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经104°33′18″-104°50′,北纬24°60′17″-24°55′2″——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钟山乡,位于两省(云南、贵州)三县(罗平县、富源县、兴义市)结合部;之前,这里属于老少边穷四位一体的山区农业乡。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
祖辈居住在深山里的人家,在煎熬着时光,也在煎熬着岁月。每个家庭里,男人都是家庭的顶梁柱,女人也都是家庭的定海针。
其实,在人生的无常里,每个人命运里的“黑天鹅”,永远不知道从哪个方向飞来。
2019年,62岁的杨家福被检查出患上了食道癌,而且一发现就是晚期。虽然子女凑了一笔动手术的钱,但癌症晚期的他,已经不堪手术和放化疗的折磨,选择了保守治疗;但后期的病痛和卧床,让他痛苦不堪。几个孩子中,长女杨鑫一直守护在身边。粗通中医的她日夜守候在父亲病榻前,随时给父亲做按摩关节,以缓解疼痛。到后来,给父亲喂水只能用棉签蘸水,湿润下老人干裂的嘴唇……
看着被病痛逐渐折磨成一把骨头的父亲,杨鑫的泪水一滴滴滴落在父亲脸上。已然走到生命尽头的父亲,最放心不下的还是这个多灾多难的长女……那年的4月份,钟山乡外的青山上,还是多了一尊新坟;父亲纵有千般不舍,还是离开了他们。
也就是那一年,杨鑫下定决心,一定要精研中医,学到更多更好的医术,用来解救更多像父亲那样的父老乡亲的病痛,使他们健康长寿。
有人在等伞,有人等雨停
人生苦旅,是时间赐予每个人的一场修行。
杨鑫的故乡,是钟山乡细戈村委会。这里地处九龙河与黄泥河的交汇处,位于罗平县城东部,距县城40公里,曲靖220公里,省城260公里。东与贵州省兴义市乌沙镇、雄武乡、鲁布革镇隔黄泥河相望,南与旧屋基彝族乡接壤,西与板桥镇相连,北与富源县十八连山乡相邻。
故乡立体气候明显,“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境内河流属珠江水系,有九龙河、黄泥河、舍克小河、密村小河;著名的飞龙瀑布和鲁布革小山峡风景区,就在钟山境内;神奇的喀斯特地貌美不胜收,自然风光绮丽。
尘梦间,一杯茶……
大山里的风景固然美好,但相对于在贫困人家长大的孩子来说,却没心思去欣赏。
帮着父母操心一家人的果腹问题,才是作为几个弟妹的“姐姐头”该做的事情。逐渐地,一群弟妹都到了上学的年龄,杨鑫也是照顾着弟妹们去读书,自己反而读书断断续续,有时留级,有时辍学,一直到22岁时,才算是在罗平二中读完了高中。
来不及回望,一抹心事,还没来得及典藏;杨鑫就和农村的孩子一样,成家立业,跟着丈夫开始经商,做门窗生意。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不断投资囤货,最后陷入了负债的尴尬境地。而且,负债沉重。这时候,她也有了一儿一女,嗷嗷待哺。事业的不顺、家庭矛盾的不断激化,最终使这段婚姻戛然终止。
最后,所有时光的流逝,变成了一种叫回忆的东西。
再回首,屋顶瓦片上枯草摇曳,记录着那些年岁月的痕迹,记录着曾经的一家人奋斗的点点滴滴;瓦片的斑驳里,记录下了一双儿女从襁褓啼哭到蹒跚学步的苦乐……常言说,为女柔弱,为母则刚;但于她来说,为母则刚,不过硬抗而已。
对她来说,好像用尽所有温柔,也抹不平生活的汹涌。
抹下眼角的泪,杨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个曾经的家。
多年的“姐姐头”,练就了她一副强壮的体魄。相对于西南边陲个子普遍娇小的女孩子来说,她反而像是北方的女子,身材有些魁梧,做事风风火火,说话嗓门特大。
这就是杨鑫,风风火火地“大块头”杨鑫。
人生的风雨中,有人在等伞,有人等雨停。但是,杨鑫既不等伞,也不等雨停。
有人说,云南人的眼中都是云里雾里的景象,云南人的心中都是漂浮不定的梦想……杨鑫有她自己的想法,甩一下脑后的马尾辫,她毅然远去,再无留恋……
一念秋风起,一念花辞树
因为故乡地处云贵交界的大山里,又是立体气候,多雨多湿,所以自古以来,这里的群众就容易染上湿寒之症和其他杂症。也因为出行不便,群众慢慢养成了一些用中药治病的习惯,很多当地人都粗通几味中药治病的原理。
生于斯长于斯的杨鑫,从小跟着父母上山种地,也认识了一些中药,粗通药理。从学校出来后,也跟亲戚学习了一些赤脚医生的理论,学习“中药热敷包”治疗湿寒之症原理,给乡亲们缓解病痛。
中药热敷包是中医传统理疗方式之一,属外治法范畴。根据中医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中药热敷包用于治疗寒证,或风寒袭表,或寒湿内侵,或寒瘀阻络等症状;一切,均取决于中药热敷包里的中药材组成。
