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破浣溪沙》:是李清照在什么时候写的,词中描写了怎样的场景

溪亭畅游,嗅青梅,春困,少女时期的李清照有着怎样的情结呢?

在以上几篇文章中,我从多个方面对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进行了解读,在文章中也对词人的生平有过简介。在有宋一代诸多的词人中,李清照以其女性的身份和视角,写出的词作更加细腻委婉

在一些描写女性的词作中,男性词人往往站在“拟作闺音”的角度去描写女性的生活,只注重于对女性容貌的描写,缺少了对女性内心世界和情感的描写。

而李清照作为女性,这一点是其他词人无可比拟的,单在这一点上来说,他所创作的歌词就明显多了对女性内心世界和情感的描写,尤其是在一些描写自身生活场景和抒发自身情感的词作里,这种现象尤为明显。

减字木兰花李清照表达的思想感情(李清照减字木兰花)(1)

李清照绘像

今天我们再来看一首李清照的词作《减字木兰花》,这是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写的一首词,词作描写的是“买花”和“戴花”的生活场景,从中能够看出词人的情思和对情感世界细腻的描写。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徒要教郎比并看。

减字木兰花李清照表达的思想感情(李清照减字木兰花)(2)

李清照词中大胆描写爱情,如南宋词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二就写到:“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

王灼对李清照词作描写爱情的评价是“肆意落笔”,但是他又无不肯定地指出李清照的这一类词作具有“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的特点,这也是相当中肯的评价

减字木兰花李清照表达的思想感情(李清照减字木兰花)(3)

词作描写了新婚生活的一个侧面,是李清照在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嫁给赵明诚时所作,关于他们的结婚时间,在李清照后来的著作《金石录后序》中写得很清楚: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时作吏部侍郎。侯(赵明诚)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

当时赵明诚还是一名太学生,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但是新婚燕尔,夫妻二人的感情是非常融洽的,过着夫唱妇随、举案齐眉的生活。

减字木兰花李清照表达的思想感情(李清照减字木兰花)(4)

因为赵明诚在太学读书,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两天是放假时间,可以回家探亲。他们新婚的居所就在北宋都城汴梁大相国寺附近,每次短暂的团聚格外显得珍贵,新婚生活也是充满了乐趣,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

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

减字木兰花李清照表达的思想感情(李清照减字木兰花)(5)

这首词的上片就是从李清照买花开始写起的。宋朝都市常有卖花的人,他们将鲜花装在篮子里,然后挑在担子上,在繁华的汴梁城走街串巷,沿街叫卖。卖花的担子,挑在卖花人的肩上,卖花的人走在那里,这一肩的春色就到了那里,他们在卖花的同时,也将春色送进了千家万户。

为什么汴梁城里有卖花的呢?原来宋代是非常流行插花的,尤其像汴梁这样的大都市,插花是一种时尚,是一种非常流行的事物,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来宋代士人的生活品味

减字木兰花李清照表达的思想感情(李清照减字木兰花)(6)

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宋代的插花艺术意境突破了追求怡情娱乐,还特别注重插花的构思,插花的内涵重于形式,他们在插画时多选用松、柏、竹、梅、兰、桂、山茶、水仙等上品花木,有时候也是时令花卉。

如南宋李嵩的《花篮图》,花篮造型制作精致美观,有优美的花纹、萱草、石榴、牡丹、蜀葵等半开或盛开,色彩艳丽,错落有致,姿态飘逸,生机勃勃。

减字木兰花李清照表达的思想感情(李清照减字木兰花)(7)

李嵩《花蓝图》

宋代词人蒋捷在《昭君怨》一词中就写到了插花,尤其在描写卖花人和买花人的形象时,蒋捷写道:

担子挑春虽小,白白红红都好。卖过巷东家,巷西家。

帘外一声声叫,窗里鸦鬟入报。问道买梅花,买杏花。

可以说蒋捷的这首词非常形象地描绘出了卖花与买花的场景,尤其是能看到当时所卖的是什么时令花卉。

那么再来看,李清照的这首词描写的买花场景是什么样的呢?词作上片描写的就是买花的前后过程:在听到街上有叫卖鲜花的声音后,小丫环赶紧告诉了家中的女主人,这位女主人就是词人李清照,她随即作了吩咐,小丫环经过一番精细的挑选后,买下一束最满意的鲜花。

