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中国人民大学旧书店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看电视,看别人怎么活,也思考自己该怎么活,我的评价是,很亲切,演得太好了!其中的故事可能就是我们父辈或者祖辈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母亲、父母不也是这样吗?第一次听到旁白的时候就觉得配音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平缓的语气中暗藏了一份抓住观众耳朵的力量。让我惊讶的是《人世间》的旁白居然是由陈道明完成的,细品该剧有几点让我印象深刻:

一、“好人”文化有副作用吗?该片宣扬“做好人”很直接,周志刚在贵州看女儿,心里对女儿为一个诗人私奔是难以释怀的,但路上发现一个“好人”,并后来发现是其女婿,于是便释怀了。比较不符常理的是,剧中几乎没有坏人,顶多是素质不高。唯一可以冠上“坏人”头衔的是周楠的生父,但父子情深的表现也让人没有完全恨起来。周秉昆无疑是“好人”中的代表,他崇尚的是大公无私地“好人”文化,这可能比较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接受了市场经济制度的中国也得考虑亚当斯密对人性的假设,即人是自利的,“为人”但不一定要“舍己”,最具有智慧也具有可持续的是“双赢”。周秉昆对周楠的父爱是缺失的,他少有的关于“做好人”的言传身教,可能间接导致了儿子的死亡。就在他的爱情春天要来的时候,他遭遇了枪击,陌生的同学受到死亡威胁,他冲上了上去,方式是“档枪”,前两次枪竟然卡壳了,第三次中弹了。“挡枪”真的是最好的方式么?可敬可叹,但令人可惜。相比之下,周秉义则聪明多了,他的一个故事完美展示了“双赢”思维。他刚调到一家有困难的兵工厂任书记,便遭遇了一个重疾员工要拉响炸药自杀的事件。他选择了奋不顾身,坐到对方面前说要“陪死”,企图倒逼对方放下自杀的念头。对方拉响炸药后,眼看威胁不成,最后扑向他滚出去,化解了危机。

二、教育至今是打破阶级固化的最有效办法。以周秉昆为代表的“六小君子”一生都在奋斗(挣扎),但除了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其余人无一例外在贫困线上。重大疾病往往成为压倒普通百姓的最后一根稻草。肖国庆在得知自己得重病后选择卧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之所以选择卧轨,还有一层令人心酸的原因:铁路局一般会承担丧葬费。周秉义、周蓉、周玥因为受过高等教育,在婚姻、工作等方面则要理想得多。未受过高等教育也影响了处理生活冲突的思维,比如周秉昆在争夺周楠的抚养权时选择了恐吓手段,而非法律手段,结果因为导致对方重伤而遭受牢狱之灾。这无疑是对“恢复高考”的一大点赞。

三、看起来完美的人生,其实到处也有不尽人意之处,活着本身就是幸运。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电视剧人物,他们的生活也有诸多无奈。蔡晓光苦等十几年,才和心中的女神周蓉结婚,但很快周蓉又因为女儿远走他乡,在老婆陪女儿在法国读书的十几年中,一人“守而不忠”的在国内生活。周蓉顶着最年轻副教授的头衔,回国后却发现很难再回到大学任教,不得已接受了在一个民办学校当数学老师的工作。周玥回国后,也发现了找工作不容易,最后走了“工作好,不如嫁得好”的路线。周楠无疑是最可惜的一位,在美国英年早逝,那时他刚拿到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人生的美好画卷还没展开便收场了。不得不感叹,光活着本身,就已经有小幸运了。如果生死都能看淡,那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呢。

四、幸福的人生,不仅需要奋斗,更需要智慧。蔡晓光无疑是电视剧中情商最高的一位,他的人生智慧对于周蓉等作出正确的选择帮助很大,同时也通过自己的人际关系帮助到很多人,是一位真正的“智者”。他与关玲的关系处理也很有智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走了“双赢”的思维。周蓉回国后,也很坦然接受了他的“4个女人”经历,将之理解为一种补偿,周秉昆在旧城改造中获益很多,但其实是很糊涂的。他成为第一个搬迁的,纯粹是为了响应哥哥的工作,等大家都反应过来后才意识到哥哥这次的确帮了大忙。显然,他更不会意识到,一个房地产的超级大牛市已经来了。而春燕在考虑退休保障时,也软硬皆施逼着周秉昆帮忙买房,这个考虑无疑比周秉昆更有眼光。

五、性格和习惯也决定命运。“一根筋”的性格,导致周秉昆在处理冲突时缺乏变通,意气用事,又好面子不肯听取亲人们的意见,导致了平白锒铛入狱。周秉义酒量好,在兵团以及到俄罗斯谈项目时都有展现,这在工作上可能是加分项,但可能是其得胃癌的最大诱因。周玥性格过于激进,在一定程度上遗传了母亲周蓉,二人的婚姻皆不走寻常路,周蓉的出走让父母很不开心,周玥的出走也让父母都不开心,激进的性格总体都给身边人带来了困扰。甚至进一步想,如果没有周秉昆对周玥的一记耳光,如果周玥没有滞留法国十几年,周楠的悲剧或许能够避免。一切喧嚣,终归平静,生活崇尚“中庸”之道,激进的性格总是不大好的。现在的生活习惯,总有一天会得到反馈。健康的秘诀总是看起来很普通,比如少烟少酒,早睡早起,等等。贵在坚持。看这部电视剧能给人一定的警醒。

闲言碎语如上。2022年祝朋友们新的一年能在人世间收获更多的快乐。

梁晓声哪部作品适合60岁的人读 梁晓声茅奖作品改编剧人世间(1)

梁晓声哪部作品适合60岁的人读 梁晓声茅奖作品改编剧人世间(2)

梁晓声哪部作品适合60岁的人读 梁晓声茅奖作品改编剧人世间(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