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逊 肾内科主任医师

血肌酐高到200μmol/L左右的肾脏疾病并不少见,有的患者一发现肾病时血肌酐就高到这一水平,有的患者是多年肾病突然出现血肌酐升高到这一水平,而有的患者则是多年肾脏疾病从血肌酐完全正常逐渐升高到这一水平的。总之,这一次血肌酐的化验结果就是200μmol/L左右。血肌酐处于如此高水平,肾友应该怎么办?那就想办法降肌酐吧!因此,不仅是患者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就算是某些医生也是这么做的,服用药用碳、尿毒清、肾衰宁及复方α酮酸等药物治疗,或使用结肠透析等方法,也会制定以低蛋白饮食来作为血肌酐升高的饮食调理方案,如此等等。总之一句话,就是想一切办法降肌酐。那么,血肌酐高到200μmol/L左右,肾病患者只知降肌酐就够了吗?当然并非如此。

肌酐偏高一点不用太担心(肾友只知降肌酐是不够的)(1)

肾为先想说的是:血肌酐高到200μmol/L左右,肾友只知降肌酐是不够的。需做好如下四点,预后才不会差,或者说预后也可以很好。

1.治疗或控制原发病

血肌酐高到200μmol/L左右,可以是狼疮性肾炎、IgA肾病、膜性肾病、尿酸性肾病及糖尿病肾病等各种原发病引起的,或者说,血肌酐高到200μmol/L左右背后的原因就是这些原发病。可通过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确定原发病的诊断,之后再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控制病情。或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作为基础治疗,或需要使用降糖药物或降尿酸药物等作为基础治疗,或需要使用沙坦或普利类等药物作为基础治疗,等等,这都是在治疗或控制原发病,从而达到包括降低血肌酐与稳定病情在内的治疗目的。

肌酐偏高一点不用太担心(肾友只知降肌酐是不够的)(2)

2.弄清楚急性或慢性

血肌酐高到200μmol/L左右,可以是急性肾损伤(AKI)引起的,也可以是慢性肾功能不全(CRF)引起的,这也是经治医生与患者本人必须清楚或知道的。这是因为,急性者的治疗目的是将血肌酐降下来,慢性者的治疗目的是稳定血肌酐或延续血肌酐的上涨速度,即他们各自的目的是不一样的。急性者背后的原因可以多种多样,感染、创伤、梗阻、炎症及血容量不足等原因都应分别采取相应措施;慢性者背后的原因也不完全相同,蛋白尿、高血压、高血糖及高尿酸等原因也应分别采取相应措施。

3.降蛋白降压更重要

血肌酐高到200μmol/L左右,无论是什么情况或何种原因,通常都会有蛋白尿和/或高血压参与其中。蛋白尿可以是少量、中等量或大量,高血压可以是1级、2级或3级,而且与蛋白尿多少及高血压程度成正相关。也就是说,尿蛋白与血压越高,患者的血肌酐就越容易继续上涨。因此,降蛋白与降血压在治疗血肌酐升高的肾病上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尿蛋白多少并结合原发病,选择不同的降蛋白治疗方案;根据高血压严重程度并结合心血管情况,选择不同的降压药物。

肌酐偏高一点不用太担心(肾友只知降肌酐是不够的)(3)

4.别忽视治疗并发症

血肌酐高到200μmol/L左右,肾病通常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它还会反过来促使血肌酐继续升高与促进病情加速进展。比如血栓或栓塞性疾病、高钾血症、感染性疾病、高磷血症、高尿酸血症、肾性贫血及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都不能忽视了,都应该积极治疗。出现血栓与栓塞性并发症,应给予抗凝治疗;出现高钾血症,应给予降钾治疗;出现感染性并发症,应给予抗感染治疗;出现高磷血症,应给予降磷治疗;出现高尿酸血症,应加用降尿酸药物;出现肾性贫血,应给予铁剂和/或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这一并发症,应加用碳酸氢钠等治疗。

结语:

肾病血肌酐高到200μmol/L左右,患者别只盯住血肌酐这一数字,不要只想着如何如何降肌酐,血肌酐能够降下来固然是重要的,但如上四个方面的治疗同样也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治疗目的。

与同名《肾为先》微信公众号同步首发,文章为周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