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男人都是拥有一个甚至多个妻子的,那古代的女人为什么就能允许丈夫纳妾呢?要知道,在今天,如果在婚姻中有任何一方出轨,都是会受到谴责的。

古代一夫多妻也是有条件的(为什么在古代男人可以一夫多妻)(1)

首先要知道的是什么是妻,什么是妾。妻是名媒正娶的,家中女主。妻生的孩子是嫡出,是百分百男主人的血脉。如果妻子没有生儿子,是可以停妻再娶的,意思就是把媳妇休了,再重新明媒正娶一个。妾,是婢女的一种,属于家中的财产,而且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纳妾。纳妾,一般有两种方式,花钱买,或者朋友送,前提是你要能够有钱买或者有钱养活。妾在家里是要侍奉主人,受尽压榨的。妾所生的孩子叫庶出,所谓庶出,是没有资格继承任何家产的。除非家里没有嫡子,家中两老又认同庶出继承家产。终其原因,小妾在被男主厌恶之后,是会被卖掉或者送人的。而且,小妾,家妓在男主人会客的时候,要一起陪同会客,,陪吃,甚至还会被男主人拿来陪客人一起睡觉的。所以庶出并不一定都是男主人的孩子,在长大之后,往往都是没有继承权,直接被赶出去自力更生。

古代一夫多妻也是有条件的(为什么在古代男人可以一夫多妻)(2)

百家争鸣后,儒家文化成为了我国的主流文化,注重伦理,强调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夫为妻纲即妻子要以丈夫的要求为准则,文化的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远持久的。因此在受主流文化的影响下,对于丈夫而言,在夫妻关系中,自己理所应当的应处于支配地位,对于妻子而言,自己理所应当的应处于支配地位。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妻子在家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三礼六聘,明媒正娶只能是正妻。正妻往往有良好的家庭条件和社会背景,向来就是高妾一等。正妻的孩子是嫡子,中国古代的继承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叫子凭母贵。而妾,夫妻双方都可以处置,和妻地位完全不对等,根本不可能威胁到正妻。相反,妻对妾拥有几乎绝对的权力。而对于底层人民,呵呵,乞丐何曾有二妻,邻人焉得许多鸡?

古代一夫多妻也是有条件的(为什么在古代男人可以一夫多妻)(3)

中国古代家族核心是宗族家长制,一切为宗族服务,一切以家长为中心。一夫一妻多妾制度也是为这个核心服务。为什么要保证正妻的地位,为的是确定下一任家长的地位——嫡长子,寻常百姓家族不会像皇帝那样选定继承人如此慎重可以挑剔,按礼法、按家族传承,就是嫡长子。正好今天法制专家讲到古代婚姻,古代有七出,第一个是无子。但你知道古代因为无子而出是最少的理由吗,为什么?因为妾生的第一个儿子由嫡母养,算嫡母所出只有一个妈。第二个孩子才有两个妈,生母和嫡母。(一妻为的是宗族)古代的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是两个家族的事,古代夫妻的婚礼叫联姻,是两个家族互相支持的产物。女性只能依附于男性,为在大家长服务。包括古代的男风,性质和妾一样,大家长高兴就好,不耽误传宗接代,你爱咋玩咋玩。古代的女人受传统礼法禁锢,他们并非是容忍,而是他们认同这一模式,甚至为了传宗接代主动为丈夫纳妾。

古代一夫多妻也是有条件的(为什么在古代男人可以一夫多妻)(4)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生产主要靠人工,所以男性的先天优势明显,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女性的经济能力不如男性,慢慢的发展到靠男性吃饭,未嫁从父,嫁人从夫,老了从子,其实都是为了有口饭吃。所以丈夫要纳妾,不愿意怎么办,首先要活下去啊。这个纳妾之所以能够长时间存在,其实该制度本身也是保护妻子的权益的,在家庭中,夫妻是主,妾是仆,妾的地位很低。比照现在的女性,自己挣钱自己花,怎会忍受纳妾这个恶心事,一些大城市的经济独立的女性甚至不考虑婚姻了,说到底,就是经济基础牢固不牢固的事。

古代一夫多妻也是有条件的(为什么在古代男人可以一夫多妻)(5)

还有就是从小耳濡目染就是一妻多妾的环境,所以就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二是古代几乎没有自由恋爱,大多是父母之命,夫妻双方结婚前甚至都没见过,两人之间爱情的成分很少,即便日久生情,可能也是亲情的成分居多,所以妻子对丈夫没有那种因为爱情而产生的占有欲。还有些可能对丈夫根本没啥感情,巴不得他别来碰自己,对于丈夫纳妾自然不会反对。三是前面大家都提到的,正妻的地位很高的,妾又威胁不了她的地位,反而要伺候她,听命于她,生下的孩子也归正妻,所以纳妾对正妻来说反而会有一定的好处。

古代一夫多妻也是有条件的(为什么在古代男人可以一夫多妻)(6)

正妻主动纳妾可以将丈夫的心思留在家中,正妻在家务管理中,除了丈夫有绝对的话语权,无论纳多少妾都不会对自己的地位有任何影响。如果只有一个妻子,在社会风气下,丈夫肯定会出去沾花惹草;如果结识了比较有权势的女子,该女子不愿为妾,此时就会危及正妻的地位。如果丈夫在权衡中,不念夫妻旧情,或者结识女子家世强大,丈夫就有可能抛弃正妻。因此,正妻主动纳妾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可以在管理小妾中,快速巩固自己的地位。很多女人,见到很多小三逼走正妻的新闻,再看了很多宫斗剧,就以为自己回到古代,就可以从一个卑微的宫女,凭借姿色和智慧,成为皇后,到了大户人家当妾甚至婢女,也能干掉正妻自己逆袭,虽然电视剧里都是这么写的很激励人心,但是实际生活中可远远不是这样的,一日为妾为奴,妾可不是那么好玩的事情。

古代一夫多妻也是有条件的(为什么在古代男人可以一夫多妻)(7)

如果你真成为了人上之人,那任何制度下你都是属于享受的阶层,现代远远优于古代。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就算你当了皇帝,嫔妃如云,仅仅皇宫里的虱子和蚊子,以及没有手机玩的痛苦,就足以让你觉得你过得还不如当代的一个小富商。所以,人人平等以及限制贫富分化过大的现代制度,从根源上看,是保护了99%的社会人群的幸福和幸福的,是历史进化的先进方向。德是人类自己建立的行为准则,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压抑着人类的部分天性(不过其影响绝大多数是正面的),道德标准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的,在古代三妻四妾是符合社会道德准则的,嫉妒是女人天性,古代善妒是违反道德准则的,所以古代女人容忍丈夫纳妾是符合当时的道德准则和从小受的教育的,那些野史轶事里面的不许纳妾的名人妻子和女文人,现在在我们看来是打破传统具有自我觉醒精神,古人写出来是为了笑话她们不是为了赞誉。

古代一夫多妻也是有条件的(为什么在古代男人可以一夫多妻)(8)

一夫多妻不仅是一个制度,更是一种文化限定,阿拉伯人可以容忍也是一样,那时候整个文化环境就是那样,鲁迅抨击封建礼制是"吃人"就是抨击这些落后的文化。而我们今天的视角是引入了西方文化,现代人结婚是西式婚礼,现代的一夫一妻也是从西方文化引进来的,文化近代化就是学习了更多西方的文化。我们今天觉得就应该一夫一妻,一夫多妻是不提倡而且是反对的,那时候的思想跟我们现在的文化界限是一个道理,认为一夫多妻是普普通通的正常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