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高二学情诊断地理试题答案(山东省济南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1)

一、选择题

2019年7月,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矿工在当地矿区发现了完整的海王龙化石(如图),这种海洋爬行动物生活在7000万年前,它与裸子植物处于同一时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济南高二学情诊断地理试题答案(山东省济南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2)

1. 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 )

A. 古生代 B. 中生代 C. 新生代 D. 元古代

2. 关于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阶段发生了燕山运动 B. 地球铁矿总储量的60%成于该地质年代

C. 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 D. 是鱼类繁盛的时代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材料中海王龙生活在7000万年前,属于中生代(距今2. 52亿年一6 600万年),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2题详解】

燕山运动发生于中生代,A正确;地球的铁矿等金属矿成矿时期是前寒武纪,B错误;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是早古生代的奥陶纪,C错误;鱼类繁盛的时代是古生代的泥盆纪,D错误。所以选A。

【点睛】地质年代是指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年龄)和顺序。其中时间表述单位包括宙、代、纪、世、期、时,地层表述单位包括宇、界、系、统、阶、带。它包含两方面含义:其一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称为相对地质年代;其二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距今 年龄,由于主要是运用同位素技术,称为同位素地质年龄(绝对地质年代)。这两方面结合,才构成对地质事件及地球、地壳演变时代的完整认识,地质年代表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带着中国人的航天梦想,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下图是嫦娥四号运行轨道和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济南高二学情诊断地理试题答案(山东省济南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3)

3. 关于图中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天体系统属于河外星系 B. 图中天体系统和太阳系的级别相同

C. 嫦娥四号不是天体 D. 图中天体系统是目前级别最低的

4. 嫦娥四号在奔月途中和着陆在月球上工作的过程中,受宇宙环境的影响

A. 高温影响飞行速度 B. 极光影响飞行方向

C. 昼夜温差大影响设备运转 D. 月球夜晚设备无法用电

5. 嫦娥四号从发射到进入奔月轨道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依次穿越地球大气层的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B. 在运行途中,不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

C. 在飞行途中,大气的温度先降低后升高

D. 在飞行途中依次穿越对流层、臭氧层、电离层

【答案】3. D 4. C 5. D

【解析】

【3题详解】

图中所给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是目前级别最低的,属于太阳系,属于银河系,A、B错,D正确;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嫦娥四号已发射成功,地球大气层之外,在一定轨道上运转,属于人造天体,C错误。故选D。

【4题详解】

月球没有大气层,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月球的一个昼夜就是农历中的一个月(平均29.5天),昼、夜时间达半个月,月昼温度很高,月夜温度很低,昼夜温差大,会影响设备运转,C正确。;高温会影响设备不会影响飞行速度,A错;极光是由太阳风和地球磁场中的高能粒子与高层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相互撞击所产生的气体发光,月球没有大气,没有极光,B错。嫦娥四号上的月球车配置两种能源系统,一是两翼的太阳能面板,可在白天时进行发电。二是钚238同位素温差发电器(核电池),发电的同时提供源源不断的热量,以抵抗月球上最低零下196℃的低温。D错。故选C。

【5题详解】

嫦娥四号从发射到进入奔月轨道前,依次穿越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高层大气(电离层),A错D对;在运行途中,会受到太阳活动时大量带电粒子流的影响,B错;飞行途中,大气的温度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C错。故选D。

下图为北半球年太阳辐射总量随纬度的分布柱状图(可能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济南高二学情诊断地理试题答案(山东省济南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4)

6. 影响可能总辐射的主导因素是

A. 洋流 B. 地形 C. 气候 D. 纬度

7. 导致图中最大有效总辐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高,白昼时间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②多晴天,云层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③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④云层厚,保温效应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③

【答案】6. D 7. B

【解析】

【6题详解】

影响太阳辐射因素有纬度、海拔、天气等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削弱,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削弱。直接根据图“可能总辐射量”的基本分布规律:自低纬向高纬递减,故判断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纬度。D对。故选D。

