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我在岗用坚守书写祝福(节日我在岗同样的节日)(1)

“十一”假期里,

当人们放下手中的工作,

享受休闲时光的时候,

依然有许多人默默坚守在一线岗位。

他们没有假期,有的只是忙碌的身影,他们用自己辛勤的付出维持着城市的正常运转和工作的有序推进。

节日我在岗用坚守书写祝福(节日我在岗同样的节日)(2)

博物馆讲解员王颖:“把历史讲给更多的人听”

本报记者 娄丽双

久违的假期来临,当人们沉浸在休闲愉悦的氛围之中时,对于王颖来说,这却是一个更加繁忙而有意义的节日。

“各位游客,请大家跟我来,下面由我为大家讲解,请大家到我这边集合,我们准备进入承德博物馆。”10月1日早上9点刚过,王颖来到承德博物馆之后,来不及喝上一口水,就带上扩音设备,开始集合游客。

王颖是承德博物馆的一名讲解员,趁着游客们聚集的空闲,记者和王颖聊了起来。“我们平时接待游客时多时少,多的时候上百人,少的时候20多人。但不论人多人少,我都会认真做好解说工作,让游客感受到承德浓厚的历史韵味。”王颖说,作为讲解员,虽然不能和家人一起去度假,但是能把历史讲给更多人听,这就是她国庆假期在岗的意义。

走进检票口,王颖开始了她的工作。“各位游客朋友们,欢迎大家来到承德博物馆。这里东观磬锤峰、南望避暑山庄、西看‘小布达拉’、北览普宁寺,以灰色为主色调,坐落于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景区的中心,建筑设计理念沿袭康熙营造避暑山庄时‘宁拙舍巧’的设计理念,以简约大气的体量表现承德悠久的历史和浑厚深沉的皇家气质,安静地成为山庄的一个配角,与周边的众多著名文物古建形成一种‘看与被看’的对位关系……”对于这些再熟悉不过的讲解词,她依然带着热情为大家服务。

博物馆本质上是对一个城市历史的记载,对一段文明的保存。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博物馆保存的不仅仅是一个地方的历史,而是整个人类历史的精华。王颖告诉记者,曾经在部队时,她就是一名讲解员,到了博物馆工作后,虽然工作流程相对熟悉,但她无论何时,在讲解时都是十分认真,从未松懈。因为这里的每一件展品,每一件文物,都记录着这个城市的发展,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恰逢国庆,特别是讲解到《文明·交流·融合·发展——从热河到承德》通史展时,王颖更是动容,在她的讲解中,更多的人了解到承德的抗战历史,感叹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除了讲解之外,王颖还要负责游客中心的接待和引导等工作,每天从9时一直忙到17时,吃饭都得挤时间。按照博物馆的要求,只要参观人数达到20人,讲解员就会上岗进行讲解,一圈讲解下来,大概需要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这是承德博物馆开馆后迎来的第一个国庆节,虽然忙碌,但王颖却十分满足,她也用她专业而又充满敬畏之心,做好每一次的讲解。

节日我在岗用坚守书写祝福(节日我在岗同样的节日)(3)

节日我在岗用坚守书写祝福(节日我在岗同样的节日)(4)

道口员张玉军:“保证列车安全 肩上责任重如山”

本报记者 石盈盈

“上行有火车开过来,行人车辆请注意!”大喇叭里传出标准的女中音,并不断重复提醒着。适逢国庆假日,客流、车流明显增多。行经承德工务段管内承隆线三道河铁路道口的人们闻声加快了脚步,车辆则加速离开。

58岁的张玉军戴上帽子,正了正印有“道口员”标志的袖章,左手拿着对讲机,右手执一面红旗和一面黄旗,从只有六七平方米的道口房走了出来。

从空中俯视,承隆线和101国道就像两条飘带一样,绵延向远方,只是在三道河乡打了一个交叉,于是,这里就有了道口。40年前,张玉军的父亲曾是这里的第一代道口员。十年前,张玉军调到这里,继续着父亲当年的岗位。

张玉军反复观察道路两侧过往的车辆,不时催促着还在驻足观望火车的村民。两三分钟后,他操控着遥控器,关闭了电动栅栏门,过往行人和车辆被挡在了铁道两侧。“这时最怕的就是有车辆刹车失灵,或者是驾驶人溜号,误闯进来,那样将会造成重大事故。”

