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自 张生全历史真相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很多地方都实行了土地包产到户,甚至是土地包干到户。通俗一点说,就是土地虽然还属于是集体的,但是实际上土地已经分到各家各户。这样一来,原先的集体生产方式也就解体了,变成了个人生产的方式。

而当土地分到各家各户,进行单干的时候,粮食便获得了大丰收。

那么,为什么当时实行各家各户单干的方式,粮食就能够获得大丰收呢?

我国的粮食种植以村粮为主吗(我国采用包产到户的方式)(1)

(群居的原始社会)

我们先要明白,中国在历史上是怎么实行农业生产的。

在原始社会时期,种植业主要是采用集体生产的方式。那时候,种植业一般是由妇女来完成的,男人则是出去打猎。由于一开始实行的就是群居生活,又由于那时候生产力水平低下,因此,无论是种植还是打猎,都需要集体劳作。

到了奴隶社会以后,虽然生产力水平提高了,但由于通过战争等各种方式,奴隶大量出现。因此奴隶主把奴隶集中在井田里劳动。奴隶主剥夺奴隶的劳动产品,仅仅给予奴隶少量的食物维持他们的生存。当然了,那时候也有平民拥有少量土地,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

到了封建社会后,便出现了地租的方式。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然后交地租给地主。这样一来,奴隶社会集体生产的方式,就变成了一家一户单独生产的方式。这种方式,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新中国建立以后。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农业生产上,采用了苏联集体农庄生产的模式。

苏联成立后,1929年,在乡村就采用了集体农庄生产。这种集体农庄生产,当时为苏联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苏联也因为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军工业的发展,让苏联迅速强大起来。也正因为这样,苏联才能够在二战中,战胜强大的德国。

新中国一开始也采用了这样的模式,毕竟当时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的老大哥,学习他们是肯定的。同时,由于集体生产在形式上符合公有制的形势,所以新中国也采用了集体化大生产的做法。

但是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并不是很好,中国老百姓并没有彻底解决贫困的问题。当改革开放以后,农村改变了生产方式,把一个生产队改为几个互助组,接着再变成各家各户生产,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到1984年的时候,全国10亿人,总产量达到8000亿斤,人均达到了800斤。虽然这个数量在现在看来并不是很多,但应该说,让全国人民吃饱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了。

我国的粮食种植以村粮为主吗(我国采用包产到户的方式)(2)

(集体生产宣传画)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确实是因为当时把集体生产,改为各家各户生产,粮食生产上去了。

那么,为什么农村的劳动生产改为各家各户生产的时候,粮食产量能够上去呢?我认为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劳动成果与劳动过程直接挂钩。

以前在进行集体生产的时候,每个人的劳动过程,与劳动成果并不是直接挂钩的。虽然说,这个生产队生产的,确实都归这个生产队所有。但是,毕竟生产的不是直接归自己所有。大家在一起干活的时候,有些人就想,我积极有什么用?我积极地干,别人不积极地干,结果我干的成果,被别人得去了。与其如此,不如偷奸耍滑一点。而生产队长也不可能监督到位。再说了,让他专门做得罪人的事情,他也不愿意去干。

大家都是这么想的,粮食肯定就会减产的。

而各家各户生产的时候,自己种的,除了交农业税,就归自己吃。因此干劲就非常足。之前的那些问题,都是不存在的。

我国的粮食种植以村粮为主吗(我国采用包产到户的方式)(3)

(包产到户宣传画)

二、偷窃的风气得到了很好的改变。

在集体生产的时候,农村的偷窃之风是非常严重的。

之所以有这样的风气,是因为大家都不着力生产,因此粮食产量不高,大家都吃不饱,饿肚子。饿肚子没有办法,就去偷生产队的东西。

而偷的东西又非常奇怪,都是阻碍劳动生产的东西。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偷的基本上都是种子,或者没有成熟的庄稼之类。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偷窃的机会。但是这些东西,却直接影响了粮食的产出,所以粮食更加不够吃。

而那时候的偷窃,并没有得到纠正。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在这样搞,所以有一点法不责众的味道。同时很多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不愿意得罪人。这种风气就越来越严重。长此下去,影响了粮食产量,也败坏了社会风气。

各家各户生产后,谁还敢去偷别人的?再说了,都有吃的了,谁还会再去偷?

三、生产经营方式多种多样。

为了能够从庄稼地里得到更多的粮食,当土地进入各家各户以后,生产经营方式就得到了很大的改变。

比如在一块地里,就不只是单独种玉米,而是会同时种大豆、高粱,甚至是经济作物等。

这样一来,土地就得到了更合理的利用,粮食产量就更大了。

(参考资料:《集体农庄的生产组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