【7题详解】

读图,图中最大有效总辐射量在北纬20°左右,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削弱。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经过大气的路径短,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北纬20°左右热带沙漠气候晴天多,云层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②③正确,B正确,①④错误,ACD错误。故选B。

2019年3月15日18时05分,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枣岭乡发生山体滑坡,造成20人死亡,13人受伤,卫生院、住宅楼等多个建筑物垮塌,直接经济损失达七百多万元。滑坡区地处黄土斜坡,高70m,坡度45°,在40m处存在一层粉质粘土,渗透性较差。本地区降水集中在每年5一10月份。下图是滑坡地区概览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济南高二学情诊断地理试题答案(山东省济南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5)

8. 此次滑坡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地形坡度较陡②降水集中,黄土垮塌

③斜坡顶建筑物分布密集④粉质粘土形成软弱面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9. 在滑坡防御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 )

A. 分析滑坡规律 B. 精准监测滑坡体的移动并预警

C. 获取某时刻滑坡图像 D. 评估滑坡灾情

【答案】8. A 9. B

【解析】

【8题详解】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知道滑坡区滑坡的坡度为45度,地形坡度较大,①正确。滑坡发生的时间为3月,本地区降水集中的时间是每年5~10月份,故本次滑坡发生的主要原因并不是降水集中,②错误。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滑坡处,卫生院、住宅等多个建筑垮塌,可以推测此次滑坡坡顶的建筑物数量较多,分布较为密集,③正确。在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滑坡在40米处存有一层粉质粘土,渗透性较差,会导致地表的下渗水在此处长期积压,引发滑坡,④正确。①③④正确,故选A。

【9题详解】

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其主要的职能为定位、导航。分析滑坡规律,评估滑坡灾情这些主要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功能,排除A、D选项。精准监测滑坡体的移动并预警,是可以由定位导航系统中的定位功能来获得,B选项正确。实时获取滑坡图像是遥感(RS)的功能,C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RS实际上就是从空间俯视得到的照片,遥感图的形式呈现,因此凡是涉及到实时监测某地理事物的变化的一般可以认为是RS;GNSS是测量高度、定位的,因此涉及测量和定位的字眼的都可以是GNSS;GIS就是地理专业软件,它作用是决策,因此得出什么结论之类的就可以算GIS。

团状福禄草(下图)为多年生垫状草本植物,呈半球形,高2.5一11厘米,直径10一15厘米主根粗壮,木质化。茎圆柱形,紧密丛生,基部木质化。叶片细小呈钻形,叶片密集成覆瓦状排列(叶片边缘彼此覆盖)。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济南高二学情诊断地理试题答案(山东省济南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6)

10. 推断团状福禄草主要分布在( )

A. 东北平原 B. 青藏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

11. 团状福禄草生存环境特征分析正确的是( )

①主根粗壮木质化可以防风②叶片密集利于蒸发散热

③外形呈半球形可抵御强风④叶片覆瓦状排列可保温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10. B 11. A

【解析】

【10题详解】

根据材料福禄草的植株特征,可以判断福禄草属于高山草甸,团状福禄草主要分布区可能在青藏高原上海拔相对较高的山地上,福禄草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的可能性较小,原因是这些地方海拔较低,分布高山草甸的可能性较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题详解】

团状福禄草属于高山草甸,在高海拔地区生存,热量条件差,蒸发弱,故其不可能叶片密集利于蒸发散热,②错误;高海拔地区风力强劲,气温较低,热量条件差,主根粗壮木质化可以防风,叶片覆瓦状排列可保温,据图可以看出其外形呈半球形可抵御强风,①③④正确,故选A。

【点睛】团状福禄草分布于高山地区,属于高山草甸,分布海拔较高,水热条件较差,风力较强劲,草甸植被需要抵御强风和低温。

2021年10月12日,在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饰约方大会上,中国正式宣布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而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国,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下图为5个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济南高二学情诊断地理试题答案(山东省济南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7)