张玉军睁大了眼睛,不断地扫视着道口周围。一旦遇到特殊情况,他就要通过安全系统向列车和车站报警,直到确保安全,才能让列车通过。

10月4日9时56分,一趟列车从100多米外的三道河隧道里出来,呼啸着驶过道口,一溜烟地离开了。列车安全通过,张玉军的这次接车任务就算圆满完成,心里也可以松一口气。最多的一次,张玉军一个班就接了15趟客货列车。

道口员岗位虽小,但是责任重大。为了让张玉军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他的妻子很少让他干家务活,避免过度劳累,而平日里也是优先保证他的休息。为了让自己不懈怠,有时张玉军上班时一直站着,有椅子也不坐。

在三道河铁路道口共有6位像张玉军一样的道口员,大家轮班值岗,坚守着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每逢节假日,提前1个小时到岗,为的是让前一班的人可以早一点儿下班回家团聚。

这天,张玉军特意提前1个小时到岗,当然,也会有人提前1个小时来接他的班。大家在用这样的一种方式相互祝福着——节日快乐!

节日我在岗用坚守书写祝福(节日我在岗同样的节日)(5)

节日我在岗用坚守书写祝福(节日我在岗同样的节日)(6)

公交司机崔晓丹:“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尽力去做好”

本报记者 石盈盈 通讯员 张晶晶

10月1日清晨4时整,整个城市还在沉睡中,崔晓丹已经开始梳洗,简单吃口饭,准备出门。天还没有大亮,气温有些寒凉,崔晓丹准时到达公交集团停车场,找到她的“老搭档”,编号7639的比亚迪电动车。每天的规定动作,出发前要对车进行仔细检查,随后,她关掉手机、坐进驾驶室、打开GPS和刷卡机……时钟恰好指向6时,随着一声清脆的喇叭声,崔晓丹驾驶公交车出发,开始了她一天的工作。

作为市公交集团一名90后驾驶员,崔晓丹一直驾驶的是“7路区”公交车,这是一条环线路。节日期间,来承旅游的人增多,崔晓丹每天的运输保障任务更重了。行车路上,只要碰上斑马线,她就会放慢车速,遇到有行人过街,还会通过手势示意行人先过。每当有老人、孕妇或者抱孩子的乘客上车时,她都会把车停稳,等他们坐好了再起步。

崔晓丹告诉记者,“7路区”公交车全程约19公里,共46个停靠站,沿途经过市区内交通最繁忙的火车站、新华路、南营子大街和广仁大街。“平常走一趟车要一个半小时左右,节日期间道路拥堵就要2个多小时,半天跑上四五趟,中间根本没有休息时间。”节假日期间,崔晓丹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驾驶座上,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的乘客。

“其实开公交车还是挺辛苦的,如果线路长,经过的路段又堵,对驾驶员绝对是个挑战。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吃饭更是没点儿,很多人都得了职业病。”这样辛苦的工作,崔晓丹坚持了6年。这6年来,每年的国庆假期,她都在公交车上度过。

崔晓丹深知公交行业的特殊性,身上肩负的责任很重,不能有一丝的懈怠,在工作中为了更好地服务乘客,她还经常向一些工龄长的驾驶员学习操作技巧、服务技巧等。

崔晓丹说:“我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尽全力把它做好。作为一名公交驾驶员,同时也是一名党员,虽然节日期间要工作,但我对这份职业非常满意。”崔晓丹只是城市中众多公交车驾驶员中的一员。

记者了解到,为了保障乘客在假期中的出行,国庆中秋期间,市公交集团派出600多辆车服务市民与旅客,800多名公交驾驶员放弃和家人团圆的机会,一直坚守在各条线路上,在路上度过他们的假日。

节日我在岗用坚守书写祝福(节日我在岗同样的节日)(7)

交警刘钊:“节假日也是我们最忙碌的工作日”

本报记者 王鑫 通讯员 霍文凯

又到一年国庆时,今年的国庆尤为特殊,它与中秋相遇,也弥补了很多人春节未能远行的遗憾。外出旅行、回乡探亲……出行,成为这个黄金周的热词。可对于交警来说,这个长假,却是一个更加繁忙的工作周。

