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籍为什么是横着印刷(佣书非为贫印刷术之前)(1)

李商隐

佣书是指中国古代受人雇佣以抄书为业。魏晋、南北朝时称经生,唐代称"钞书人"。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全靠人工抄书。

在过去,得书不易。读书要靠自己抄写。东汉初期,经师开馆比较普遍,对书的需求量也扩大了。逐渐出现以抄书为业的人。

佣书是图书发行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对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后汉书·班超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记录的就是班超佣书的故事。

《三国志·阚泽传》:“居贫无资,常为人佣书,以供纸笔。”即指受官府或豪富人家的雇佣而抄书。有的还在市肆上一边抄书一边出售。

东汉名士王溥,“家贫不得仕,乃挟竹筒插笔于洛阳市肆佣书”。佣书人在长期的缮字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例如阚泽,“所写即毕,诵读亦遍”,后官至孙吴政权的中书令、太子太傅。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王僧孺和官至中书令的朱异,都是佣书出身。所以有“笔耕为养,佣书成学”一说。

更多的佣书人终生抄书默默无闻,但也为古代书籍的流传作出了贡献。

晚唐诗人李商隐是河南人,他的父亲在浙江附近做过小官。他9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父亲死在了浙江,李商隐是家中的长子,就要担负起家庭的责任。

李商隐曾写过一篇《祭裴氏姊文》,是他的姐姐死去以后,他回想他们小时候艰难困苦的生活。他在文中说,一个9岁的孩子,正是应该跟随师傅读书的年龄。李商隐说,我刚到入学的年龄,就遭遇到家里最大的灾难。

当年,一个9岁的孩子,就要亲自把父亲的灵柩运回河南老家去。李商隐说,他们那个时候孤苦伶仃,父亲去世的时候,他们已经离开河南老家很久了。

在河南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居住,四海之内没有可以去的地方,所有亲戚里面也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

李商隐就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生活中成长起来的。

在古时候,父母去世要守丧三年,基本上不能出来工作。李商隐在文中提到,等到脱了丧服,守孝期三年满了的时候,马上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谋生。

父亲做官时家里也许还有一点积蓄,可是沿途运送灵柩回来,守孝三年,也用得差不多了,所以他说,脱去丧服,“旨甘是急”,“旨甘”是好吃的东西,是他自己要找好吃的食物吗?不是,这里“旨甘”指的是奉养。

因为李商隐是家中的长子,他的父亲已经死去了,他要奉养母亲。这是一件非常紧迫的事。

一个9岁的孩子,守孝三年之后,不过12岁左右,他能做什么工作呢?

李商隐被人家雇去做抄写的工作。因为在唐朝,印刷的版本还不流行,到了宋代,刻版才流行起来。

除了给人家抄写还做什么工作呢?给人家舂米。李商隐“佣书贩舂”以奉养母亲,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这就是李商隐“佣书贩舂”的故事。也许是这段抄书为业的经历,奠定了李商隐在文学上的成就。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虽然是两人合称“小李杜”,但是在历史上,二者的关系,并不像李白、杜甫那样被传为佳话。

另外,在《宣城赠萧兵曹》中,杜牧写到“赊酒不辞病,佣书非为贫”。或许是对佣书者来说,只是一种寄托,不仅仅是为了生计。

到了中晚唐,“佣书”业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完全被印刷业所取代了。

但是,由“佣书”所催生的图书的商品化生产和市场流通,却正方兴未艾。印刷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更大规模的图书生产和流通,一个光辉灿烂的出版新时代到来了。

感谢阅读,希望以上对你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