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自己驱车赶到美甲店做美甲,我更青睐在家叫上门美甲服务,方便又省心……”如今,服务行业催生出的“互联网 上门服务”模式逐渐成形,“上门”“到家”服务市场呈现一片蓝海,诸如护理、美容美发等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对应服务。同时,由于此类服务项目繁多,且多在私人场所进行,缺乏有效监管。在黑猫投诉平台,有消费者投诉上门服务性价比低、服务质量堪忧。相关数据调查平台显示,有41.1%的消费者最关注上门服务的安全性。

上门理发、喂宠等服务火爆,部分小程序最近使用量达1000次

2021年11月,网友小颖在小红书平台分享了自己首次体验上门理发的笔记。她的好友在滑雪时摔了腿,在家休养期间每月都请发型师上门理发,她也让理发师修剪了刘海,“首次体验感觉挺有意思的。”网友莉莉也在分享中谈到,“因为疫情原因不想出门,就在平台上约了帮宝宝剃胎发的上门服务,效果意外的好。”

送外卖做兼职的上下班有哪些规定(送外卖送护理送美发)(1)

8月30日,新黄河记者检索某分类信息网站,浏览“上门理发”词条下的服务信息时发现,老年人、儿童、行动不便人员以及需要发型设计的人群是“上门理发”类别中的主要被服务对象。

送外卖做兼职的上下班有哪些规定(送外卖送护理送美发)(2)

部分“上门理发”的商家向消费者保证体温正常,会出示绿码,并且全程佩戴口罩,携带消毒喷剂、鞋套和接碎头发的地垫。理发工具自行携带或由顾客提供,服务项目包括剪发、染发、剃须等。部分商家表示,上门理发需提前预约并收取路费,平台内上门理发服务一类报价每人30元至400元不等,涵盖了剪发、染发、烫发等项目。

有从事理发工作的博主表示,自己曾因疫情防控期间门店不开放,转为拓展线下服务到家的工作渠道。部分博主在小红书平台上发布宣传信息并附联系方式,有博主表示,可为“60岁以上老人”“环卫工人”免费提供上门理发服务。

新黄河记者注意到,目前“上门”词条下,部分微信小程序最近使用量在100次以上,最高小程序使用量可达1000次以上,服务内容涵盖美容美甲、家电维修、输液换药、垃圾回收代分类、宠物喂养等各个领域。

送外卖做兼职的上下班有哪些规定(送外卖送护理送美发)(3)

上门服务行业被指鱼龙混杂,“安全性”仍是重点讨论话题

在网络用语中,这类线上下单、线下服务的一体化模式,被统称为“O2O模式”。浏览团购平台不难发现,“O2O模式”的相关产业如雨后春笋冒出,受到了部分消费者的青睐。但同时,也有消费者反映自己遇到了“乱报价”“骗钱”“割韭菜”“与约定不符”的鱼龙混杂情况,行业乱象滋生了商家与受众之间的紧张氛围。

送外卖做兼职的上下班有哪些规定(送外卖送护理送美发)(4)

8月30日,新黄河记者浏览种草平台发现,博主们对于“到家服务”的体验评价好坏参半。一名下单上门喂宠服务的网友称,“上门喂宠起码得有基本的养猫知识,也要做好隔离措施,他直接光手光脚接触猫……”一位北京的宝妈则在社交平台吐槽道,“冲着上门剃胎发服务,接受了和医院合作的上门满月照摄影,结果套路满满,忍痛买了2000元的套餐。”

送外卖做兼职的上下班有哪些规定(送外卖送护理送美发)(5)

同日,新黄河记者在检索黑猫投诉平台时发现,“上门服务”词条下的投诉信息多达3800余条,其中涉及金额最高可达2万元,“不良交易”“服务态度差”“收钱不办事”“虚假宣传”等投诉理由频繁出现在信息行列中。

据艾媒咨询显示,2019年中国消费者生活零售消费权益保障最关注领域中,上门服务的安全性占比41.1%,上门服务或配送的准时性占比34.0%,上门服务内容或配送商品与宣传介绍差异大占比24.7%。

送外卖做兼职的上下班有哪些规定(送外卖送护理送美发)(6)

无论是从前就长期存在的家政服务,还是如今旧行业新衍生的各项上门服务,如何在保证用户隐私的同时进行有效监管,依旧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应建立健全到家服务机制,律师:上门服务也需有资质

“我认为上门服务是很有必要的,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但同时也需要有对应的行业规范,比如说收费、服务态度、安全性等等。”有市民认为,因疫情防控等原因,如今上门服务越发被大众所需,但鱼龙混杂的市场环境不免让人担忧。

新黄河记者浏览媒体报道发现,此前还有消费者与“上门服务”APP和服务提供者对簿公堂:2016年10月,李女士自称通过某网约美容APP预约上门美容服务,美容期间少许美容液流入眼中致使眼部灼伤,于是将上门App及美容师告上法院。最终,一审判决被告“河狸家”赔偿原告李女士医疗费、误工费、交通费共计8107元。

2018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中曾提到,要健全家政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研究制定家政电商等新兴业态的服务标准和规范,开展家政服务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

此后印发的《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也提到,要推进服务标准化,提升家政服务规范化水平,加快建立家政服务人员持证上门制度。政府通过多种方式,逐步实现统一为每一位合格的家政从业人员免费发放“居家上门服务证”,并在公共信息平台上实施诚信监管。

“消费者在选择上门服务时,应尽量选择有营业资质、有相关协议的大型服务平台及商家。尽管消费者选择的是上门服务,对方提供的服务也应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应当有对应的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相关法律人士呼吁消费者,在选择上门服务时需“擦亮眼”,在较为“靠谱”的商家或机构下单。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孟天宇 实习生:刘欣怡 编辑:孙菲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