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读后感第一章(名著速读国外篇----第二十五章静静的顿河)(1)

第1页 作者介绍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1905年5月24日生于维申斯克省的顿斯科伊军屯的克鲁日林村(今罗斯托夫州维申斯克区)的农民家庭,母亲出嫁前一直给地主家当女仆;父亲是个哥萨克下级军官;继父是平民知识分子“外乡人”。

1914年肖洛霍夫先是被送往莫斯科,后来又回到哥萨克村里上学。十三岁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对乌克兰的入侵中断了他的学业。年轻的肖洛霍夫为红军做过各种工作,其中一项是在顿河地区征集军粮,大部分哥萨克人却竭力抵制布尔什维克的“横征暴敛”。肖洛霍夫还去莫斯科加入了“青年近卫军”,成为年轻的无产阶级作家组织的一员。

1932年肖洛霍夫成为一名正式的苏共党员。肖洛霍夫曾两次在斯大林的亲自过问下,于30年代救助过遭受饥荒和政治清洗的顿河人民。1938年10月罗斯托夫州安全部门罗织肖洛霍夫组织哥萨克暴动的罪名,要将他逮捕,置之死地。肖洛霍夫得到消息后,逃到莫斯科,求见斯大林才幸免罹难。

在30年代,肖洛霍夫的国际声誉逐渐上升,他在文学界为党所做的政治工作使他得以崛起。斯大林死后,肖洛霍夫逐渐成为苏联文学界的元老,他接受过各种奖励。他为战后文学史上日丹诺夫的高压政策辩护,并对在国外发表作品的苏联作家进行攻击,结果招致了许多苏联严肃作家的憎恶。他还成为反美宣传的代言人。然而,他在群众中的威望仍然很高,他的描写顿河哥萨克人的小说也一直被列为学校的教科书。

1965年,肖洛霍夫因其“在描写俄国人民生活各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力量和正直品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获其他多种荣誉。

1984年肖洛霍夫在他的出生地克鲁齐林诺村去世。

第2页 名家点评

1、法国著名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苏联作家新的优秀作品,例如肖洛霍夫的作品,是同上一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传统相联系的,这个传统体现了俄国艺术的实质,而以肖洛霍夫为代表的苏维埃文学使这个伟大传统的特点为之一新。

2、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我非常喜欢俄国文学。当代作家中,我喜欢肖洛霍夫。”

3、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说,肖洛霍夫的书“一旦读起来,就会爱不释手”。

4、鲁迅也盛赞肖洛霍夫的作品:“风物既殊,人情复异,写法又明朗简洁,绝无旧文人描头画角、婉转抑扬的恶习,华斯珂普所说的,充满着原动力的新文学的大概,已灼然可以窥见。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第一章(名著速读国外篇----第二十五章静静的顿河)(2)

第3页 写作背景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史诗性小说。所谓史诗,是指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具有结构复杂、画面广阔、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等特征的优秀长篇叙事作品。

这部作品所涵盖的时间从1912年延续到1922年,历经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国内战争等重大历史时期,所触及的空间从平静的顿河农庄到硝烟弥漫的战场,从混肖洛霍夫作品乱的白军司令部,到小村子里的革命委员会,从列强伺机侵入的边疆到中心地带的城市。

而这种广阔的时空性质又不同于其他的史诗性作品。 肖洛霍夫本人隐退在叙事之后,隐退在主人公之中,这样一来,作者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命运、共呼吸,就象实际生活中一样,每个人都置身历史之中,而又未必理解历史的走向、原因与意义。关于这个时代的著名伟人列宁,全书也只有两处一笔带过。简而言之,《静静的顿河》之所以是现实主义杰作,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史诗性与独特个人视角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第4页 主要内容

《静静的顿河》讲述:在顿河边上的鞑靼村,有三百户人家,绝大多数都是哥萨克人。麦列霍夫家住在村头靠顿河北岸,小儿子葛利高里爱上了邻居斯杰潘的妻子阿克西妮亚。在斯杰潘军训期间,葛利高里不顾父亲的恐吓和乡亲们的议论和她公开同居了。斯杰潘回家后得知此事毒打了妻子,又与葛利高里恶斗一场,仍阻止不了这对情人的暗中来往。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第一章(名著速读国外篇----第二十五章静静的顿河)(3)

