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君士坦丁堡在1453年被契而不舍的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克,拜占廷帝国作为一个东正教国家从此不复存在的时候,整个西欧,基督教世界的各个国家就已经意识到,与异教徒——既是指伊斯兰教也是指新教,主要是指前者——之间的战争已经无可回避。既然当年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能够以收复阿拉伯穆斯林入侵占领的土地的名义对地中海东岸国家发动持续近200年(1096~1291年)的战争,如今当从阿拉伯帝国手中接过伊斯兰教旗帜的奥斯曼帝国,也没有理由不对富饶而处于分治状态下的西欧发动一场相似名义的战争,从而把地中海由当年罗马帝国的内湖变成奥斯曼帝国的内湖。于是,一场持续近60年的断续战争、旨在夺取世界的中心的战争就此打响,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针尖对麦芒般的霸权较量下,带来的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巨大残暴与浩劫。

君士坦丁堡最后一只狼(当君士坦丁堡在1453年被契而不舍的奥斯曼土耳其攻克)(1)

出生于英格兰的历史学家罗杰·克劳利在他的“地中海史诗三部曲”之二的《海洋帝国:地中海大决战》一书中,既重点突出又兼顾全局,以一种波澜壮阔般的纵横弛骋,展示了共计三个阶段、断续长达60年之外的地中海大决战。战争的结果,总体上看,神圣罗马帝国与奥斯曼帝国都没有达成最初的霸权目标——成为“恺撒和世界中心的主人”!神圣罗马帝国没有输掉整个地中海,而只是阻止了奥斯曼帝国的进一步西侵;而奥斯曼帝国也认识到,即使赢得了地中海,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当时世界的形势已经因为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地中海大决战并没有给西班牙王国和奥斯曼帝国带来什么更多的得益,只是消耗了他们的经济、军事实力,只是证明了一个事实——大型帆桨船的时代永远划上了句号!

君士坦丁堡最后一只狼(当君士坦丁堡在1453年被契而不舍的奥斯曼土耳其攻克)(2)

而在地中海大决战最初的时候,战争的双方:兼有西班牙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两个职位的查理五世和奥斯曼帝国的苏莱曼苏丹都还是踌躇满志,前者梦想着打到君士坦丁堡,恢复十字军东征的荣光;后者要把伊斯兰教的旗帜插遍西欧,让基督教徒们改宗!两位君主都有成为“恺撒、世界中心的主人”的雄心壮志,所以,这一场大决战在所难免,不过是时间迟早的问题罢了。

在《海洋帝国:地中海大决战》一书中,罗杰·克劳利把整个地中海大决战按其发展及过程分为了三个阶段,标志性战役分别是1521年的罗得岛战役、1565年的马耳他战役和1571年的勒班陀战役。战术上来看,基督教徒输掉了第一次战役,但是赢得了后两场战役;战略上来看,战争双方都未能意识到,以地中海一隅之地作为战场显然过于狭隘了,与其后三百多年间更为广阔的世界范围内的争霸局面相比较,以为赢得了地中海就赢得了世界,就能够成为“世界中心的主人”,眼界确实不大,无怪乎双方都因为这场战争遭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削弱,从此在根本上永远失掉了争霸世界的“本钱”。

君士坦丁堡最后一只狼(当君士坦丁堡在1453年被契而不舍的奥斯曼土耳其攻克)(3)

在更大意义上来说,地中海大决战可以看作是衔接中世纪战争与火药传播至中东以及西欧以后引发的新的战争样式的一场展示,战争的残酷性虽然已经足以令人震惊,但更令战争的双方都感到难以忘怀的却是战争对人性的摧残与湮灭——很显然,那是一场实实在在的巨大残暴与浩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