12. 关于5个国家公园的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土壤肥沃 B. 武夷山、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植被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

C. 三江源国家公园土壤发育差 D.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植被以温带草原为主

13. 造成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热量 B. 水分

C. 海拔 D. 海陆位置

【答案】12. C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土壤贫瘠,雨水流失严重,植物生长茂盛,对养分吸收多,气温高,有机物分解速度快,土壤有机质含量少,A错误;武夷山、大熊猫国家公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B错误;三江源国家公园海拔高,气温低,形成地质年代较晚,土壤发育较差,C正确;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植被是森林,以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在海南省,属于热带,武夷山国家公园在福建省,属于亚热带,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在东北地区,属于温带,故导致其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A正确;水分、海拔和海陆位置均不是其植被差异的主导因素,BCD错误。故选A。

【点睛】一般情况下,纬度相同的山脉,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海拔相同的山脉,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水平自然带的南北差异,主导因素是热量。

福寿沟是我国宋代时期建成的地下排水系统,是世界上早期最杰出的排水系统之一,它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老城区地下,是赣州古城地下的大规模古代砖石排水沟管系统。下图是福寿沟工作原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济南高二学情诊断地理试题答案(山东省济南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8)

14. 福寿沟的建设主要影响了水循环中的( )

A. 蒸发 B. 降水 C. 水汽输送 D. 径流

15. 图中水窗应( )

A. 城内水塘水位上涨时开启 B. 城外护城壕水位上涨时开启

C. 主干沟比城外护城壕水位高时开启 D. 城外护城壕比主干沟水位高时时开启

16. 福寿沟的建设,对城市的作用是( )

A. 减轻城市内涝 B. 降低地下水位

C. 加剧热岛效应 D. 解决缺水问题

【答案】14. D 15. C 16. A

【解析】

【14题详解】

福寿沟的建设通过下渗增加了地下径流,减少了地表径流,福寿沟的建设主要影响了水循环中的径流,D正确。蒸发会增加,但影响不如径流大;降水、水汽输送影响较小,ABC错误。故选D。

【15题详解】

福寿沟运用水力学原理,城外护城壕水位上涨时,利用水力将水窗自动关闭,若水位下降到低于水窗,则借水窗内主干沟之水力将水窗冲开,利于排水,因此图中水窗应主干沟比城外护城壕水位高时开启,C正确。城内水塘水位上涨时开启过早;城外护城壕水位上涨时开启、城外护城壕比主干沟水位高时时开启会把水倒灌入城;AB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福寿沟利用地势高差,连通城内坑塘水系蓄洪,通往城墙处的水窗;以单向水窗阻挡赣江洪水,并在洪水消退时向赣江排涝。福寿沟的建设对城市的作用是减轻城市内涝,A正确。福寿沟的建设可能会增加地下水位;缓解热岛效应;缓解缺水问题,BCD错误。故选A。

【点睛】福寿沟建设了12个防止洪水季节江水倒灌,造成城内内涝灾害的水窗,这种水窗结构由外闸门、度龙桥、内闸门和调节池四部分组成,主要是运用水力学原理,江水上涨时,利用水力将外闸门自动关闭,若水位下降到低于水窗,则借水窗内沟道之水力将内闸门冲开。

下图为莱芜雪野湖沿湖区域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图中①处右侧彩旗随风飘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济南高二学情诊断地理试题答案(山东省济南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9)

17. 据图可知,此时

A. ①处为陆风,观测时为夜晚 B. ②处可能为阴雨天气

C. ①处湖风,观测时为夜晚 D. ④处盛行上升气流

18. 对①、③两处风力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A. ①处风力大,因为①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B. ①处风力大,因为①处摩擦力小

C. ③处风力大,因为③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D. ③处风力大,因为③处摩擦力小

【答案】17. D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读图根据彩旗随风飘扬的方向,判断出风是由湖面吹向陆地,吹湖风。应为白天,白天陆地增温快,近地面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可能为阴雨天气;而湖面增温慢,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可能为晴天。D正确。故选D。

