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秦腔经典剧目《游西湖》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剧目进京演出及全国巡演60周年。为献礼新中国70华诞,全面传承革命文艺思想,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向社会汇报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教学成果,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秦腔花衫行当的杰出代表、秦腔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离休干部马蓝鱼先生亲自担纲总导演和艺术指导的传承版《游西湖》,于9月27日晚,在西安易俗大剧院震撼上演。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延奇,党委副书记、院长强陆平及其他院领导班子成员等出席。千余名戏迷观众观看了演出。

秦腔经典剧(大型秦腔经典传统剧传承版游西湖在西安上演)(1)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复排秦腔经典剧目《游西湖》西安上演

秦腔经典剧(大型秦腔经典传统剧传承版游西湖在西安上演)(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马蓝鱼先生 亲临现场观看指导

《游西湖》是秦腔传统剧目,该剧讲述了南宋时期,李慧娘与太学生裴瑞卿一见钟情、赠送红梅定情。后来李慧娘被奸臣贾似道霸占为妾,借游湖机会与裴瑞卿互诉衷肠。贾似道杀害李慧娘,并将裴瑞卿骗进相府软禁,李慧娘死后一腔冤屈,在九天玄女的垂怜和土地爷的帮助下,趁夜晚救裴瑞卿逃离贾府,并借吹火严惩了贾似道。

1953年,在传统剧目《游西湖》的基础上,由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创始人之一马健翎先生亲自改编,“秦腔正宗”李正敏先生设计唱腔,边区革命文艺团体培养的第一批革命文艺工作者马蓝鱼担纲主演。剧中长达数分钟的慢卧鱼、吹火等绝技令人叹为观止。

自1953年首演以来,《游西湖》不仅在陕西戏曲界颇有声誉,还因两次进京、七进怀仁堂演出而蜚声首都剧坛,受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贺龙、习仲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周恩来同志亲切的称呼马蓝鱼“这是咱边区自己的娃娃”。

特别是在1959年,《游西湖》代表陕西省进京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在习仲勋同志的亲切关怀下,《游西湖》参加了“三大秦班下江南”巡回十三省演出,享誉海内,并先后被多个剧种移植。

《游西湖》的惊艳出世,不仅为马蓝鱼赢得了“火中凤凰”、“飞天美神”的美誉,也是“积极整理改编和上演优秀的传统剧目”的开创之作,直接启迪了新中国戏曲改革的方针和剧目“三并举”政策的发端,为改编传统戏提供了典范。

秦腔经典剧(大型秦腔经典传统剧传承版游西湖在西安上演)(3)

裴生、慧娘红梅定情

秦腔经典剧(大型秦腔经典传统剧传承版游西湖在西安上演)(4)

秦腔经典剧(大型秦腔经典传统剧传承版游西湖在西安上演)(5)

秦腔经典剧(大型秦腔经典传统剧传承版游西湖在西安上演)(6)

秦腔经典剧(大型秦腔经典传统剧传承版游西湖在西安上演)(7)

裴生、慧娘西湖相遇已是物是人非

传承版《游西湖》由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制作推出,由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离休干部、83岁高龄的马蓝鱼先生亲自担纲总导演和艺术指导,学院教授、著名作曲家、胡琴演奏家、指挥家张新怀担任音乐总监、音乐编创、配器,主演均为学院优秀毕业生、青年教师、在校学生。9月28日晚,《游西湖》还将在西安易俗大剧院上演一场。

秦腔经典剧(大型秦腔经典传统剧传承版游西湖在西安上演)(8)

裴生、慧娘情未了,冷房诉衷肠

秦腔经典剧(大型秦腔经典传统剧传承版游西湖在西安上演)(9)

秦腔经典剧(大型秦腔经典传统剧传承版游西湖在西安上演)(10)

怨气腾腾三千丈

秦腔经典剧(大型秦腔经典传统剧传承版游西湖在西安上演)(11)

一缕幽魂无依傍,星月惨淡风露凉

秦腔经典剧(大型秦腔经典传统剧传承版游西湖在西安上演)(12)

秦腔经典剧(大型秦腔经典传统剧传承版游西湖在西安上演)(13)

秦腔经典剧(大型秦腔经典传统剧传承版游西湖在西安上演)(14)

秦腔经典剧(大型秦腔经典传统剧传承版游西湖在西安上演)(15)

满腔怒火灭奸相

秦腔经典剧(大型秦腔经典传统剧传承版游西湖在西安上演)(16)

爱在人间伤离别

传承版《游西湖》在严格按照戏曲规律、全面继承原版演出特征的同时,根据新时代发展和人民对文艺作品的新要求,对舞台呈现进行与时俱进的修改整理,堪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剧目。是陕西艺术职业学院贯彻以剧目引领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学院特色发展、质量兴校的具体举措。

秦腔经典剧(大型秦腔经典传统剧传承版游西湖在西安上演)(17)

演出精彩谢幕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所秦腔人才学历教育的高等职业院校,自筹建以来,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繁荣发展地方优秀戏曲艺术的方针政策,立足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按照陕西文化强省战略部署,坚持以振兴秦腔艺术为己任,实行戏曲表演专业免费教育;牵头成立中国秦腔教育联盟,为各秦腔表演团体、人才培养院校及相关秦腔研究机构搭建平台;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加强基层秦腔人才培养。

近年来,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立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加强文艺人才培养,坚持“多出人才、多出精品”,积极引导艺术专业师生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生在“演中学,学中演”,加强学生艺术实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师生演出的“陕西地方戏曲音乐新创作品音乐会”、“红色的记忆”民族管弦乐专场音乐会、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秦腔红色经典作品大型民族管弦乐演唱会、排演的话剧《共产党宣言》以及学院原创的中国首部跨界融合筝乐剧《丝路筝途》,学院师生参演的陕西文化旅游产业的靓丽名片——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话剧《白鹿原》等都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力;师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类赛事中获得一、二等奖50余项,彰显了学院办学成果。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新起点上,学院将充分发挥艺术类院校的文化引领作用,助力陕西“追赶超越”,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文/李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