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刘备本来一下子获得了诸葛亮、庞统、法正、徐庶等一众谋士,可以说人才济济。但是,天不佑人的事,徐庶因为母亲被曹操俘获,不得不前往曹营,投奔曹操。而庞统、法正又英年早逝。这就使得刘备只剩下诸葛亮一个谋士。后来,诸葛亮一去世,蜀汉基本上就没有谋士了。这难免会让人叹惋。有人就想,如果庞统、法正、徐庶这些人还一直存在的话,蜀汉是否就能实现北伐成功,打败曹魏,从而统一天下呢?

三国时期刘备鼎盛各势力对比(三国最聪明的人都到了刘备这边)(1)

(军师联盟)

我个人认为,让这四个人同在蜀营,组成超级豪华的军师联盟,画面感是很美的,但是,这并不是打篮球、踢足球。并非这四个人同时存在,北伐就能获得成功。

当然啦,无论是庞统、法正、徐庶,都是当时一等一的谋略家。我这里用的是谋略家,而不是政治家、军事家,是因为他们实际上还没来得及体现出政治军事才干,但是他们肯定是当时最聪明的几个人。谋略家对于一个王朝的建立,作用是非常大的。比如说,刘邦不是一个聪明人,但是刘邦身边有张良、陈平、郦食其等一大波谋略家,他们在刘邦建立汉王朝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邦的阵容)

咱们回过头来再看蜀汉,蜀汉之所以最后没有取得北伐中原的成功,并不是没有聪明人,没有谋略家。根本的原因,第一,没有将才。在蜀汉刚兴起的那时候,刘备有五虎上将,但仅此而已。和曹魏那边战将如云比较起来,蜀汉的将才,实在是太少了。将才少,既是投奔刘备的少,同时也因为刘备只知道和关羽张飞这些人玩儿,不太重视人才的培养。

蜀汉没有取得北伐中原成功的第二个原因,是物质储备的不丰富。虽然四川号称天府之国,但是和中原地区比较起来,那时候还是差了不少。而且蜀道艰难,诸葛亮先是南征,七擒孟获,平定少数民族地区。接着又劳师远征,多次北伐。可以说,这样对蜀国的财力的消耗是相当大的。没有了财力保证,仗就根本没办法打下去,所以最终打不赢。

三国时期刘备鼎盛各势力对比(三国最聪明的人都到了刘备这边)(2)

(诸葛亮南征)

不但这些谋略家对蜀汉北伐所起的作用不大,而且他们假设都还在蜀汉,或者都还活着,刘备的江山甚至会提早灭亡。

我这可不是一个耸人听闻的答案,我的根据是:当谋略用在政治上的时候,往往不是正向的作用,而是内耗。

三国时期刘备鼎盛各势力对比(三国最聪明的人都到了刘备这边)(3)

(刘备)

当刘备还活着的时候,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庞统、法正、徐庶,肯定都会很听刘备的话。但是当刘备去世以后,这些聪明人,他们想获得更大的权力,势必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同时又没有一个可以镇住他们的人,大家说那样的朝廷会是什么样子?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个诸葛亮,世界就要变样。当然了,我并不是说这些人一定就会内耗,但是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尤其是聪明人,他们必然想掌权。一旦有了权力欲望,整个国家就折腾起来了,也就不会长久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别迷信谋略家,谋略家并不是蜀汉北伐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