10月2日早上7时30分,记者来到避暑山庄,作为市区最为重要的一个景区,每到过节,这里总会聚集着最多的人流和车流。为了疏导景区周边的交通,小南门中队中队长刘钊每天都提前上岗,延迟下班,不停地穿梭在车流和人流中,进行违法检查和交通疏导……

从警24年,每逢假期,刘钊不是在景区疏导交通就是处理各类交通事故,从未休过一个完整的假期。今年长假,适逢国庆、中秋两节重叠,刘钊的休息时间更是少之又少。

从山庄东路到避暑山庄景区,从武烈路到都统府,从旅游桥到外环,道路上是一排排的车辆、满满的游客。采访时,刘钊时刻注意着小南门附近的行车情况,景区的停车场还剩多少个停车位,旅游车是否超过停车场限高,车辆停放会不会导致拥堵……路面上的这些情况被刘钊及时捕捉着。刘钊说,国庆期间车流量比平时大几倍,所以要更加一丝不苟,一些细小的显见性违法,很容易造成事故。

突然刘钊又发现一辆外地的出租车停在了景区停车场的入口,立即跑上前,告知司机这里不能停车,乘客也不能在此随意下车,仅仅一分钟的时间,后边已经堵了6辆车。“车辆特别多,这样的行为不仅危险,而且影响其他车辆通行……”刘钊耐心地解释着。

进入国庆假期,按照要求,小南门中队11名工作人员全员上班,每个人工作量都有所增加,从早上7时开始到晚上9时,除了中间的休息时间,平均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

在忙碌的执勤中,刘钊和兄弟们能顺畅地吃个饭也是种奢求。一般要过了高峰期,车辆少了,他们才能松一口气,赶紧端起引擎盖上冰冷的盒饭,就着矿泉水吃上两口……互相望着彼此脸上洋溢的笑容,心中也有着满满的成就感。

长假8天,192个小时,刘钊的假期再次在岗位中度过。这假期,对普通人来说,是团聚、是旅行、是畅游大好河山,对刘钊来说,是坚守、是责任!假期结束了,看灯火阑珊处,那闪耀警灯、那一抹荧光,依然守护着这座城。

节日我在岗用坚守书写祝福(节日我在岗同样的节日)(8)

外卖骑手李柏冬:“每天这么拼,就是要给父母更好的生活”

本报记者 代英健

穿上制服,骑上电动车,整理外卖箱并消毒,赶到集合地,打开美团外卖骑手版软件等候单子……10月1日早上6时许,在承德县的一个外卖骑手团队,繁忙的一天已经开始,28岁的李柏冬,等着他的第一份订单。

“系统给您派发了新任务,请及时处理……”刚打开外卖软件不久,李柏冬就接到了国庆假期的第一单,这是一位女士点的一份大碗面,送餐地址显示为中道。记者跟随李柏冬来到点餐的饭店,老板正在准备餐食。“来啦,马上就出锅。”见到李柏冬前来取餐,老板很自然地和他打了一声招呼,算是“老朋友”间的寒暄了。

还未取走第一单,李柏冬的手机又接连收到了几个订单的提醒,每一单他都可以顺路就取餐。“小心,别洒汤。”听了老板的嘱咐后,李柏冬拎起外卖,装进外卖箱,开始送餐。骑行过程中,李柏冬告诉记者,今年是他从事这个工作的第二年,收入还算稳定,每个月基本上能挣到六七千,这其中的每一分钱,都是他用辛苦汗水换来的。

说着,李柏冬顺路又取了几个新的外卖订单,随后,为第一个订单的女士送餐。李柏冬提前查看了送餐的地址,是一栋没有电梯的多层居民楼,楼层为6楼。刚停好摩托车,他就一手拎着塑料包装,一手托着餐底向楼上跑去,记者紧跟在后,刚到2楼,就已经跑不动了。此时,李柏冬并没有停下脚步,一口气跑到了6楼。“您好,您的美团外卖,祝您用餐愉快。”外卖送到后,李柏冬迅速下楼的同时,拿出手机确认送餐成功,一单任务便完成。

