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世纪的欧洲是怎样的一个世界,有人用人间地狱来比喻当时的欧洲,事实上这个比喻最为恰当不过,战争、瘟疫轮番光顾着那片古老的土地,那时的欧洲人时刻被死亡的阴影笼罩着,人的生命在瘟疫和战争面前是那样的无助,耶稣的福音及天主教的圣经,在死亡来临时显得那样的苍白。

成吉思汗时期爆发的病毒(曾经杀了欧洲一半人口)(1)

14世纪中叶,一种被称为“黑死病”的鼠疫开始在西亚和欧洲大陆上迅速扩散蔓延,这场瘟疫给欧洲人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灭顶之灾,在前后近300年的时间里,这种恐怖的黑死病就像梦魇一样,无时不刻的折磨着那些劫后余生的欧洲人,而据科学家多方考证,这种病毒是从中国南方传至印度,又由印度的商贸路线上传播到西亚及中东地区的,然后被中东地区的商业船队带至欧洲大陆的。

成吉思汗时期爆发的病毒(曾经杀了欧洲一半人口)(2)

自此,在欧洲人的意识里,黑色就成了灾难和不祥的代名词,他们在遇到不好或是不顺心的事情时,总是会说这是黑色什么什么的、黑色星期几等等,那么这种恐怖的鼠疫究竟源于何处?在经过相关的科学家多方研究后证实,这种恐怖的瘟疫病毒是中国南方的一种常见病,然而这种病在中国并非无药可救,尚属可防可治。但在传染至印度的西南地区后,该病毒经过那里高温高湿气候的淬炼,最终演变为一种致命的细菌病毒,寄复在当地的老鼠身上。

成吉思汗时期爆发的病毒(曾经杀了欧洲一半人口)(3)

在老鼠死后,它身上感染了这种病毒的跳蚤又寄居到当地居民的身体上。通过血液把该病毒细菌传染给人体,尔后这些被传染的人员往来于中东和西亚做商业贸易,从此这种恐怖的瘟疫就由印度西南地区传至中东、西亚,后扩散到地中海、黑海、波罗地海等地区,短短几年时间就在欧洲大陆上扩散蔓延。

成吉思汗时期爆发的病毒(曾经杀了欧洲一半人口)(4)

这场瘟疫使欧洲成了一个巨大的死亡的陷阱,该瘟疫所过之处十镇九空,越是人口密集之处灾情越重。且不分高低贵贱,上至农场主下到奴隶都不能幸免,曾经被人们奉为神明的天主教主教和俄罗斯大公也在劫难逃,就连隔着英吉利海峡的英国也未能幸免,同样受到黑死病的肆虐,南安普敦市,这座英国东南海边大城市的居民几乎一夜之间全部丧生在这场瘟疫中。

成吉思汗时期爆发的病毒(曾经杀了欧洲一半人口)(5)

随后黑死病横扫英伦三岛,大部分城池变为空城死镇,一位老妇人一周之内送走了六位亲人,孩子清早出门不知道晚上回家时还能不能见到母亲,丈夫上午去田间劳做下午归来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妻子,这就是当时欧洲人的真实写照,意大利的一位学者在日记中写道“有的人在大街上走着走着就一头栽倒再未醒来,有的一家人晚上还好好的,第二天早上就都成了死人”。

成吉思汗时期爆发的病毒(曾经杀了欧洲一半人口)(6)

在这场恐怖的瘟疫光顾下,那些还活着的欧洲人惶惶不可终日,以致当时的欧洲人民产生了活在当下的情绪,黑死病当初没有名字,人们称之为鼠疫。因为患者感染上这种病毒后,身体上会出现大块的黑色肿块,流脓出血并伴有恶臭,高烧不退且精神错乱,大部分人在感染后四十八小时内死亡,很少有人能存活下来,因此,这种传染病因其可怕的黑色症状而被命名为“黑死病”。

成吉思汗时期爆发的病毒(曾经杀了欧洲一半人口)(7)

这场瘟疫对欧洲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它使欧洲的人口锐减,直到150多年后,欧洲的人口才有所恢复,黑死病同时也改变了欧洲的社会结构,动摇了欧洲天主教的地位,因为包括主教在内的大批神职人员也在这场瘟疫里丧生,因此,当时的人们对天主教产生了怀疑,昔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主教被请下了神坛,因为圣经在恐怖的瘟疫面前是那样的苍白,生命在死神手里显得那样的无助。

成吉思汗时期爆发的病毒(曾经杀了欧洲一半人口)(8)

黑死病也使一些种族受道迫害,在德国的美因茨有1.2万犹太人被怀疑是瘟疫的传播者而被活活烧死,在斯特拉堡则有1.6万犹太人被屠杀。其它如穆斯林人和外来种族及社会最底层的人民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同时使欧洲大部分村庄被毁、农田荒废,直接导致了恐怖的欧洲大饥荒,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这场几乎令欧洲人绝种的黑死病,也与当时欧洲人的卫生习惯有关,因为这种瘟疫在肥皂发明以后,便逐渐消声遁迹了,但是引发黑死病的罪魁祸首,应该是印度西南地区的老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