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散人

2021.元.23

本文简介:春联的特点。

下篇预告:春联的写作与张贴。

在前一篇“古韵斋夜话”中,我们已经弄清楚,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既然它从属于对联,那就必然具有对联的一般属性;可是,它又仅仅是对联这个大家族中的一员,所以,它就必定有自己的特点。

春节里面最好看的春联(古韵斋夜话之三十五春节前夕话春联)(1)

(笔者习作一幅,请读者诸君指教)

春联问世以后,日趋繁盛。宋元明清以降,渐渐地,学春联、写春联,尤其是贴春联,成了我们国家参与人数最广、覆盖面最大的群众文化活动。

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大抵有三:

一是人们对“年”这个节日的重视。这一点,早的,“春秋三传”的《谷梁传》,还有《庄子》,都提过。较晚的,南宋后期,吴自牧在他的《梦梁录•正月》里,则直接了当地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新年。”解放前的“一年三节”,“年”的“地位和待遇”是远远高于“三节”的。解放后,从国家规定的法定假期看,也是过年的假期最长。

二是全国人民对春节文化的重视。而集中体现这种文化的则是春联。就平民百姓来说,即使日子过得需要节衣缩食,甚至艰难困苦,过年的春联还是不能少的。

三是出于对美好前景的向往和追求。“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象更新春”。在那爆竹声中,人们对那个“除旧”和“更新”,都寄托着希望。即使出身豪门而没落的曹雪芹,也不会愿意继续过那种“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日子。他肯定希望妻儿老小能够吃上饱饭,而他自己也能掏出钱来弄点儿小酒喝。希望来年能够改变现状的当然不止曹先生,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尤其是身处水深火热之中那些人们,那种改变现状的迫切要求,更会在春联中有所体现。

这样看来,我们对春联的了解很有必要再深入一步,以便掌握它的特点,为春联的写作打好基础。

从总体上看,春联是为人们过好春节服务的,是在春节这个传统节日张贴的专用对联。因此,同其它类别的对联相比较,它就必然具有不同之处。这,就是春联的特点。具体说来,要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既然是春联,那就要以春节为中心。不论是字面上,还是内涵上,都要体现春节的气氛。说句土话,您得围着春节转,还得越转越近乎,不能越转越稀松。离开春节这个中心,再好的对联,它也不是春联。我们举个例子。近百年前,长沙岳麓山最高峰的云麓宫,曾悬挂两副对联,可惜于日本侵华期间毁于战火。这两副对联是:

“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

“一雨悬江白,孤城隔岸青。”

1925年,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见过这两副对联,非常喜欢。三十年后的1955年,主席重游云麓宫,寻此二联而不见,深以为憾!这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让我们认识到此二联的不同凡响。

看,水平高吧!

可是,你老人家如果从中拿来一副,当作春联来用,那,洋相可就出大了——因为它根本就不是春联!

与此相反,如果抓住了春节这个中心,即使水平一般,那也不能不说它是副春联。比如,古人写了几朝几代的“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又如今人创作的“平安即是福,劳动便成春”。

在抓住中心的同时,要明确重点。春联的重点是什么呢?重点就是人们对新的一年那美好前景的向往和追求。民间拜年的流行语很能说明问题: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恭喜发财、步步高升、健康长寿,等等,都是人们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一九四九年春节,北平刚刚解放,当时在冀东老家过年,先祖为了考察我的功课,命作春联一副。记得当时写下了这样两句:“遍野白雪随冬去,满园红梅报春来。”眨眼之间,我变成了全家的宝贝旮瘩。长大后得知,一位革命老前辈把这跟政治联系起来了,怪不得在随后的土改复查中,我成了儿童团的骨干。

重点要抓,但不要因此束缚思想。对春联的选择要放得开、收得拢。所谓放得开,是指思路要开阔,视野要宽广。比如,“辞旧岁全家欢乐,迎新年满园春光”这类适应居家过日子的,固然可以选。体现博大胸襟的“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万木春”一类,当然也可以选。假若对文学、对传统文化有所偏爱,也可选择文字、词语较工,且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比如:

“春满乾坤来瑞鹤,花开锦绣映青松”;“江山盛世春风里,日月新天画图中”;或者“春风杨柳鸣金马,晴雪梅花照玉堂”。不是都挺好的吗?