李柏冬将外套的拉锁解开,跑了一趟6楼已经开始发汗。“记得爬过最高的楼层是22楼。”他说笑着,6楼不算什么,经常遇到高层停电,电梯不能使用时,就得爬楼梯。上午10时许,李柏冬已经完成配送10余单,一直没有休息,由于赶上过节,派发的外卖单还会有很多。话音刚落,他的手机连续响起系统派发任务的提示音。

刚入行时,李柏冬不熟悉路线,也不掌握送单的技巧,超时送达时有发生,顾客因此发脾气也遇到过。如今,李柏冬对这个行业已了如指掌,即便是每天早上6点出门,晚上十一二点回家,凌晨才能躺下休息。但时间久了,他发现自己开始习惯了,也喜欢上了这个职业。“每天这么拼,就是为了能多赚点钱,找一个合心意的伴侣,给父母更好的生活。”说完,李柏冬启动电动车,前往下一站送餐地点。

节日我在岗用坚守书写祝福(节日我在岗同样的节日)(9)

饭店服务员王海琴:“辛苦劳动换来收入增多”

本报记者 张光明

国庆假期,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热闹、喜庆的景象,在这浓浓的节日气氛中,餐饮行业服务员也比平时更忙碌,他们在给市民提供了用餐方便的同时,也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欢乐时光,热情细心地为就餐客人提供着温馨的服务。在聚香源饭店里,服务员王海琴忙得不可开交。

10月1日9时许,记者见到王海琴时,正值餐前准备时间,前来咨询订餐的客人不断,扫地、拖地、摆台……她就像陀螺一样,不停地在操作间和大厅之间穿梭。“您好,需要订餐吗?中午12点还有一个10人台的雅间……”王海琴主要负责前台接待,说话时嘴角上扬,面带微笑,言语中透着亲切。

饭店前台工作不简单,是记录饭店营业收入的第一步,也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每天上班,王海琴都要着一身工作装,将头发整齐地盘起,再化一个精致的妆容。从早上8时到饭店,到送走最后一桌客人回宿舍,一天10多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中,她大多数时间都需要站着。

假日期间,提前订餐的人比较多,虽然还没到午饭时间,但是订餐电话已经响不停,王海琴一边微笑着示意店里的客人稍等,一边接听着订餐电话。吧台上的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地写着订餐信息。不到11时,客人陆续前来就餐,饭店的人手也显得紧张。王海琴此时身兼多职,一边安排客人到店里找餐桌落座,一边接听电话安排预订,一边为离店客人结账开发票。

不知不觉间,已是下午2时许,客人陆续吃完饭离开,王海琴疲惫地坐在椅子上,一口气喝了一大杯水。“您好,您有预订吗?”“您有预订吗?”“请稍等,我看看明天还有没有雅间”……王海琴说,她每天都在重复着类似的话语,半天下来口干舌燥,再也不想多说一句话。

“肯定累啊,但是也快乐,说明我们生意好嘛。”王海琴笑着说道,饭店生意好,大家的收入也会高,而且看到客人吃得很开心,自己心情也特别好,就是辛苦点也是值得的。

据了解,节假日期间,饭店服务员一般每天早上8时许就开始忙碌,午餐要推迟到下午两三点,晚上11时才能下班。“餐饮服务行业确实很辛苦,特别是节假日,别人都休息,我们却是最忙的时候,但我们会尽最大可能把工作做好,因为这是服务员的本职工作,也是责任。”王海琴告诉记者。

节日我在岗用坚守书写祝福(节日我在岗同样的节日)(10)

环卫工韩怀民:“清扫7小时,守好自己的‘责任田’”

本报记者 杨建安

  “双节”期间,承德火车站的人流量增加了不少,保持环境卫生的压力也随之增加,作为站前路段的环卫工,韩怀民不敢懈怠,始终要把最干净整洁的一面留给游客和过往行人。

韩怀民是北控城市服务承德公司六队的一名环卫工,负责清扫火车站前中医院到铁路陶瓷城这一路段。每天凌晨3点多,他就要起床收拾,然后骑摩托赶到所在的服务区域。

凌晨4点,他准时上岗,拿起大扫把,利用2个小时对主干路、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进行大清扫。6点到11点,他放下大扫把,换上小扫把和撮子,在负责的段路来回巡查。