【18题详解】

①③是同一地点的近地面和高空的风,①是近地面的风,会受到地面和空气之间及运动状况不同的空气层间的摩擦力的影响,而③是高空的风受到的摩擦力小,所以③处风力大,D正确。故选D。

【点睛】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

下图示意我国某河流上游剖面,甲、乙、丙、丁为四个海拔不同的平坦面,平坦面上的堆积物均为河流沉积物,经测定甲、乙、两三个平坦面形成所经历的时间长度基本一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济南高二学情诊断地理试题答案(山东省济南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10)

19. 甲乙丙三个平坦而上堆积物颗粒直径最大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无法确定

2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随着四个平坦面的形成,河床位置自东南向西北移动

B. 每一个平坦面的形成过程中,地壳都呈间歇性上升

C. 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丁

D. 乙平坦面形成时期水土上流失最严重

【答案】19. D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对应甲、乙、丙、丁四个平坦面,平坦面上的堆积物均为河流沉积物。一般堆积物颗粒直径的大小与河流流速流量相关,流速流量越大,河流的搬运作用强,堆积物的颗粒越大。河流流速流量跟地势起伏落差以及降水季节变化有关,但根据材料和图无法确定。D正确。故选D。

【20题详解】

图示河流位于我国,指向标指向东南方,说明 河流河床西北侧较陡,说明西北侧侵蚀严重东南侧堆积,河床不断向西北移动;A对,图示河流有四级阶地,河流阶地的形成是地壳运动和流水作用的结果;当地壳抬升时河流落差大,流速加快,下蚀作用明显,当地壳平稳时,堆积作用为主,形成阶地。4个平坦面,说明河流所在区域地壳间歇性抬升,但每个平坦面的形成过程中,是河流堆积;B错;丁位于丰水期水位之下,说明丰水期河水仅能淹没丁,因此堆积物还会继续在此沉积,丁的面积仍在扩大。C对。图中显示乙平坦面厚度最大,三个平坦面形成所经历的时间长度一致,说明乙形成时期(地壳抬升时)河流落差大,流流速最快,坡面径流的冲刷能力最强,水土流失最严重。D对。故选B。

如图表示某海域表层海水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图中虚线表示流经该海区的洋流,b、c处于同一纬度,a、d处于同一纬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济南高二学情诊断地理试题答案(山东省济南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11)

21. 由图可知( )

A. c是北半球暖流 B. b是南半球暖流 C. a是北半球寒流 D. d是南半球寒流

22. 对该海域表层海水的盐度及密度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 a海域与d海域的盐度大小相同 B. a海域密度大于b海域密度

C. b海域盐度小于c海域盐度 D. d海域密度大于c海域密度

23. 关于图示洋流对人类活动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①甲处可形成渔场,原因是处于寒、暖流交汇处②乙处可形成渔场,原因是处于寒、暖流交汇③轮船在a海域航行,航行速度因洋流而加快④大型油轮在d海域漏浊污染范围会扩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21. A 22. C 23. B

【解析】

【21题详解】

读图根据等温线的数值自南向北递减,判断出该海域位于北半球。根据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可知,a是暖流,b是寒流,c是暖流,d是寒流,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22题详解】

同一纬度外海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考虑洋流因素,暖流流经,蒸发量大,盐度大;寒流流经,蒸发量小,盐度小。b、c处在同纬度地区,c处有暖流流经,b处有寒流流经,故盐度b<c,C正确;a、d处在同纬度地区,a处有暖流流经,d处有寒流流经,故盐度d<a,A错误。密度的影响因素:不同纬度地区,主要考虑纬度因素,纬度越低,温度越高,密度越小;处于同一纬度考虑洋流因素,暖流流经温度高,密度小,寒流流经温度低,密度大。a处纬度比b处低,d处纬度比c处低,故密度a<b,d<c,B和D错误。所以选C。

