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参军入伍,当兵不再是“无可奈何”之下的去处,而成为了许多青年人的梦想之一。35年前,也有这样一位青年人,为了能更有“出息”,他进入了部队。未成想,这一待,他就在军营里待了34年。这个人就是王忠心,或许从起名那天起,他就注定书写“忠心报国”的传奇。

黄山导弹兵王王忠心(安徽兵王王忠心)(1)

1968年,王忠心出生在安徽的一个农村家庭中,家境贫寒,兄弟姐妹众多。他很小的时候就下地帮父母干农活儿了,虽然羡慕背着书包上课的同龄人,可他也知道家里的条件不足以支撑所有的孩子读书。

家里年长一点的孩子读完初中就外出打工了,在那个年代,农村的孩子几乎都是这个出路。兄姐离家后,家中负担有所减轻,王忠心得以步入学堂,那一年他十岁。读书的机会实在是来之不易,因此他听课时格外积极主动,考试成绩也都不错。

他读完初中后,家里实在拮据,而继续读高中的费用又太高,王忠心不得不终止学业。他自小就十分懂事,虽然心中十分想要读书,但他更体谅父母的不易,主动选择了辍学。

黄山导弹兵王王忠心(安徽兵王王忠心)(2)

辍学后,他在家里待了一段时间,帮父母做做农活,打打零工,贴补一些家用。然而,这样零散的活计终究不长久,难道真的要将自己的一辈子绑在这一亩三分地上吗?

或许许多人觉得无所谓,可是王忠心不甘心。他还有着为祖国贡献力量的宏大志向,因此他意识到,是时候走出去了。相较于大多数人选择外出务工,他选择参军入伍。父母都很支持他的决定,当兵在那个年代看起来是十分崇高的事情,王忠心一开始也是想在部队里做出一番名堂来。

黄山导弹兵王王忠心(安徽兵王王忠心)(3)

虽然部队条件艰苦,但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对王忠心来说,吃苦耐劳不在话下。他真正的挑战是,如何提高自己的学识。身在导弹部队,王忠心必须要正视自己与旁人在学历上的差距。他没有因此自卑,相反的,他充满了干劲与冲劲,势必要赶上大家的脚步,还立志要考上第二炮兵士官学校。

黄山导弹兵王王忠心(安徽兵王王忠心)(4)

服役期间,他认真完成日常训练任务,剩下的空闲时间都被他用来看书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王忠心实现梦想的垫脚石。一般来说,军人完成规定的任务后已经是筋疲力尽了,可他还要专心备考。这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全靠着他的一腔韧劲坚持下来了。王忠心没有什么杂念,他只是希望自己多长些知识,拓宽眼界,就算最后考不上也没有关系,他依旧有过硬的技术。

黄山导弹兵王王忠心(安徽兵王王忠心)(5)

在这段时间里,他凭借不懈的努力与坚韧的意志取得了飞快的进步,战友们佩服他能够始终如一地追求梦想,部队的领导也都很看好他。队里的战车、机器出了故障,找到他就一定可以完美解决问题。纵然已经成为战友和领导心中的标杆人物,王忠心还是之前那个样子,他对未来没有什么幻想,一心只想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力做到最好。

服役的年限很快就到了,他虽然不想离开军营,但是身为军人,首要的就是服从组织安排。1991年,他按期退役了。

黄山导弹兵王王忠心(安徽兵王王忠心)(6)

他回到了老家,待了一段时间后,他想用在部队学到的本事找个工作维持生计。就在亲戚朋友给他介绍好了一个工作时,他又收到了部队的召回通知。原来那年正好赶上制度改革,而他正好是被召回的士兵之一。对王忠心来说,没有什么比部队更好的归宿了。

皇天不负有心人,王忠心的努力刻苦都被领导们看在眼里。在长官的推荐下,他如愿进入了炮兵士官学校。同时,他也取得了两本专业操作的上岗证书。抵达学校后,他深知这里对专业知识的要求更高。

黄山导弹兵王王忠心(安徽兵王王忠心)(7)

一遍记不住的内容,他就学两三遍,直到掌握为止。他的基础水平比不上其他人,就比别人更努力。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他将此奉为圭臬。他付出了比常人几倍的努力,理所应当地成为一众士兵中突出的那个,一切都是有回报的。