眼下已到深秋时节,工作时,韩怀民会穿着厚棉服、戴上手套清扫,半个小时候后身体暖和了再脱掉厚棉服。10月4号那天特别的冷,还一直刮风,韩怀民顶着星星出门的时候就觉得寒风刺骨,干了2个小时棉服也没能脱下来。

  4点半、5点半前后都有列车到达,乘客陆续出站,总有一些垃圾被丢在路边或者垃圾桶旁,这也是韩怀民工作强度最大的两个时间段,好在这时候除了出站乘客,行人和车辆少,他能尽快完成清扫。

  7点以后,人流量、车辆增加,韩怀民要特别留心,尤其是马路中间的垃圾,他必须趁着车辆等红灯的空隙快速清扫,既不能影响交通,又要保证自己的安全。

  10月7日8点30分许,一阵风吹过,铁路陶瓷城前一些垃圾被吹到路中间,见状,韩怀民拿上工具,躲着车辆,快速赶到马路中间清扫,此时,垃圾还在随风滚动,他不得不在车缝隙中穿梭清扫。

  记者看到,整个7小时的工作时间里,韩怀民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巡查过的路段再返回时,又有零散垃圾要清理。

  不过,韩怀民表示,干了很多年清洁工,他能切身感受到市民素质的提升,特别是随着文明城市创建,大家更多的是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减少了清洁工作的压力,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假期过去了,大部分人的生活恢复如常,可韩怀民的工作一直是这样,每天4点到岗,11点下班。

  “我今年已经58岁,还能再干2年,我会一直尽职尽责,守护好自己7小时的‘责任田’,把火车站周边最好的环境呈现给大家。”韩怀民说。

节日我在岗用坚守书写祝福(节日我在岗同样的节日)(11)

急诊科医生耿永芝:“早已习惯在忙碌中度过假日”

本报记者 闫立辉

刚刚过去的2020年国庆假期,对于很多人来说,外出游玩好不惬意,而在一些特殊岗位上,少不了默默无闻的坚守,节假里他们担负起更大的责任,在忙碌中度过自己的国庆假日。医护人员就是其中一员。10月3日上午,记者走进承德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亲眼见证了一名急诊科医生的忙碌与辛劳。

当日上午10时许,正值就诊的高峰期,一名40多岁的女士来到急诊内科的诊疗室,此时她面容憔悴,拖着疲惫的身体,在家人的搀扶下躺在了病床上,急诊科医生耿永芝询问情况的同时,拿出随身携带的听诊器做进一步的检查。

“我一直有糖尿病,最近几天在家呕吐、眩晕……”听完患者的简单介绍后,耿永芝考虑患者有既往糖尿病史,担心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连忙让其进行抽血并进行CT检查,最终找到其病因对症治疗。

这样一套急救程序对于耿永芝来说早已驾轻就熟,在急诊科工作的6年时间,每一次诊疗、抢救都是与时间赛跑,而跟往年相比,今年更加严苛,不仅要做好对患者的救治,还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说起在急诊科的工作状态,耿永芝用“忙”这一个字来概括。国庆假期,门诊处于放假的状态,以往需要到专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就得到急诊科来看病。平时每天接诊患者数量在三四十人左右已然是忙得不可开交,而在国庆假期每天接诊的患者数量都在50人以上,工作强度之大很难想象。“一年365天,急诊24小时待命,没有一刻松懈休息的,尤其假期又是车祸和肠胃问题的高发期……”作为一名急诊科的医生,耿永芝早就习惯了在忙碌中度过节假日。

脑出血、心肺复苏、心衰、脑梗……每一次与死神赛跑的过程中,救护车的鸣笛声、急救床轮子滑过地砖的声音、医生护士急促的脚步声,都在用自己的职责诠释医者仁心的内涵。

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节假日根本没时间刷朋友圈,下班之余抽空看着朋友们晒出的美食、美景,也非常羡慕,但耿永芝坦言,自己并不后悔选择医生这个职业,每当看到一个患者转危为安,自己非常欣慰。能够守护患者的生命健康,这是生命的依托,是人生最高的信任和依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