减字木兰花李清照表达的思想感情(李清照减字木兰花)(8)

整个上片便是截取了买花过程中最后一个画面,所写的便是词人手捧鲜花,满怀深情地欣赏着这一束春色。“春欲放”三字,既是对鲜花的描写,也是对春色、春光、春意、春天的描写,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鲜花的喜爱之情。

为什么不用花字而用春字,因为花字所表达的境界太小,只局限于词人手中的这一束鲜花,而春字的含义就不一样了,在词作中的意境明显大了很多,成为了春天美好事物的泛称。这同蒋捷《昭君怨》中“担子挑春”的“春”字一样,都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接下来的“泪染轻句,犹带彤霞晓露痕”二句,是词人对手中鲜花的描写。在词人看来,这春日里花儿本来应该是枝头绽放才对,可偏偏在盛开之际被卖花人采摘下来,花儿似乎在为自己命运的不幸而哭泣,直到此时还泪痕点点,一幅愁容满面的样子。

减字木兰花李清照表达的思想感情(李清照减字木兰花)(9)

词人描写花卉的时候,用到的这个“泪”字,把花拟人化了,“泪”指的是花瓣上的露珠,花瓣因为露珠的原因更加显得新鲜,在词人眼中也更加楚楚动人,这也从一个侧面说出了花儿的新鲜。

这是卖花人乘着早上晨曦的露珠采摘下来的,一来可以让花瓣显得更娇嫩,二来有了露珠的滋润,花瓣可以保持更长时间的鲜嫩。

这两句处处透露着词人对鲜花的喜爱,前一句摹写了花上的露珠,虚笔带过,后一句是词人的想象,属于实写。这样的融情入景、以景拟人的写法,让整个上片充满了生活的味道。

减字木兰花李清照表达的思想感情(李清照减字木兰花)(10)

下一句“犹带彤霞晓露痕”,是词人在欣赏之后,对鲜花形色的摹写:鲜艳娇嫩的花瓣像披着彤红的朝霞,带着晶莹的露珠。这一句不仅显出了花的颜色和花的新鲜娇嫩,而且点明时间是在清晨。

下片描写的是戴花。“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可是词人并没有描写戴花的经过。如果让男性词人来写这个过程的话,一定会堆砌、雕琢词语来描写词中人是如何如何戴花的,戴上花之后会是怎样的容貌。

可是李清照没有这样写,她将戴花的过程完全没有展示出来,而是从一位新婚女子的心理出发,说出自己在戴上这鲜花之后会不会更美丽动人,这是词人将描写的侧重点放在心理的刻画上。

减字木兰花李清照表达的思想感情(李清照减字木兰花)(11)

词人不禁在心里暗自琢磨起来,如果丈夫赵明诚今天回来,一看到自己戴上了鲜花的样子,他会怎么看呢?他认为鲜花和自己相比较的话,谁更娇艳呢?

这一句将新婚女子的心理完美地刻画了出来,亦或说讲一个女子的内心世界刻画了出来,词人甚至担心丈夫看到后,会认为自己没有鲜花娇艳。

看似是词人在揣度丈夫的反应,实际上还是词人自己的心理描写,李清照极尽婉曲地将自己的心理微妙的变化写了出来,这样的描写细腻而又轻灵。

同上片相比,前面是以花拟人,这里是以人比花,角度虽不同,但所描写的焦点都是自己。

减字木兰花李清照表达的思想感情(李清照减字木兰花)(12)

接着是“云鬓斜,徒要教郎比并看”二句,是词人从心理的微妙变化写到了实际的行动上来,这正是李清照在爱情中最真实的样子,也是他最真实的想法,她觉得与其自己这样暗自揣度,还不如直接将这鲜花插戴在自己的云鬓上,好让丈夫回来后看到:人美还是花美?

自己“云鬓花颜金步摇”的形象会不会让丈夫有是眼前一亮的感觉呢?一位新婚女子的闺情、心理无不在此处展现的淋漓尽致。

此处更能看出来,李清照在生活中是非常有情趣的,她懂得如何让婚姻和爱情保持长久的新鲜感,或许这一个小小的插花举动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在两人的爱情之间增添一份浓浓的亲切与甜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