“风寒袭表,多选生姜、桂枝、麻黄、防风等祛风解表药;寒湿内侵,多选干姜、肉桂、茯苓、泽泻等散寒利湿药;寒瘀阻络,多选川乌、草乌、桃仁、红花等温经散寒药……”
给乡亲们治病时,杨鑫根据乡亲们湿寒之症的症结所在,选用合适的中草药组成的热敷包,加热后敷在乡亲们的患处,极大缓解了疼痛。随着口碑的传播,杨鑫也去附近的乡镇,给一方百姓解除痛苦。
不走出去,家就是你的世界;走出去,世界就是你的家。
离异后,她“易地再战”,去昆明打拼,寻找自己的立足之地。在这里,她认识了祖传正骨复位大师、第五代传人张兴红。
张兴红的“正骨复位调理”,原理就是在治疗脊柱疾病时,用正骨手法,通过松动患处关节突关节,使脊柱关节恢复正常的对位关系。同时,能够使突出的间盘归位,减轻对神经末梢的压力,从而达到缓解疾病的目的。
中医有句话,“筋软一寸,寿增十年”。其实,就是对这种正骨拉筋的诠释。通过柔性正骨手法,调理颈椎疼、腰酸背疼、关节疼痛等各种疼痛。
路上见识世界,途中认清自己。杨鑫知道,她遇到了渴望学到的东西,于是,拜在了张兴红门下,学习正骨复位和柔性正骨原理。
其实,于杨鑫来说,她时常怀念那个夏天,那个父亲病逝的夏天;只是,当时的风已不在。
此时,风不动,云不动,只有心在动,心在痛……这,也成为她在中医道路上一定要精进的动力所在。所以,她很努力,用心学、用心做、用心练,用自己学到的技术,缓解、解除了一个个苦痛之人的痼疾。
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在这场旅行中,医者的责任,就是解决、治疗旅行者遇到的病痛,让他们走得更远,走得更稳健……
青山舞长袖,无处不飞花
世界有千般样貌,生命有万种形式。
同样,人间的疾病和痛苦,也在以无数种形式存在着,千百年来一直折磨着红尘中人。
“人体有三大血栓库,若血栓太多撑破库网,血栓跑到正常的血管里,则形成高血压;最可怕的,是形成脑血栓。因为脑部神经有1861根,当某根脑血管被堵塞后就会膨胀,挤压到脑周围的神经,引发偏瘫、下截瘫或者上截瘫甚至全瘫……”
读书的多少,决定了眼界的高度;涉猎的广度,决定了生命的宽度。
期间,经师父张兴红介绍,她又有缘认识了朱文章。朱文章,76岁,有15年军旅生涯,从事康养工作近30年。1916年担任中医著作《炎黄中道·健康要略》副主编;2010年任云南省健康管理促进会副会长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16年获得生殖健康管理师(高级)卫生专业人才证书;2020年获得高级中西医治疗师证书;首创“性命养生”理论,即以性养命,以命养性;养生主题是“让男人更强壮,让女人更漂亮”。
朱文章对中医知识的渊博和精湛的医术让杨鑫钦佩不已,她也同时拜朱文章为师,学习他的“排除毒素,疏通经络,补足气血”之术。
“其实,舌下取栓,就是重启生命之脉。”经过朱文章的讲解,杨鑫逐渐明白了“舌下取栓”的原理和养生原则——
传统中医在长期的实践中,找到了人体储存血液垃圾的奥妙器官。人体像宇宙一样奇妙,每个器官都有它自身的功能和作用,而且都有储存垃圾的“仓库”。
血液的垃圾就储存在舌下后腔囊内,也就“栓库”,栓库在舌下。舌下有两个腔囊:一个叫舌前腔囊,里面装的是“金津玉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口水,起着杀菌、帮助消化食用的作用;另一个叫舌下后腔囊,储存人体的静脉血液垃圾。
舌下取栓,就是传统中医理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的,不吃药不打针,将患者舌下血栓库中长年累月所积累的垃圾清除干净,还患者一身干净健康的血液循环系统。
这种通过自身的自愈能力,治疗心脑血管等内科疾病的技术,目前在世界心脑血管疾病领域,尚未有其他任何医疗手段、能做到如此彻底清除体内血栓。同时,杨鑫也学习了肝胆排毒排石、子宫排毒、徒手缩阴等养生之道,
不要总是以为来日方长,这世间本就是无常的,有时候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这句话,每个人都懂,但未必每个人都能做到。
纵观杨鑫的前半生,生活给她的脸色,确实不好看。
但是,于杨鑫来说,岁月不饶人,她亦未曾饶过岁月。
青山舞长袖,无处不飞花。
初冬时分,云南丽江,玉龙雪山下,猎鹰谷内的天养健康谷——四合院内,阳光明媚,雪山远矗;院中置榻,调养者俯卧于榻;杨鑫的手指循着调养者的脊柱、骨间,或轻或重,或揉或捏,将痼疾一点点捏开、散去……
人生的意义,在于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文图/张密 代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