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津滨海客户端】

津滨海讯(记者 艾欣 通讯员 王鹏 摄影报道)心脏瓣膜病是三大心血管疾病之一,主动脉瓣狭窄是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的瓣膜病。日前,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刘志刚团队为多位合并严重心衰的主动脉瓣极重度狭窄伴关闭不全的危重症患者成功实施TAVR手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微创手术方式,为心脏瓣膜病患者带来健康的福音。

病例1

天津患者杨大爷今年72岁,有近40年心脏瓣膜病史。最近一个月来,他感觉病情越发严重,稍微活动就胸闷、心悸、气短,基本丧失了活动能力。曾辗转天津市多家大型医院,被诊断为终末期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极重度狭窄伴关闭不全,二尖瓣中大量返流,左心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由于病情太危重,接诊的医生都建议药物保守治疗,但单靠药物已经无法控制病情发展,疾病的折磨令杨大爷痛苦不堪。

在朋友的推荐下,杨大爷来到泰心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医生确诊其为主动脉瓣二叶畸形、重度狭窄,压差超过110mmHg,左心扩大,心脏射血分数不足正常水平的1/3,随时有猝死风险。

患者年龄大,心功能差,循环崩溃风险高,冠脉风险高,合并肾功能不全……考虑外科手术风险高、创伤大、恢复慢,医疗团队决定实施TAVR手术——用微创换瓣的方式改善症状。经过改善心、肺、肾脏功能治疗等术前准备,多学科医疗团队对患者病情进行充分讨论、分析,对手术的每个步骤、细节反复研讨,对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预案,以确保手术万无一失。

心脏瓣膜病换瓣后治疗(健康驿站换瓣不开胸)(1)

术后影像

术中,在麻醉、体外循环、放射、超声等多科室的默契配合下,在人工心肺机体外循环的支持下,医疗团队通过调整输送系统至最佳位置实现精准释放人工瓣膜。经过球囊扩张后,患者跨瓣压差即刻显著下降至正常水平。为了评价手术效果,医疗团队为患者实施主动脉造影、冠脉造影及心脏超声,各项检查结果显示瓣膜植入位置良好、形态完整,血流通畅。人工瓣膜正常工作,手术圆满成功。

心脏瓣膜病换瓣后治疗(健康驿站换瓣不开胸)(2)

杨大爷胸闷、气短等症状消失,术后当天就能下床活动。经恢复后顺利出院。

病例2

另外一名接受TAVR手术的赵大爷70岁,因急性心梗入院,经检查赵大爷冠脉血管多处严重狭窄合并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心功能极差。紧急接受了一枚支架植入,解决心肌梗死的相关血管,暂时解除了生命危险。住院治疗期间,赵大爷又出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心脏骤停等危急情况。经过团队会诊计划为赵大爷解决其他冠脉血管问题,并同时解决主动脉瓣重度狭窄问题。

刘志刚率队为其成功实施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TAVR一站式手术。一次手术成功为患者解决了右冠狭窄和主动脉瓣狭窄两个问题。术后赵大爷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心脏瓣膜病换瓣后治疗(健康驿站换瓣不开胸)(3)

TAVR医疗团队

TAVR手术为危重症主动脉瓣膜病患者特别是无法接受外科换瓣手术或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提供了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的新选择。这一手术的成熟开展说明泰心医疗团队有能力为病情复杂的危重症主动脉瓣膜病患者,提供安全、完善的多学科团队诊疗方案,彰显了医疗团队处理心血管急危重症疾病的综合能力。

科普知识

主动脉瓣是血液离开心脏的第一扇大门,心脏(左心室)收缩将血液经过主动脉瓣射入主动脉,维持机体正常血压并为全身供血。主动脉瓣发生狭窄时,心脏血液流动受阻,心脏向身体各器官供血不足,会使患者心脑及全身各器官出现缺血症状。研究表明,出现症状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若不治疗,一半以上将在2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仅为20%。

传统的开胸换瓣手术会将患者的胸腔打开,心脏停跳,手术风险较高;如今,TAVR这一微创手术方式已经成为老年主动脉瓣膜狭窄的一线治疗方案。TAVR手术无需开胸,从患者腿部切开2-4cm的切口,延血管利用导管将人工瓣膜送到狭窄部位,并替代原有病变脉瓣,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风险低等优势。

本文来自【津滨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