潘苔莱·麦列霍夫为了拴住儿子的心,安排葛利高里娶了同村的姑娘娜塔莉雅。婚后,葛利高里带着阿克西妮亚私奔到邻村地主家当雇工。阿克西妮亚很快怀孕了,生了一个女儿。这时,痛苦和凌辱使娜塔莉雅自杀未遂,经潘苔莱再三请求,她才回到婆家。

一战爆发后,葛利高里同哥哥彼得罗应征入伍,因表现神勇,成了村中第一个获十字勋章的英雄。第一次回家休假,发现阿克西妮亚与地主家当军官的少爷尤金勾搭成奸,女儿又得病死了,盛怒之下他痛打了一顿阿克西妮亚。然后他回到家中,于妻子言归于好,不久娜塔莉雅为他生了一男一女双胞胎。

战争仍在继续,斯杰潘屡次加害他未遂,在一次战斗中葛利高里救了斯杰潘一命。时局动荡,士兵普遍厌战。不久,克伦斯基临时政府取代了沙皇。接着,十月革命胜利,建立苏维埃政权,葛利高里和彼得罗受布尔什维克影响,都成为红军的军官。彼得罗心狠手辣,滥杀无辜,看到彼得罗下令处死全部俘虏时,他的眼睛充满了泪水。

葛利高里厌倦了战争,返回了鞑靼村回家度假,他逐渐对娜塔莉雅冷淡下来,而对阿克西妮亚仍念念不忘。返回部队前,他在顿河边上遇见了阿克西妮亚,两人相视许久,又燃起了爱情的火花。这时村苏维埃政权建立,大批红军被派了过来,击退了叛军,上级又向富户摊军粮,村里传遍了要把哥萨克全部消灭掉的消息。

沿岸各村庄的哥萨克们都暴动起来了。彼得罗成为叛军首领,在击溃红军进攻的同时,米伦、彼得罗被枪毙,潘苔莱、葛利高里被列入逮捕者名单。葛利高里怀着盲目的仇恨,决定一定要把红军从哥萨克地上驱逐出去。

在彼得罗被杀后,葛利高里变得凶狠残暴,他把抓到的30个俘虏全部杀掉,为彼得罗报仇。在叛军里,他由团长升为师长,但他却对滥杀无辜深感内疚。此后,他带着负罪心情,释放了被关押的200多名红军家属,营救被俘的红军朋友。他想带着阿克西妮亚随白军逃到海外,但未成功。他又带着赎罪感参加红军布琼尼骑兵师,任连长。在与白军作战的过程中他表现英勇,由此受到了嘉奖,不久,他复员回到了鞑靼村。

这时,葛利高里的家完全变了样,父母、妻子都已死了,他惧怕肃反委员会清算旧账,再度出走,被迫加入了从红军中叛变出来的弗明的队伍。1922年春,弗明想组织起哥萨克人反对共产党,但叛乱很快被镇压了。他再次带领阿克西妮亚潜逃时,阿克西妮亚在途中中弹身亡,他就像狼一样在森林里流浪。最后,他回到村里,孤独地站在自家的门口,抱住了儿子,他不愿再失去这世上惟一的亲人。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第一章(名著速读国外篇----第二十五章静静的顿河)(4)

第5页 名言佳句

1、妇人使她产生了一种不健康的好奇心,当她还是一个幼稚、羞涩的少女时,就像荒林中的毒莓一样,自生自长起来。

2、她那总像是丢失了什么东西,和在寻找什么东西的目光,在无聊地看着博亚雷什金,伤痕斑斑的紫色脑袋。

3、谢尔盖普拉托诺维奇很喜欢看书,对什么都要用自己像茧丝似的顽强的头脑去研究一番

4、河水在船尾哗啦哗啦地响着,像在哭泣一样。小船翘着头,轻盈地掠过急流,向对岸驶去。鱼竿在颤动。跳跃。

5、天空笼罩着一片橙黄色的薄雾、风在顿河上飞舞,吹起层层的波浪,小船儿穿浪前进,也像在跳舞,从河水深处翻腾上来、冒着白沫的、冰冷的水珠溅在伊丽莎白的苍白的脸上,流下来,挂在睫毛上和技散到头巾外边来的一缕一缕的头发上。

(未完待续)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第一章(名著速读国外篇----第二十五章静静的顿河)(5)

(文中图片、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提供者)原创不易,敬请关注,欢迎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