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朱雨辰火了。
他妈妈的一番言论让大群网友目瞪口呆。
说起朱雨辰,当年也是个性满满的帅哥,他在出演的电视剧里塑造了一个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形象。
比如:
《奋斗》里真诚、善良、讲义气的华子;
《家的N次方》里的性格温暖的“楚牧”;
《我的青春谁做主》里的方宇。
当年轮廓分明的帅小伙已是发福的中年男人,如今39岁了,却仍未成家。
综艺节目《我家那小子》热播,朱雨辰和陈学冬、钱枫、武艺参与其中,让长辈观察独居儿子的生活状态,朱妈妈也因此登上了热搜榜。
朱妈妈在节目中坦言,自己就是:
“用整个生命去对待儿子!”
“完全没有自我,我现在还能做,我能奉献!”
“我在家里位置,顶两个菲佣啊!”
……
的确,朱妈妈为了儿子可谓是倾尽了所有。
71岁高龄了,她十年如一日地每天4点起床给儿子熬汤;儿子去拍戏的时候,她带着电磁炉给儿子做饭;不请佣人,一人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
她不仅生活上事无巨细样样插手,就连儿子找对象也干预。
当维嘉抛出“希望儿子结婚后谁来做饭”的问题时,朱妈妈的言论让全场的人都震惊了:
“男女分工不同,女的就该做贤妻良母。既然进了这个家,就要找准自己的角色,担起家庭的责任。”
言下之意就是,儿媳妇就该做到像她那样对儿子无微不至。
网友因此大呼,汤唯真心要感谢朱雨辰的不娶之恩。
也有网友说,朱雨辰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年近四十却仍单身,都是拜母亲无孔不入的呵护所赐。
朱雨辰也曾经不止一次表示“妈妈给的这种爱,压力太大了”。
节目中,看到朱雨辰聚会之后,独自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放声大哭、撕心裂肺地吼叫;
看到他软趴趴地躺在狗窝里寻求慰藉的情景,孤独感爆棚,多少人因此心疼他。
作为一个成年人,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妈妈的控制欲,让他几近窒息。
父母越界,导致亲子关系畸形
还记得那个常年不回家的王猛吗?他是四川省高考理科状元,入读北大,毕业之后又进入美国一所高校读研。
当别人都对他的成绩赞不绝口时,他却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
拉黑了与父母的所有联系方式,12年不回家。写了15000字的长文控诉父母,因为父母对他“太好了”。
幼儿园要求穿短裤,妈妈按照自己的意愿给他穿长裤;
高中毕业前,社交圈子几乎都在大院里,朋友都是父母认识、了解过的;
想到外地上学,父母拒绝了,考上北大,让在北京的大姨“照顾”他;
就算到了美国留学,也少不了父母老朋友的“关照”。
……
这一切的一切,在王猛看来都是不尊重他的表现。他严重自卑,动手能力差,具有社交障碍。
也正因为心理上的问题,导致他工作屡屡受挫,常年的积怨越来越深。最终用这种极端的方式离开父母。
越界的背后,折射出来的,不仅是对孩子的那份沉甸甸的爱,更是一种无声的掌控和束缚。
爱孩子,不是毫无边界、毫无原则地替他做主,介入他的生活,而是应该给予他足够的空间,让他独立成长,活出自己的人生。
父母越界,毁掉孩子的婚姻
越界的父母,剥夺了孩子应有的权利,打破了他们本来的生活面目,不仅使工作、心理受影响,就连婚姻也不顺。
朋友米米说她遇到一件万分尴尬的事。她生完孩子后,婆婆担心儿子晚上休息不好,便提出让米米自己睡。
因为只有两间房,老公理所当然地和婆婆同住一屋。孩子晚上闹夜,老公和婆婆却睡得跟猪似的,留米米一人在房间里折腾。
让人心寒的不仅如此,老公做事情毫无主见,屁大点事都要问婆婆。
就连给她买生日礼物,也要听婆婆的,结果买了婆婆觉得最实用的洗脸盆!
米米提出把孩子留在家让婆婆带一阵,想和老公单独去看个电影。
婆婆硬生生地抱着孩子和夫妻俩看完了整场的爱情剧。就连公司组织的旅游,婆婆也死死跟着儿子,她说,不跟着儿子,放不下心。
婆婆的行为让米米和老公产生了巨大的矛盾。
米米提出,老公已经成年,早该独立,应该对老婆孩子多上点心。
老公却说米米不孝顺,故意和自己的亲妈过不去。
最终,忍无可忍的米米选择了离婚。她说,这样的丧偶式婚姻,实在是受够了。
养出妈宝男的母亲,通常认为儿媳妇是来和自己抢儿子的女人。越界的父母,才是毁掉婚姻最大的第三者。
为人父母需要意识到,能陪伴孩子走一辈子的,是他的伴侣。
孩子已经长大,假如还是像小时候那样把孩子当成“乖乖宝”,他永远只懂做妈妈的乖孩子,而成不了一名称职的丈夫,合格的父亲。
父母越界,是孩子的灾难
曾经看到一则让人痛心的新闻。来自湖南的23岁小伙子杨锁,有手有脚,思维也正常,却在家里活活饿死了。
据村民们说,他之所以饿死,是因为太懒了。
宁愿乞讨也不去工作。衣服不洗,脏了就换掉。懒得做饭,懒得出门,连上厕所都在房间里解决。
杨锁之所以懒成这样,和父母的“不放手”有很大的关系。
杨锁从小深受父母宠爱,取名“锁”字也是为了时刻留在身边。
他们舍不得儿子走路,出门的时候抱着背着轮流上阵。8岁了还用扁担挑着走。
杨锁想干点农活的时候,父母拒绝了,“你到一边玩去吧,别累着了。”
父亲去世之后,母亲提出让他干点活,他拒绝了,而且一不高兴就打母亲。
直到母亲去世,娇生惯养的他一下子无所适从,工作嫌这嫌那的,最终跑回家乞讨。
爱孩子,总想把他捧在手心里,为他遮风挡雨,替他做力所能及的事。但孩子也因此失去了锻炼的机会。
当他们习惯了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就算到了该独立的年纪,也想选择安逸,成为没断奶的巨婴。
而这样没有自理能力的巨婴,最终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也提到了这样一则寓言:太提斯为了把儿子培养成为一个刀枪不入的人,日日将他浸泡在冥河的水里。
这样的行为看起来特别残忍,可谁能知道,这位父亲,是忍受着多大的煎熬,放开手让孩子去吃苦呀!
爱孩子,就该得体地退出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父母越不懂得分离,孩子的独立性越差,在生活中,他们也大多不自信。
孩子小的时候,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我们提供温暖的呵护和陪伴。
逐渐长大了,我们需要教他们生活技能,让他们找到自我,融入社会。
孩子小小的心灵,渴望尊重和理解;渴望我们支持他们的决定;渴望挣脱父母的怀抱闯出一番新天地。
心中有万般不舍,终究还是需要放手。
龙应台在《目送》中说:所谓父母,就是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那些人。
当他们一天天长大,我们也会渐渐老去,路最终还是要他们自己走完。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放开手,站在原地默默地祝福他,支持他,为他打气。
尹建莉老师说:“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母爱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
亲密、呵护是一种爱,适当放手,和孩子分离也是一种爱。
孩子,愿你在离开妈妈的庇护之后飞得更高、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