【23题详解】

甲处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可形成渔场,①正确;乙处没有寒暖流交汇,②错误;洋流对航行的影响,顺流速度快,逆流速度慢,③错误;洋流有利于加快污染物的净化速度,但扩大了污染范围,④正确。所以选B。

【点睛】读图技巧判断洋流的寒暖性质和半球位置:1、依据等温线的数值变化规律,确定洋流所处的半球。若等温线数值自南向北递减,则位于北半球;反之则位于南半球。2、画出洋流运动的方向。洋流运动方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3、由水温高处流向水温低处的洋流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

雅丹是一种典型风蚀地貌,广泛分布于地球干旱、半干旱地区。罗布泊地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缘,北靠天山支脉库鲁克塔格,南临阿尔金山,雅丹较为低矮,高度多在1m以下。下图是雅丹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济南高二学情诊断地理试题答案(山东省济南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12)

24. 据图推测罗布泊雅丹形成的主导风向是( )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25. 罗布泊雅丹演化过程顺序依次是( )

济南高二学情诊断地理试题答案(山东省济南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13)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③①④② D. ④③②①

【答案】24. B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雅丹地貌受风力侵蚀作用形成,沟槽、垄脊走向与当地的盛行风向一致,结合图中方向指示标信息可知,该区域主要盛行东北-西南风,该区域位于我国内陆盆地,应靠近我国冬季风发源地,当地的盛行风向应为东北,B正确。故选B。

【25题详解】

罗布泊所在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大风天气多;罗布泊干涸,湖底地面出现裂隙;初成期:盛行风(东北风)沿裂隙侵蚀偏软岩层,风蚀沟槽形成,槽间出现圆丘状地貌;青年期:随着风蚀作用增强,沟槽持续加深展宽,槽间形成流线状垄地;成熟期:风蚀作用持续增强,流线状转变为长垄状,形成典型雅丹地貌。罗布泊雅丹演化过程顺序依次是③①④②,C正确。故选C。

【点睛】罗布泊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风力强劲,持续强劲的风力侵蚀作用和偶尔的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二、非选择题

26.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据估算,在气温低于或等于一4℃条件下,渤海海冰每天生成1,86厘米厚,以此海冰生成速度,不同海域海冰可开采次数存在差异。海水在低温环境中发生冻结时,一部分来不及排出冰体的高浓度盐水被包裹在冰块内部。海冰淡化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将高浓度盐水从海冰中分离出来。研究表明,经过处理的海冰符合淡水标准,而且成本低于直接淡化海水。下图是渤海海冰预报示意图。

济南高二学情诊断地理试题答案(山东省济南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14)

(1)据图可知渤海海冰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是________和________。

(2)推测渤海海冰可开采次数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列举其主要影响因素。

(3)从供需、环境角度,论证京津冀地区淡化海冰生产淡水的利与弊。

【答案】(1) ①. 葫芦岛 ②. 营口

(2)分布规律:由南向北增多;由海向岸增多。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域形状。

(3)利:渤海海冰资源丰富,京津冀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淡水需求量大,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弊:海冰资源的季节性很强(或海冰生产不稳定),大量开采海冰会导致海水盐度升高,影响海域生态环境,海水淡化产生大量高浓度盐水,如处理不当,会对沿岸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解析】

【分析】本题以海冰以及渤海海冰预报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海水性质、以及海洋资源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营口市和葫芦岛市的海冰范围较大,且最大冰厚较厚,所以这两个城市的海冰资源比较丰富。

【小问2详解】

纬度越高气温越低,低温期持续时间越长,海冰越厚。大陆附近,海水较浅,海水体积较小,易结冰且结冰期更长。封闭海域收陆地影响更强,更易结冰。因此其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增多;由海向岸增多。影响因素主要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域形状。

