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之际,小到乡村街角,大到各大媒体平台,都在为此次诞辰准备献礼。

阿鱼还未从河南卫视端午晚会的

洛神水赋《祈》中惊艳抽身,

山河永念家国不忘(山河虽无恙吾辈当自强)(1)

转身又掉进了为献礼建党百年而准备的

水下舞蹈作品《红》的美丽漩涡。

山河永念家国不忘(山河虽无恙吾辈当自强)(2)

正当阿鱼还沉浸在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中,耳边突然响起熟悉的歌声,“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我何其幸 生于你怀……”

李玉刚的《万疆》,以看似沉稳,实则饱含深情和敬畏的歌声,将华夏大地饱经岁月变迁、悲喜沧桑却仍霞光万丈的磅礴气势表达得淋漓尽致,迸发出满满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一首《万疆》,一词一句,字字珠玑,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李玉刚#

一曲万疆,道尽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郎朗旋律,点亮了历史长河中那一颗颗璀璨明珠……

Vol.1

红日升在东方 其大道满霞光

歌曲开篇,一句“红日红日升在东方 其大道满霞光”,仿佛让我们看到了祖国上空冉冉升起的希望之光,这“霞光”,皆为先辈们的热血,是他们用血肉之躯,为我们铸就了一条霞光大道。

1983年,国际空间站设想之初,中国还被美国拒之门外,谁能想到10年后的中国,另辟蹊径,建立了自己的空间站。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 ,以约6.5小时的对接时长,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10年间,仿若隔世。

那则沉寂已久的问答,早已昭示了一切,如今看来热泪盈眶。

2009年,有网友提问

:“国际空间站何时轮到中国人上去?马来西亚人、泰国人、甚至日本人,韩国人都上去过了,该到中国人了吧!”

一网友答:

“中国人要上就上自己的国际空间站,上别人的不好玩。”

山河永念家国不忘(山河虽无恙吾辈当自强)(3)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当年的“闭门羹”,如今已化成最强有力的“利剑”,直击美国的“心脏”。

我们要感谢无数航天工作者的热血,才能将当年的“寒冰”焐热、消融;才能使中国的航天技术,逐步走向强大。

中国的航天技术能够走到这一步,实属不易,但同时也向全世界宣告:

只要中国人想做,就一定能成。

当阿鱼看到满屏中文的航天操作界面时,满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神舟#

山河永念家国不忘(山河虽无恙吾辈当自强)(4)

国外已经有很多宇航员为了能在2022年登上我国的空间站,正在马不停蹄地学习中文。

在这里,必须提醒一下各位外国同志,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文可不像英文那么好学的,加油吧!

当然,咱们的中国也并非美国那般心胸狭隘,中国空间站随时欢迎符合标准的有志之士!

山河永念家国不忘(山河虽无恙吾辈当自强)(5)

正因为10年前美国对我们的“爱搭不理”,才有了10年后举世瞩目的中国空间站!

山河虽已无恙,吾辈更当自强。

Vol.2

难同当 福共享 挺立起了脊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中华之崛起,更是吾辈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以不屈不挠的意志与气节,才铸就了当今无敌敢犯的华夏大国。

“呼叫81192,我部奉命接替你机执行巡航任务,请返航!”

“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重复,你们继续前进!”

2001年4月1日,于中国海南岛东南70海里的中美撞机事件,“海空卫士”王伟——以一人身躯,守护中国领空,将热血抛洒万里海疆,捍卫了我国空中领土主权的尊严。

山河永念家国不忘(山河虽无恙吾辈当自强)(6)

“我的人生,第一是飞行,第二是我们之间的爱情。它们对我来讲,就像飞机的两翼缺一不可。琴琴,我一定要飞出来,否则绝不回来见你!”

王伟一生的最爱,妻子和飞行,缺一不可。

虽然他已为国捐躯,但他的“人生两翼”,仍在律动,也是他生命的延续。

正如他的妻子所说,“我们总会再相见的,在此之前,我要替他好好深爱伟大的祖国!”

是的,我们会替他好好深爱着这伟大的祖国!

