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看到一个很多人都在讨论的话题“2022 年30岁的男人月薪一万多算什么水平?”,很有意思,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35岁才成功算大器晚成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35岁才成功算大器晚成吗(为什么说36岁是合理的成功年龄)

35岁才成功算大器晚成吗

今天偶然看到一个很多人都在讨论的话题“2022 年30岁的男人月薪一万多算什么水平?”,很有意思。

我笑到:这个30岁属猴的男人在虎年又开始焦虑了,猴和虎真犯冲?

先简单分析:这类人通过这个问题表达出对成功的看法和社会态度;

然后,再闲谈下我的看法:为什么说36岁是合理的成功年龄。

【趣谈】问题分析:

1、30岁:这是个关键词

来自于他自己对成功的认知年龄和社会流行的公知;这个年龄很多人在工作几年后有了一定认知,也遇到了一定的瓶颈,自觉肩负了更多压力,尤其是新组建的家庭;

2、2022年:这是个关键词

这个问题提出的时机是新年刚上班时,不是放假前,不是年中;对工作有规划、但不清晰,有压力但动力不足,有想法但缺少方法;

3、男人:这不是个关键词

为什么我没有把“男人”列为关键词?因为对待成功的态度和迷茫,是人和人都有的;何况,现实中女性面临的职场发展焦虑、压力不比男人少。

4、月薪一万多:这不是个关键词

为什么我没有把“一万多”列为关键词?因为这个数字是个虚数,不具备可比性,很多人年薪过亿似乎也无法满足,最后也只能独自一人空唱铁窗泪了。另一方面,也不是今天文章的重点。

【闲谈】为什么说36岁是合理的成功年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逐渐势利起来。使得大家不能不争气,不得不追求成功。

成功,似乎是一种标志。象征我们努力的成果,表示我们这一辈子没有白活。

成功,又像是一种度量衡。评定我们在社会中的等级,硬生生地把人分隔开来,十分无情。

你一定要成功,你一定会成功,便成为最佳的卖点。造成很多激励专家,其实是打气业者,我们称之为轮胎的充气高手。

成功是可以学习的,而且只要用心学习,必然能够成功。大家成为等待充气的轮胎,却不料在成功道上,我们看到的是,太多被爆破的轮胎,偶而只有几个是充气完成的幸存者。

这种现象,曾经喧哗一时,热闹一番。在大家失望、难过、后悔的氛围中,冷静下来。

经过反省再反省,考虑再考虑,终于明白了三件大事:

第一,成功是没有捷径的。必须一步一步,稳当地提升自我。

第二,呼喊口号是没有用的。应该用心、细心,加上耐心,真正在实践中力求精进。

第三,成功以后怎么办,远比拼命追求成功来得重要。最好先具备享受成功的能力,再来追求成功,才能确保成果。

大家深信成功是可以学习的,却也开始重视方向的至关重要。方向比速度更优先,代替了速度最要紧的不当指引。

我们不再急切地盼望第一桶金,不再盲目地羡慕年轻的成功者。因为早成功不如晚成功,以免一下子从高峰摔下来,那种凄惨的苦果,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我一直和大家用易经和毛选的定义来定义成功:

成功就是在任何事情的上限和下限之间,找到合理点。

凡事没有过与不及,便是成功。

大家对于什么时候成功,比较有成熟的感觉。

二十多岁,好像太早了,根基不稳固,许多事理还不明白,实在不适宜。

六十多岁,当然太晚了。年纪老大,好像没有什么滋味。

算来算去,三十六岁,不早也不晚,最为美满。

《易经》总共六十四卦,象棋合起来有六十四个格子。

六十四代表满数,一百减掉六十四,刚好是三十六。

人生成功的起点,应该就是三十六岁。到了六十四岁,可以享受老年,当然求之不得。

按照孔子的说法,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若是还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事情,那也就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把标准放宽一些,五十六岁应该有令人称道的表现。

而五十六岁的成果,应该是二十年前的三十六岁,开始积累下来的成果。

所以三十六岁成功,五十六岁才足以令人称道。表示成功的果实,能够确确实实地保存下来,并且被大家认定很有价值。

三十六岁怎样才能够成功呢?这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

我们依据古今中外的智慧和经验,详加说明。

我们相信,路是人走出来的。

成功之路,也是成功的人,共同走出来的。

然而,成功并没有高速公路,它是多种道路共同组合而成的道路网络。

最有效的方式,是耐心学习先贤道理,充盈自身,逐步用心去实践。

古圣先贤的道理,是不会错的。

长久以来,是我们做错了,才搞得乱七八糟。

我们必须正本清源,体会真正的用意,走出合理的途径,才能够成功。

三十六岁成功,也提醒我们,不要成功得太早,也不要成功得太晚。

太早成功,自己的身心都未臻成熟。

一方面不容易充分体会成功的滋味,一方面也不会珍惜成功的果实。这时候受到大家的哄抬,很容易骄傲自满,产生不正常的心理,表现不正常的行为,导致很快到来的失败。

三十六岁以前,与其早成功,不如晚成功。三十六岁以后,若是尚未成功,那么,颠倒过来:与其晚成功,不如早成功。

失败如果看成挫折,三十六岁以前,应该是:与其晚失败,不如早失败。趁着年轻失败,比较有勇气再来一次。年纪愈大,愈受不了挫折。三十六岁以后,最好改为:与其失败,不如不失败。