【小问3详解】

从供需角度看,京津冀地区海冰淡化的利处:渤海海冰资源丰富,距离近,而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数量较多,工农业发展水平较高,淡水的需求量较大,水资源短缺严重,淡化海冰生产淡水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从环境角度看,京津重地区海冰淡化的弊端:海冰资源的季节性很强,只能在冬季供应,供应不稳定;大量开采海冰会导致海水盐度升高,影响海域生态环境,危及生物生存,影响生态环境;海水淡化产生大量高浓度盐水,如处理不当,会加剧盐碱化,造成严重的污染,会对沿海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2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云台山雄踞于太行山脉南端。其海拔1381米的顶峰上,分布着大小不一的溶洞; 但在山脚下,却分布着大规模的峡谷地貌。既有壮观的峡谷又有奇特的溶涧,峡谷和溶洞发育于同一座山上,这种地貌被科学家们称为云台地貌。从山脚到山顶,云台山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地貌特点,是云台地貌与众不同的特点。

材料二 我国部分区域的地貌景观图片(见下图)。

济南高二学情诊断地理试题答案(山东省济南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15)

(1)云台山顶峰大小不一的溶洞.属于____________地貌.这类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地形区)是由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除溶洞以外,这类地貌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形态。

(2)材料二中的B、C图片分别属于_________ 、__________地貌,B 图片所属地貌是由______作用形成的,其主要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有哪些?

(3)说明A图所属地貌类型对土壤或水资源产生的影响(任选一个角度作答)。

【答案】(1)喀斯特(岩溶) 云贵高原流水溶蚀峰林、峰丛、孤峰、喀斯特漏斗、落水洞、地下河、石柱、石笋、石钟乳。

(2)风蚀(风沙、雅丹)地貌冰川(冰蚀)风力侵蚀 自然环境特征:气候干旱,风力大:植被稀疏,荒漠广布:河流稀少,多内流河;多风沙地貌:土壤贫瘠。

(3)土壤:土层薄,土壤贫瘠,易水土流失产生石漠化。

水资源:地表水易渗漏,转化成地下水,地表水资源短缺。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喀斯特地貌、风蚀地貌、冰川地貌的判断及喀斯特地貌对土壤、水资源的影响等知识点。

【详解】(1)云台山顶峰大小不一的溶洞,溶洞属于喀斯特(岩溶)地貌景观。这类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是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除溶洞以外,这类地貌还有峰林、峰丛、孤峰、喀斯特漏斗、落水洞、地下河、石柱、石笋、石钟乳等形态。

(2)材料二中的B图片是风蚀地貌,C图片属于冰川(冰蚀)地貌,B图片所属地貌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其主要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有气候干旱,风力大;植被稀疏,荒漠广布;河流稀少,多内流河;多风沙地貌;土壤贫瘠。

(3)说明A图所属地貌类型是喀斯特地貌,是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对土壤侵蚀作用强,导致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土壤贫瘠,易水土流失产生石漠化。地表裂隙多,多喀斯特漏斗、落水洞、地下河,地表水易渗漏,转化成地下水,地表水资源短缺。

28.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科研小组对湖南省东部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114°E、28°N)展开土壤、植被调查。科研小组发现,大围山土壤有机质含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发生变化,低海拔地区大面积的天然林被改造为人工林、果园,中海拔地区坡陡谷深,高海拔地区植被较丰茂。下左图为该科研小组获得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图。

济南高二学情诊断地理试题答案(山东省济南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16)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推断大围山的植被和土壤类型的垂直分布,完成右上图填空(只填字母)。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红壤 D.草甸土

(2)描述大围山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海拔升高的变化特征。

(3)分析大围山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海拔升高变化的原因。

【答案】(1)答案见下图

济南高二学情诊断地理试题答案(山东省济南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17)

(2)海拔0~1000米,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海拔1000米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迅速升高。

