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纹是陶瓷器装饰的传统纹样之一,最早出现在中原地区龙山文化陶寺类型器物上,彩绘蟠龙纹陶盆是最富有特征的器物。
龙在传说里有多种类型,共同特点是身躯长、眼睛突出、嘴边有长须、四只爪子、鳞片大、腥味浓烈、叫声如牛。
其中一种龙的形象特点是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南朝晚期至唐代,龙多作堆贴、捏塑在器物上。而作为一种纹饰或图案在瓷器上出现大抵是在五代时期。
唐宋以来,龙纹在瓷器上朝艺术化方向发展,到了元代,龙纹的艺术水平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至明清,龙纹在瓷器上达到了全盛期。龙作为神兽,作为天子象征,在明朝随社会万象起伏。
这一期,让我们走进明代“龙纹瓷器”,一起揭开其中的奥秘......
▲ 明宣德 青花云龙纹十棱葵瓣式洗
【明洪武龙纹瓷器】
朱元璋登基时百废待兴,但洪武二年景德镇烧造官窑之事还是提上了议事日程,只不过当时之需仅限于祭祀用器。
随着时局稳定,宫廷需求增加,在洪武中后期,朝廷不断颁旨,命令景德镇烧造各类器皿。
洪武一朝瓷器上出现的龙纹极具时代特点,形象颇为费解。
明洪武 青花春寿龙纹梅
上海博物馆藏
上海博物馆藏洪武青花春寿龙纹梅瓶,体态一如元之旧样,但头部变化很大,呈圆形猫脸,俗称“猫脸龙”。
此类龙形象还在洪武釉里红梅瓶出现过,其头部特点均为角软无鬣,圆脸猫睛,十分奇特。
洪武釉里红龙纹梅瓶
洪武一朝31年,与后世永乐间隔不远,而洪武之龙与永宣之龙大相径庭,尤其洪武龙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似刻意而为,仅灵光一现。
【明代龙纹瓷器的演变过程】
明代洪武年间的陶瓷龙纹传世不多,其龙纹的造型基本上保持着元代龙纹的形状;
头小,颈细,身细长,鳞状龙纹,周围衬托以火焰纹,头的疏毛和肘的毛比元代更少,仅三、四条而矣;龙爪五趾,改变了元代时三、四趾的现象,而且这时的五趾相靠较近。
明洪武 青花穿蓮夔龍紋高足杯
台北故宫藏
猪嘴龙
永宣时期,龙纹作品大增,形象日趋完善,最为典型的是青花大器上的表现。
永乐、宣德时期的龙纹,改变了前朝那种身细、头小的幼稚龙形态,变得形体粗壮肥大,威武凶猛,形象高大。
▲明永乐 青花釉里红龙纹梅瓶
景德镇珠山出土
▲宣德青花红彩海水龙纹盘
高4.4cm,口径22cm,足径14cm
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总之一派勃勃生机,反映出明初永宣时期的国力与国势。
宣德青花龙纹作品常见小件,碗、盘、洗一类,由于形式所限,龙纹姿态不一,居器物正中心者最为生动有力。
▲ 明宣德 青花梵文龙纹靶盘
如台北故宫藏宣德青花海水龙盘,龙腾空而起,身呈三弯,前肢反肘,龙首反顾,五爪呈风车状,是为永宣时期力度最大者。
▲ 明宣德 青花波涛龙纹盘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威武的应龙
到明代中期,即成化、弘治、正德时期,龙纹又有所不同。
▲ 明 青花穿花龙纹盘
高4.5厘米 口径24.5厘米 足径15厘米
这时期龙变得成熟而优美,龙以一种亲和之态游历于日月山川,宫廷民间。
朝廷之龙优雅,闲庭信步;民间之龙附庸,随和豁达,朝野共同让龙行天下。
▲ 明成化 青花龙纹盘
正德皇帝为明代最不循规蹈矩的君王,我行我素,天马行空,自封“威武大将军”。
应龙形象在正德一朝大量出现绝非偶然,让龙生出翅膀不在于让龙飞,而在于让臣民看见龙能够飞,进而体现皇帝的意图。
▲ 明正德 青花应龙纹出戟
故宫博物院藏
《广雅》释: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相传大禹治水时,有应龙帮助,以尾划出江河引洪入海。故应龙为龙中之龙。
“衰”龙
明代晚期的嘉靖、隆庆、万历时期,龙纹形式多样,以游龙为多。
明晚期虽长达百年,从嘉靖帝起,皇家血脉侧出,龙似乎变得态度暧昧,慵懒不思进取。
▲ 明嘉靖 青花云龙纹大缸
有相对而舞的,有正面张牙舞爪的,有两龙争珠的,有回首而望的,有龙凤对舞的;有的行于花间,有的舞于彩云,有的游于海涛之中。
此时的龙纹,分张口和闭咀龙。
▲明万历 青花穿花龙纹碗
"大明万历年制"款
这时的龙纹已大不如前期,画工简单草率,有的龙鳞画成简单的网格纹,神气也差;有的显得瘦弱,似失去了龙冲天入地、驾云行海叱咤风云的神威。
▲ 明 青花云龙纹盘
高8.8cm 口径44.4cm 足径28.2cm
▲ 明 黄地绿彩云龙纹方斗杯
高7.5cm 口径11.8cm 足径5.8cm
老态龙钟
万历朝以后,明朝进入衰期,仅从龙纹即可看出征兆。
龙纹在全器比例中明显缩小,有些把握不住空间的感觉;姿势依旧,由嚣张变为恐惧,尤其后肢有欲逃脱之感,让人观之心碎。
▲明崇祯 青花龙纹缸
观复博物馆藏
晚明的龙纹,正如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衰退一样,显得苍老、无力。
所以说,龙纹的艺术表现,也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情况的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