还值得我推辞吗!秦王的心肠狠如虎狼,杀人唯恐杀不完,用刑惩罚人唯恐用不够,致使天下的人都起而反叛他。怀王曾与各路将领约定说:‘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城的人,在关中为王。’现在沛公最先击溃秦军,进入咸阳,毫毛般微小的东西都不敢染指,就率军返回霸上等待您的到来。这样劳苦功高,您非但不给予封地、爵位的奖赏,还听信小人的谗言,要杀有功之人。这是在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呀,我私下认为您的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项羽无话可答,就说:“坐吧。”樊哙于是在张良的身边坐下了。

【解析】刘邦很危险,于是张良搬来了护卫樊哙,樊哙的勇猛使得项羽也感到了威胁,跪起身以防不测。樊哙的说辞应当是张良教的,用秦作为先例论证刘邦不可杀。劳苦功高不但不赏,反而听小人举报要杀掉,天下人岂不是会相继背叛。这正是项羽顾虑的地方,项羽也无话可说。

【原文】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柰何?”樊哙曰:“如今人方为刀俎,我方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鸿门去霸上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趣霸上。留张良使谢项羽,以白璧献羽,玉斗与亚父。沛公谓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将军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亚父足下。”项羽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将军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羽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将军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翻译】坐了不一会儿,刘邦起身去上厕所,趁机招呼樊哙出来。刘邦说:“我现在出来,没有告辞,怎么办啊?”樊哙道:“现在人家正好比是屠刀和砧板,我们则是鱼肉,如此还告什么辞哇!”于是就这么走了。鸿门与霸上相距四十里,刘邦撇下车马,抽身独自骑马而行,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手拿剑和盾牌,快步相随,经骊山下,取道芷阳,抄小路奔向霸上。留下张良,让他向项羽辞谢,将白璧敬献给项羽,大玉杯给亚父范增。刘邦临行前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们的军营,只不过二十里地。您估计着我已经抵达军中时,再进去。”刘邦已走,抄小道回到军营,张良方才进去告罪说:“沛公禁不起酒力,无法来告辞,谨派臣张良捧上白璧一双,以连拜两次的隆重礼节敬献给将军您;大玉杯一双,敬呈给亚父您。”项羽说:“沛公现在哪里呀?”张良道:“他听说您有要责备他的意思,便抽身独自离去,现在已经回到军中了。”项羽就接受了白璧,放到坐席上。亚父范增接受玉杯后搁在地上,拔剑击碎了它们,说:“唉,这小子不值得与他共谋大业!夺取项将军天下的人,必定是刘邦。我们这些人眼看着就要被他俘获了!”刘邦到达军中,立即杀掉了曹无伤。

【解析】处于险境之时,一定要找借口尽早离开,也不要去考虑什么礼节。去厕所是一个借口,但如果外面有人守门,就很难离开了。这里范增居然没有派人守在门口,如果有人守在门口,比较好的方法就是提前安排下属,来传达紧急信息,给自己不得不提前离开的充分理由。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刘邦做了几手布置:第一是让张良拖住项羽,令张良留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第二是不走大道,走山野小道防止追兵。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四十里的路变成不到二十里。第三是安排护卫随时抵挡追兵,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如果有追兵,四个护卫持剑盾抵挡,自己骑马先撤了。

竖子不足与谋,说的是项庄而不是项羽。首先,范增与谋的是项庄,项羽并不支持;其次,范增与项庄谋划时说过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此时又重复了一次以为呼应。第三,紧跟的一句还说了“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怎么可能先说竖子再说项王。而且以项羽的地位和范增的阅历而言,又怎么可能公开骂项羽,能骂的也就是项庄这种属下。

【原文】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秦民大失望。韩生说项羽曰:“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见秦宫室皆已烧残破,又心思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韩生退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羽闻之,烹韩生。

【翻译】隔了几天,项羽领兵西进,洗劫屠戮咸阳城,杀了已投降的秦王子婴,放火焚烧秦朝宫室,大火燃烧三个月不熄。随即搜取秦朝的金银财宝和妇女向东而去。秦地的百姓为此大失所望。韩生劝说项羽道:“关中依恃山川河流为屏障,是四面都有险要可守的地方,土地肥沃,可以在此建都称霸。”项羽却一方面看到秦王朝的宫室都已焚烧得残破不堪,一方面又惦记着返回东方的家乡,便说:“富贵了而不归故乡,就如同身穿绵绣华服在夜间行走,谁能看得到啊!”韩生退下去后说道:“人家说楚人像是猕猴戴上人的帽子,果然如此!”项羽听到这话后,即将韩生煮死。

【解析】项羽本来就没有打算定都咸阳,秦宫室皆已烧残破只是表面原因,心思东归才是根本原因。否则,就不会封章邯为雍王,也不会杀降兵摧毁关中有生军事力量,再屠城、烧秦宫室,收其货宝、妇女而东,破坏关中经济,杀秦降王子婴使得关中失去政治领袖。但是,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地肥饶属于优越的地理环境,难以破坏。有了自然条件,就可以休养生息,逐渐壮大,项羽所做的终归意义不大。

沐猴而冠,比喻爱慕虚荣,虚有其表,猕猴虽然戴上了人的帽子,终归不是人。这里是讽刺项羽因为想富贵还乡,不定都咸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