(3)大围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多雨,植物生长茂密,每年有大量有机物回归土壤,加之土壤潮湿呈嫌气状态,有机物积累多,分解少,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随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土层变薄,植物生长量变少,有机质积累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变低;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植被较丰茂,气温较低,有机质不易分解,土壤有机质含量迅速升高。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应的土壤类型、大围山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海拔升高的变化特征、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东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为红壤。随着海拔升高,水热条件变差,植被演化为温带落叶阔叶林。高海拔地区,在高山草甸灌丛和松林植被下发育了草甸土。如图:

济南高二学情诊断地理试题答案(山东省济南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18)

【小问2详解】

在回答过程中注意限定词,要从“大围山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海拔升高的变化特征”角度作答。读图可知,大围山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海拔升高先降低,海拔1000米以上,迅速升高。

【小问3详解】

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因素主要从气候、海拔、土壤砂粘比、耕作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大围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多雨,植物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枝繁叶茂,每年有大量有机物回归土壤;土壤为红壤,土质黏重,持水量大,通透性差,有利于有机质积累,有机物积累多,分解少,且有大面积的天然林被改造为人工林、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由材料“中海拔地区坡陡谷深”可知,随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水土流失加剧,土层变薄,植物生长量变少,有机质积累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变低;由材料“高海拔地区植被较丰茂”可知,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植被较丰茂,气温降低,有机质不易分解,土壤有机质含量迅速升高。

2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海湖形成于距今20~200万年前,是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形成初期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它是一个外泄湖;13万年前,由于地质、气候等诸多原因,使青海湖从外流湖变成了只入不出的闭塞湖。目前, 与初期的湖区相比,青海湖面缩小了三分之一,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

材料二 青海湖处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部干旱区和西南部高寒区交汇地带,并具有其自身的湖泊效应,区域内西北风盛行,湖风与陆风交替出现。青海湖周边地区分布有大量沙丘,其中湖区东岸沙岛附近最为集中,西岸布哈河河口三角洲也有分布(如下图),近年来这些沙丘面积有扩大趋势。

济南高二学情诊断地理试题答案(山东省济南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19)

(1)判断15万年前青海湖参与水循环类型。

(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自然原因。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推测青海湖西岸沙丘形成的自然原因。

【答案】(1)海陆间循环。

(2)(13万年前由于构造运动或地质作用,)青海湖变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13万年来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干,降水减少,湖水补给减少:该地光照强烈,风力强盛,蒸发旺盛。

(3)布哈河携带大量泥沙在河口处沉积(冬春季节河流、湖泊水位下降,河滩、 湖边的泥沙出露)形成沙源;强烈的(偏东南向)湖风,搬运大量泥沙:受西部山地阻挡,风力减弱,泥沙沉积,形成沙丘;黑山的阻挡作用,减弱了西北风对沙丘的侵蚀和搬运。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青海湖自然地理特征、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自然原因及青海湖西岸沙丘形成的自然原因等知识点。

【详解】(1)“青海湖形成于距今20~200万年前,形成初期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它是一个外泄湖”, 参与的是海陆间循环。

(2)“13万年前,由于地质、气候等诸多原因,使青海湖从外流湖变成了只入不出的闭塞湖,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13万年前由于构造运动或地质作用,地壳抬升,与黄河水系失去连通,不能入海。青海湖变为内流湖,陆地支流将盐分汇入而不断积累;13万年来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干,蒸发加剧,降水减少,湖水补给减少,淡水减少,盐分不断积累;该地光照强烈,风力强盛,蒸发旺盛。

(3)区域内西北风盛行,湖风与陆风交替出现。据图可以看出,布哈河携带大量泥沙在河口处沉积,冬春季节进入枯水期,河流、湖泊水位下降,河滩、 湖边的泥沙出露,形成丰富沙源。湖风与陆风交替出现,强烈的(偏东南向)湖风搬运大量泥沙,受西部黑山山地阻挡,风力减弱,泥沙沉积,形成沙丘;黑山的阻挡作用,减弱了西北风对沙丘的侵蚀和搬运。

【点睛】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