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的踝关节扭伤通常都是韧带损伤,根据受伤程度的不同,分为韧带拉长(I级)、韧带部分断裂(II级)和韧带全部断裂(III级)三种类型。根据受伤位置的不同,还有外侧韧带断裂和内侧三角韧带断裂之分,外侧韧带断裂还可细分为距腓前韧带、距跟韧带、距腓后韧带损伤(一条或多条同时损伤),内侧三角韧带则可细分为胫距前、胫距后、胫跟、胫舟韧带的损伤(一条或多条)。无论是哪个位置、哪条韧带、哪种损伤程度,都可参照如下康复流程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踝关节扭伤要怎么康复(踝关节扭伤的康复流程)(1)

踝关节扭伤要怎么康复(踝关节扭伤的康复流程)(2)

第一阶段:保护损伤部分,防止进一步损伤该阶段通常是指受伤或手术后3-5天之内的康复早期。韧带组织在此阶段尚不会形成良好的血供,也不会有固化的新组织生成,如果韧带应力较小(且未实施修补术或重建术),则可适当制动,反之则考虑完全制动。制动的目的在于防止二次损伤及原有伤口的进一步损伤。

踝关节扭伤要怎么康复(踝关节扭伤的康复流程)(3)

第二阶段:控制疼痛、肿胀等急性症状该阶段通常出现于受伤或手术后3-5天之内的急性症状期,由于炎症和其他应激反应的作用,会有显著的疼痛、肿胀、痉挛等急性症状,这些症状对于伤口愈合、关节活动、神经肌肉功能等一系列康复进程都有不良影响。在全面开展康复训练之间,应通过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的RICE法则控制急性症状。

踝关节扭伤要怎么康复(踝关节扭伤的康复流程)(4)

第三阶段:关节及组织活动度的恢复即便是在韧带尚未愈合的亚急性期,依然有必要对新生的组织施加一定的拉力,在避免新生组织受伤的情况下,通过适当的应力使其合理有序地愈合。此阶段的训练一般在急性症状得到显著控制后即可开始,主要手段就是有限的、合理的、逐步进阶的关节及组织活动度练习。随着新生组织数量及强度的增加,可由小幅的、被动的关节活动度练习进展到较大幅的、主动的关节活动度练习。在训练过程中可遵循无痛原则,并利用支具对踝关节活动度提供合理限制。

踝关节扭伤要怎么康复(踝关节扭伤的康复流程)(5)

第四阶段:神经肌肉功能的初步恢复通过2周左右的关节活动度练习,断裂的韧带获得初步愈合,急性症状得到进一步控制,此时可由等长收缩、非负重的本体感觉训练等方式开始,逐步进展到小阻力的力量训练和简单的功能训练(例如脚趾抓毛巾、捡石子等),再进展到站立训练和步态训练等日常活动。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该阶段可持续2-4周;为了避免损伤,应使用支具或胶带等工具对踝关节实施保护。

踝关节扭伤要怎么康复(踝关节扭伤的康复流程)(6)

第五阶段:本体感觉、协调性和敏捷性的恢复此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获得关节活动度、力量的基本恢复,并获得本体感觉、神经肌肉协调性和敏捷性的基本恢复。关节活动度训练和力量训练要继续,并根据情况逐步进阶。与此同时,利用不平整表面(例如:松软且厚实的泡沫垫、波速球、弹跳床等)进行逐步进阶的本体感觉训练;通过干扰训练获得更好的稳定性;通过行走、慢跑、跳跃、变速跑等形式进行功能性训练。此阶段应遵循无痛原则,可继续对踝关节实施必要保护;持续2-4周。

踝关节扭伤要怎么康复(踝关节扭伤的康复流程)(7)

第六阶段:运动功能的全面恢复更好地利用跳跃、折返跑、8字跑、后退跑、侧向跑等形式进行全面恢复;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和体力性工作进行有针对的特异性训练。利用6个月到1年的时间,让新生的韧带组织逐步牢靠,在1年之内获得最佳恢复。如果要参加体育活动,此阶段依然建议使用必要的护具,以降低踝关节再次扭伤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