#新世纪以来飞过天安门的空中梯队#

山河永念家国不忘(山河虽无恙吾辈当自强)(7)

超燃《海军官方宣传片》

古往今来,只要是关系到国家安全与发展、为国有利的事情,总有先辈奋不顾身、舍生忘死、一往直前。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两弹元勋钱学森。

前段时间,#钱学森曾遭美方拘禁失去语言能力#的话题被顶上热搜。

山河永念家国不忘(山河虽无恙吾辈当自强)(8)

钱学森

其夫人蒋英口述,他们夫妇二人在1950年的归国途中,丈夫钱学森被美方以莫须有的罪名非法拘禁,并遭受非人折磨。

被释放时,他的体重在13天内下降了13磅,一度丧失语言能力。

山河永念家国不忘(山河虽无恙吾辈当自强)(9)

钱学森夫人蒋英

无论是70年前钱老的漫漫归国路、20年前王伟的血洒海疆的空中守卫战,还是那些为国牺牲的无数先烈,

甚至是如今正在求索大道上踽踽前行的中华儿女们,是他们,用生命赞歌,共同谱写了一幅“难同当 福共享 挺立起了脊梁”的中华崛起之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先烈的求索之路,任重道远,他们却从未因外界的阻力而停止脚步,甚至荆棘丛中过,初心志不渝。

Vol.3

吾国万疆 以仁爱 千年不灭的信仰

一向以文明古国著称的中国,除了强大之外,最不缺的便是气度,也从未在崛起的路上丢失风度。

词中“吾国万疆 以仁爱 千年不变的信仰”,何为信仰?

回想1990年的科威特撤侨行动,当年阿富汗军队突袭科威特,而当时处于科威特的中国公民就有4885人,其中部分是工程技术人员、医务人员,还有约150名台湾、香港同胞以及新加坡华人和埃及华侨。

我国迅速组织撤侨行动,不惜任何代价,平安接回4885名中国公民。

而21年后的利比亚撤侨行动,中国首次动用军事力量,撤回的中国公民人数更是高达35860人!

“2011年的利比亚撤侨行动,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最大规模的撤侨行动之一。”

无论你身处世界哪个角落,背后总有一个强大的后盾,那就是——祖国!

国民有难,祖国接你回家!这就是信仰!

山河永念家国不忘(山河虽无恙吾辈当自强)(10)

过去有雷厉风行的撤侨行动,而今新冠疫情肆虐,在全世界疫苗紧缺的形势下,为了确保我国远在阿曼国度2000同胞打上疫苗,直接向阿曼捐赠100000支疫苗,

条件只有一个:必须中国人先打!

山河永念家国不忘(山河虽无恙吾辈当自强)(11)

中国用一次又一次的行动告诉我们,祖国从未抛弃过你!

何为信仰?这就是信仰!

山河永念家国不忘(山河虽无恙吾辈当自强)(12)

何为仁爱?

在撤侨行动中,中国帮助12个国家撤出了2100名外籍公民,这就是仁爱!

在全球新冠疫情肆虐,中国尚且自顾不暇的情况下,仍向国外多次捐赠口罩、防护服、测试剂盒、呼吸机等抗疫物资,这就是仁爱!

中国的仁爱,更是博爱,普及世界,肩负国际责任,不失大国风范。

全球战“疫”中,中国向世界诠释了什么叫“中国援助”,什么叫“中国担当”,更诠释了什么叫“大国风范”!

有一种风范,叫中国风范!有一种仁爱,叫中国援助!有一种信仰,叫祖国!

祖国即信仰,信仰即祖国!

山河永念家国不忘(山河虽无恙吾辈当自强)(13)

Vol.4

唯华夏 崭锋芒 道路在盛放

2021年的中国,是悲喜交加的一年。

悲的是:

一日之间,我们痛失两位院士,

山河永念家国不忘(山河虽无恙吾辈当自强)(14)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是他们用双手撑起起了中国和人民的脊梁,

为我们带来真正的“医”食无忧。

可喜的是,袁老未完成的“禾下乘凉梦”,已由其子袁定阳接棒,继续“袁梦计划”。#袁隆平#

相信终有一天,我们能看到袁老梦中的场景:“水稻长得高粱那么高,穗子比扫帚还长,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

山河永念家国不忘(山河虽无恙吾辈当自强)(15)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在中华崛起的道路上,虽然荆棘丛生,但迎接我们的,将会是星辰大海!

今日,借用一段话: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

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

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

祝祖国山河永固、国泰民安!

同时,希望我们的祖孙后辈有幸生逢盛世,要牢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山河虽已无恙,吾辈更当自强。#祖国#

祖国百年诞辰,让我们一起高歌:

“红日升在东方 其大道满霞光我何其幸 生于你怀承一脉血流淌……”

山河永念家国不忘(山河虽无恙吾辈当自强)(16)

图片视频均来源于网络

话题:你对祖国,有何寄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