在明确中心、抓住重点的同时,还要考虑时代特点。

春联,有的已经流传上千年、几百年,说明它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在各个历史阶段,都受到人民群众和文人墨客的欢迎。比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又如清朝大书法家王文治留下的春联:“卿云在霄甘露被野,爱景当午春风满庭”。当然还有很多。

可是,也有的春联,只能用那么一段时间。比如1958年大炼钢铁的春联。上世纪末流行的“五讲四美文明世,万紫千红锦绣春”之类,也只能是那么一阵子。随着有关活动的结束,那些春联也就过时了。

以笔者愚见,应景之作,没有,似乎不行;多了,大可不必。还是要在作品的生命力上多下功夫,既有益于当代,又有益于后辈儿孙,同时,也免得愧对先人!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春联的行业特点。

我们曾经谈到过,朱元璋为劁猪人题写的“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一联,可说是体现行业特点的典型。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行业都用通用的春联,当然也可以;但是,如果每个行业的春联都能体现行业特点,那个春节就更加五彩缤纷了。就个人而言,多掌握几种春联的知识和技巧,也是好事。笔者不揣浅陋,选了几副行业春联,来个孔子门前卖文章,以博各位高朋一笑。

春节里面最好看的春联(古韵斋夜话之三十五春节前夕话春联)(2)

(笔者硬笔行书手稿1)

做生意的,经常用春联体现自己的宗旨,或表明自己的服务态度。比如:“远近不分如春意,童叟无欺似月明。”有的商家,大门口平时挂的对联属于历史悠久的传统对联,像“买卖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就是一例。快过年了,略加调整,可以在保持原意的前提下,使它成为春联。我们把“辞旧岁”加在上联之上,把“迎新春”加在下联之上,不就是春联了吗?

教育系统可选择的则离不开教书育人。如:

“园丁心里春风暖,桃李枝头蓓蕾红”。

“春风万里催桃李,热血一腔育栋梁”。

“传道三尺讲台,育人万里东风”。

适合林区的:

“十年树木千秋业,一统江山四海春”。

假若身居渔村海港,则可选择“几树斜阳晴晒网,一蓬春月夜吹箫”;或者“帆乘春风征大海,门迎旭日照渔家”,也挺好的。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都是以干支纪年。我们的老祖宗又以十二支(即地支)为序,发明了十二生肖。就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任何一年的生肖,即为那一年出生的婴儿的属性并且伴随其一生。这样一来,在春联中就相应地出现了生肖联。因为人们对本命年的重视,自然而然地延伸为对生肖联的重视。如果把话题扯到特点上,这可以说是春联在不同年份的特点。现将十二生肖联依次各选二、三联,笔录于后,以此感谢读者诸君对拙文的关注与赞赏。

鼠年生肖联:

“钟声敲子夜,瑞气入鼠年。”

“春风拂绿柳,金鼠跳青松。”

“一日时辰子作首,十二生肖鼠为头。”

牛年生肖联:

“牛耕芳草地,鹊报吉祥年。”

“春暖草绿黄牛卧,山高松青白鹤吟。”

“春到人间白雪化,福临家门黄牛勤。”

虎年生肖联:“山中虎啸新岁月,世上人改旧乾坤。”

“虎啸千山秀,春归万木荣。”

“牛耕绿野千仓满,虎啸青山万木春。”

兔年生肖联:

“红梅迎鹊笑,玉兔报春归。”

“日暖神州春辉万里,兔回大地气象一新。”

龙年生肖联:

“人享南山寿,龙吟大地春。”

“龙凤呈祥阳春锦绣,鲲鹏展翅华夏腾飞。”

蛇年生肖联:

“小龙衔瑞草,大地发春华。”

“金蛇狂舞丰收景,玉燕喜迎幸福春。”

马年生肖联:

“万马奔腾日,千门幸福春。”

“马驰大路春似锦,鹰击长空气如虹。”

羊年生肖联:

“三羊开泰日,万事亨通年。”

“时雨春风吉羊献瑞,尧天舜日丹凤朝阳。”

猴年生肖联:

“金猴临盛世,瑞雪兆丰年。”

“大圣迎春桃李艳, 神州日暖画图新。”

鸡年生肖联:

“金鸡鸣盛世,喜鹊报新春。”

“金鸡高唱千门晓,绿柳新发四海春。”

狗年生肖联:

“犬守平安日,梅开四海春。”

“新年伊始千山秀,玉狗出临日月长。”

猪年生肖联:

“猪肥家业盛,春好福泽长。”

“瑞雪铺成丰收景,金猪送来幸福年。”

现在,列出春联的一些通用横批:

一元复始 一帆风顺

人勤春早 人寿年丰

三阳开泰 三通国瑞

万里春光 万事如意

六合同春 风调雨顺

五世其昌 四季平安

吉星高照 龙凤呈祥

物华天宝 春满乾坤

前程似锦 艳阳高照

繁荣昌盛 鹏程万里

以上生肖联,大部为平时积累的前人题联,有的,为笔者拙陋之作。多年来,敝帚自珍。今天抄录于此,献给读者诸君。倘若幸蒙青眼,则老朽幸甚!

再会!

春节里面最好看的春联(古韵斋夜话之三十五春节前夕话春联)(3)

(笔者硬笔行书手稿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