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记录仪较大品牌超过30家,代工厂超过1000家,各种方案供应商超过100家,但是,核心主控芯片供应商仅10余家,市场蓬勃发展中能获得更高收入占比。

国外智能汽车记录仪发展历史(汽车行车记录仪的智能化应用)(1)

行车记录仪全国分区域关注度情况

行车记录仪主要包括主控芯片、图片传感器、镜头、显示屏等部分。所谓双录芯片是指,一颗芯片支持两个镜头,又把两个镜头采集的图像合成到一个屏幕上。全志专注于双镜头和多镜头,可以和导航仪兼容也可以安装安卓索统。联咏也推出了应用96655双录芯片的行车记录仪。相比于全志双录芯片的最大优势在于NT96655是内置ISP,而全志的芯片F20或者A10都没有内置ISP。有内置ISP的一大好处在于可以使用市面上更多种类的摄像头。例如,96650一直使用AR0330这颗目前在高端1080p市场占据主流的摄像头芯片。但是联泳基于MIPS架构的芯片相比全志ARM基础功能的延展性较弱,强调智能硬件车联网时代,行车记录仪的CPU功能化要求更加突出。

行车记录仪搜索人群属性

从产品的功能性可以看出,MTK在竞争中已经处于劣势。某品牌同一型号的产品,采用MTK芯片的宽动态版售价低于采用全志F20的双镜头版,同时GPS轨迹接口和外拉摄像头等额外功能都不支持。最后回归产业周期看,芯片行业竟争将由"阵地战"转向"游击战"。

国外智能汽车记录仪发展历史(汽车行车记录仪的智能化应用)(2)

上游零部件供应商行业竞争是"阵地战",芯片设计领域形成高通、MTK等寡头垄断;而新智能硬件周期由于长尾市场,并且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具备产品脉冲式成长性产业趋势,因此行业竞争转向差异化细分市场的"游击战",本土芯片设计厂商市场需求快速反应及快速服务能力。譬如,国内某大型家电厂商每年采用国外巨头T厂商芯片达到千万级,T厂商派驻10余名售后人员驻厂,而出现问题需要和国外研发总部深入沟通,而国内厂商副总及工程师长期驻厂,快速提取需求及服务,市场份额逐步提升。而公司切入细分市场成为行业龙头后,毛利率稳定,并通过不断迭代提升毛利率,提升护城河,在新智能硬件细分市场,国内厂商话语权急速提升。

芯片设计公司的快速反应能力及快速服务能力是最为关键的,在这场市场的"游击战"中,国内芯片厂商更有优势,未来三年是中国芯片产业加速崛起的三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