意思是好不容易奋斗到三十六岁,才获得成功。就应该时时警惕,爱惜自己的羽毛,避免再度遭受挫折,甚至掉入失败的痛苦深渊。

中国人最令人痛心的,莫过于“晚节不保”。意指年轻时成功,而年老时失败。由于年老气力渐衰,而且时日不多,万一不能恢复成功,势将饮恨而终。

为了避免晚节不保,三十六岁成功之后,必须步步为营,小心谨慎,以期确保长期的成功。

事业方面。

目标定得太高,很不容易成功;定得太低,达到了也算不得成功。制定事业目标,不可能没有弹性。

在所定的弹性范围中,如何因应实际状况,审慎调节,才是奋斗过程中,为确保成功所不能忽视的主要因素。

婚姻方面。

我们当然不可以否定单身贵族的价值,但是,单身不成“族”,又哪来“单身贵族”?结婚是人生大事,不能掉以轻心,所以也不能够“为结婚而结婚”。

调节得当,便是有结婚的念头,不放弃合适的对象,也不故意逃避或拖延。不过,万一真的遇不到合意的人,又没有人乐于做媒,自己也不好意思参加“非诚勿扰”这一类的活动,这时候既不心急乱找对象,也不从此死心,不再兴起结婚的念头,有一天机会来临,仍然快快乐乐地成家。

工作方面。

最可贵的当然是找到合乎自己兴趣的工作。

然而,万一事与愿违,一时找不到与自己兴趣相合的工作,难道我们就宁可待在家里,或者在家门口空悬“个人工作室”的招牌以资掩饰,而不肯屈就仅有的工作机会?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大丈夫能屈能伸,暂时忍耐一下,再徐图重新找到合意的工作,才是磨炼自己,使自己能进能守的合理处置。

处世方面。

得意时要考虑“失意时要怎么办”,失意时要鼓励自己“有一天也会得意”。能够让人家占便宜的时候,不必过分斤斤计较。没有本钱让人家占便宜的时候,就应该极力保护自己,不受别人的剥削。

有能力帮助他人,绝对不要吝啬。自顾不暇的时候,当然优先处理自己的事情。与人相处,固然有亲有疏,而且亲疏有差别。但是由疏而亲,应该是彼此共同努力的方向。

双方各进一步,自然合作无间;若是各退一步,那就趋于冷漠了。不过人与人之间,总要有些距离,否则过分亲昵,恐怕就会引起不愉快了。

这种调节的功夫,正是寻找平衡点的保证。功夫愈高,平衡点找得愈快速、愈合理。理想与实际,凭不断的调节而获得平衡。

顺天意调节,大吉大利。逆天意调节,往往自召其祸。

人要成功,必须顺着自然法则而调节,逐步施行。

最后,一宁想和大家说:

每个人的成功定义都不一样,成功路径也不一样,都有自己的节奏

36岁也只是闲聊取得一个数而已,不可完全当真。

举个例子。

有的人18岁以前没有离开过所在的乡镇,有的谷爱凌们18岁已经走完几大洲参加奥运会得了很多奖牌了,差别会很大。

同样都是奥运冠军,有的面对记者采访时紧张的不行来回就那几句,谷爱凌们却好像和来隔壁王奶奶家串门说起自己上学的趣闻。

很多毕业后工作摸爬滚打多年后才开悟,吃了无数次亏才突然开窍,但是有的人从小就得到各种指点、启蒙、点拨、实践。

有人说“那些年”浪费了时间、失去了机会,错过了那“关键几步”;

换个角度,也有人说那几年体会了酸甜苦辣夯实了基础,受益匪浅。

我们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要承认这些客观的现象;

同时,更加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比学赶帮超,打造自己。

如何打造自己呢?

我一直提倡的就是修己安人,向君子行。

也是我一直在和大家一起努力的方向。

好了,今天就和你先聊到这里。

山一程,水一程,一篇文章也是擦肩而过的缘分。

随心而写,不图热闹;

若能看到,自是有缘。

来源公众号:【职场的学问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