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培养物:在特定工艺条件控制下由酵母菌在特制的培养基上经过充分发酵后所形成的制品它由酵母细胞代谢产物和经过发酵后变异的培养基,以及酵母细胞所构成,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酵母使用哪种培养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酵母使用哪种培养基(什么是真正的酵母培养物)

酵母使用哪种培养基

酵母培养物:在特定工艺条件控制下由酵母菌在特制的培养基上经过充分发酵后所形成的制品。它由酵母细胞代谢产物和经过发酵后变异的培养基,以及酵母细胞所构成。

酵母培养物制作过程

特定工艺条件:温度、pH、水分含量、溶氧等适合酵母菌生长的外部条件。酵母菌:酿酒酵母菌、面包酵母菌、假丝酵母菌等。

特制培养基:碳源、氮源、无机盐等。(葡萄糖、玉米、豆粕、麦芽、Ca、Mg、Zn、Fe、Mn等)

发酵:好氧发酵与厌氧发酵相结合。(更快生长与良好风味结合)

酵母培养物组成成分三大部分:酵母细胞体:菌体蛋白、葡聚糖、甘露寡糖

酵母细胞代谢产物:氨基酸、抗菌肽、维生素、瘤胃营养因子、甘露寡糖、微量元素、活性酶、生长因子等

变性培养基:更容易被瘤胃微生物吸收利用的速效碳源、氮源、微量元素等。(如:青贮)生长因子:是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生长代谢所必需,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广义的生长因子除了维生素外,还包括碱基、嘌呤、嘧啶、生物素和烟酸等,有时还包括氨基酸营养缺陷突变株所需要的氨基酸在内;而狭义的生长因子一般仅指维生素。

标准2013年12月农业部公布将“酿酒酵母培养物”从《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转移到《单一饲料原料品种目录》。

特征描述:以酿酒酵母为菌种,经固体发酵后,浓缩、干燥获得的产品。

强制性标识要求:粗蛋质、粗灰分、水分、甘露聚糖。

代谢产物、生长因子没标准:发酵结束后活菌含量间接反映含量:稳定期末期最多活菌含量>10亿/g。

酵母培养物作用

概述:让奶牛拥有一个健康的瘤 胃,使饲料利用效率最大化,优化瘤胃发酵作用,进而达到产奶量最大化及利润最大化。瘤胃健康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草料质量变异,淀粉、蛋白类原料发酵速率不同(压片玉米、膨化大豆,玉米粉碎程度,或使用快速淀粉降解速率的谷物如小麦、大麦 及燕麦等),TMR混合不精确,日粮饲喂时间不一致, 饲槽空间不足,牛只挑食精料,日粮原料变异及热应激等。

调整瘤胃微生态环境可使奶牛瘤胃细菌数增加 58%及35%,其中,瘤胃分解纤维细菌数分别增加 82%、59%;增加瘤胃乳酸利用菌数,包括 反刍月形单胞菌及埃氏巨型球菌,降低乳酸在瘤胃的 堆积,并将乳酸转变为丙酸;增加瘤胃真菌数; 增加能清除氧气的原生虫,包括等毛属原生虫 533%,多毛属原生虫574%;增加菌体蛋白合成;

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粗料(包括玉米青贮、 羊草、苜蓿草等)及精料的消化率。

改善乳指标,提高生产性能

提高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尤其是丙酸浓度;稳定瘤胃pH值并增加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使瘤胃菌体蛋白至小肠的供给提高81g 或194g;显著增加泌乳早期产奶量(0.63-2.1kg);泌乳中后期产奶量(0.01-1.95kg)。

预防和减少应激反应,提高干物质采食量奶牛在遭受热应激时,瘤胃微生物 活动受到影响,食欲不振,采食量降低,产奶量降低,乳成分降低。

提升牛只免疫能力及健康β-葡聚糖和甘露聚糖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乳房炎疾病的发病率。提高牛血液中免疫活性蛋白血清球蛋白的含量,提高免疫机能。

乳力生组成:

酵母培养物 :补充速效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黑曲霉培养物:提供高活性纤维素酶及蛋白酶。有机铬等微量元素:补充微量元素,抗热应激。

生产流程

菌种纯种液体培养——接种固体培养基固体发酵——好氧、厌氧结合,使菌种充分生长代谢活性成分——低温气流干燥——粉碎——混合——包装——成品品质检测——出厂。

用法用量

犊牛:50-100g/头·天;育成牛:100-200g/头·天;奶牛干奶期和围产期:100-200g/头·天;产奶期:150-200g/头·天;应激或辅助治疗:加倍用量。

实证效果北京延庆某牧场:该牛场长期添加某国外知名进口酵母培养物。自2014年11月添加乳力生100g等量替代进口产品后。结果表明:产奶量30kg,乳蛋白3.12,乳脂肪3.72等与进口产品比较无显著差异,且使用成本降低约5000元/吨,大大提高了牧场经济效益。

山东郓城县某奶牛养殖场:使用前平均产奶量21公斤,乳脂肪3.74,乳蛋白2.97 ,牛群膘情较瘦,蹄病较多。使用时间:2014年12月3日至2015年1月5日使用量:每头牛饲喂200克使用后情况:平均产奶量23公斤 ,乳脂肪3.96,乳蛋白3.13对比:产奶量增加2公斤,乳脂肪提高了0.22,乳蛋白提高了0.16

作者介绍:张彬,男,山东人,2009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高级畜牧师。现任北京世锦长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彬博士十几年如一日专注于将人类食品用益生菌和食品科学的方法应用到饲料技术和畜牧养殖业方面,先后开发了产有机酸的酪酸梭状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等新型饲料添加剂;反刍动物用固体发酵酵母培养物;气升固态蛋白粕类发酵蛋白饲料;微胶囊化益生菌;全溶性饲料等新型的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