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扇主人简介(芭蕉扇中的灭火智慧)(1)

芭蕉扇主人简介(芭蕉扇中的灭火智慧)(2)

(100条“一句话作战智慧”解释12)

芭蕉扇主人简介(芭蕉扇中的灭火智慧)(3)

吴承恩绝对称得上是灭火行家。

《西游记》里关于“火”的故事笔墨甚多,其中不乏灭火作战智慧。悟空被困八卦炉,躲在巽宫得以逃生,火场环绕侦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龙王的水无法扑灭红孩儿的三昧真火,选对灭火剂正是对症下药;悟空火焰山三借芭蕉扇,更是道出了灭火中战术通风的精髓。

一借芭蕉扇,悟空借了把假扇子,“将扇子搧了一下,火光烘烘;第二扇,火气愈盛;第三扇,火头飞有千丈之高”。

所谓煽风点火,风能加剧火势发展,是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经验。可把这种经验应用到灭火救援作战当中,绝非普通寻常之事。

再看悟空三借借来真芭蕉扇,“尽气力挥了一扇,那火焰山平平息焰,寂寂除光;又搧一扇,只闻得习习潇潇,清风微动;第三扇,满天云漠漠,细雨落霏霏。”

真芭蕉扇灭火,除了“风”还有“雨”。原来,通风必须与射水冷却配合使用才有效。

不当通风能往原本缺氧的火场内补充氧气,引发轰燃、回燃甚至爆炸,是灭火作战中造成消防员伤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NIOSH)通报的17起不当通风造成消防员伤亡的案例,涉及29名消防员殉职,21名消防员受伤,其中2名重伤。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保险商实验室(UL)通过火灾动力学模拟器或全尺寸实验,得出影响火势最小风力、通风口位置、通风口大小、通风时机等重要数据,并从战术通风应用、通风与射水协调、过渡性攻击战术、门控技术和风控设备应用等方面,对灭火作战标准操作程序落实、研究成果战术应用等提出建议。

常见的通风类型包括垂直通风、水平通风、正压送风和液压通风,水平通风和正压送风在灭火作战中应用普遍。除了吴老先生教的通风配合射水冷却以外,当前要对风驱火、烟火流动路径等与“风”有关的特殊火行为展开研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知道风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被烧毁的窗户是通风口,绕火场一圈的环绕侦察,让上风向的判断更加准确,也为着火建筑后侧是否存在通风口提供证据。

保证对门的控制,在需要关闭时可以随时关闭;探索应用灭火毯、窗帘或幕布从外围遮挡进风口,目前没有见到实战案例,但实验显示确实可行,对于风速大于每秒4.4米的火场控制进风口窗户,不失为一种好思路;转角水枪从未过火的下层窗口伸入上层窗户内射水,可以使与着火房间相通的走廊的温度在约两分钟内达到安全水平。

在灭火战斗中,怎样用好“真芭蕉扇”?读懂“名著”道理,用好“名著”智慧,可以让我们在有中国特色的消防救援新路子上,行得更加自信,走得更有底气。

让消防员平安回家,一起努力吧!

作者:战训柯

芭蕉扇主人简介(芭蕉扇中的灭火智慧)(4)

来源 | 厦门思明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