黄山导弹兵王王忠心(安徽兵王王忠心)(8)

毕业在即,王忠心再次面临选择。大多数同学都选择了更好的出路,可他却志不在此。他想将自己一身所学再回报给学校,回报给了他截然不同人生的军营。这一留,他在军营就待了三十余年。

从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部队。因为装备换型,他从发动机专业转到了测控专业。这意味着他又要自学新的专业知识,初中文化水平的他看不懂电路图,只能将十几米的电路图翻来覆去日夜研究,把上面的内容记得滚瓜烂熟。不仅如此,几乎所有的电路教材书也被他翻烂了,他也因此成为战友口中的“活电路”。

黄山导弹兵王王忠心(安徽兵王王忠心)(9)

在军营中,他常年和导弹打交道,岗位是发控台组号手。简单来说,他就是导弹发射的操作人员,这在部队中是非常重要的岗位。像小学生做算术题一样,导弹号手失误是常有的事情,可是在王忠心这里,从来不存在失误。关键时刻不出错是部队的要求,从不出错是他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他在岗期间,经历了3次武器换型,操作过3种型号的导弹,拥有精准测控所有19个号位的操作本领,是当之无愧的“金牌号手”。正是在这种近乎严苛的自我约束下,他才谱写了个人的传奇。

黄山导弹兵王王忠心(安徽兵王王忠心)(10)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王忠心的处事原则之一。他做了24年的班长,许多战士都感念他的照顾与教诲,亲切地称呼他为“老班长”。为人师长,王忠心从不吝啬将自己的所知所学传授给新兵。即便没有讲义,他也总能滔滔不绝。脑中有知识,胸中有抱负,无论是三尺讲台,抑或是实操战场,王忠心都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未来的战士们。

黄山导弹兵王王忠心(安徽兵王王忠心)(11)

在教导一代又一代的新兵时,他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新兵接受训练时,他也同样按时按量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看到以身作则的老班长,新兵更没有借口逃避、敷衍训练了。

岁月匆匆流逝于数年汗水之中,王忠心在军营中迎来送往。年龄差距逐渐拉大,可代沟却从未出现。他有自己的一套交往法则,因此无论在哪个年龄层,他总能受到士兵的爱戴。这套法则归结于两个字——尊重,尊重身为学员的他们,自然就会收获未来战友的尊重。

黄山导弹兵王王忠心(安徽兵王王忠心)(12)

为了传授更多的导弹知识,他还参与了许多教材的撰写。初中学历从未桎梏住他的脚步,凭借着丰富的战斗经验,他将自己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无私地传授给战友们,整个部队都因此受益。2017年,学校最终决定授予王忠心“教授”职称。得到这个职称实属不易,学校内部也产生了较大的分歧,碍于他的初中学历还有战士身份,不少教职员工持否定意见。

黄山导弹兵王王忠心(安徽兵王王忠心)(13)

可是多年来,王忠心带出来300多名测控号手,有50多人成为尖子生与骨干。也是在他带头示范作用下,部队形成了技术骨干群体,31人中有24人获得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为我国的导弹事业输送了许多人才。

他本身的实战经历与突出贡献都证明,他拿到这个职称是理所应当的,他是符合新时代实践化教学改革的“实战专家”,完全可以担得起“教授”二字。

黄山导弹兵王王忠心(安徽兵王王忠心)(14)

王忠心看着自己手下的一个个兵成为国家的人才,获得提干、升迁的机会,许多学员在他的影响下走到了更高的位置。他却因为因为种种原因屡次错失提干良机。所幸他并未因此自怨自艾,正视他人的长处与所得,反省自身不足与所失。红花常有,绿叶难得,他甘做绿叶,托着一朵朵祖国的花朵美丽绽放。

凭借着自身过硬的技术他成为了一级军士长,虽然这不是什么将领的职位,但“一级军士长”已是士兵军衔中最高级别。他是名副其实的“兵王”,相较于风光满面的将军,“兵王”们则是用自己二三十年的努力换来这一个荣誉称号,这背后是始终如一的坚持与热爱。

黄山导弹兵王王忠心(安徽兵王王忠心)(15)

身为一级军士长,他可以服役到退休。照规定,士兵服役满30年、年龄满50周岁的即可退休。2016年,王忠心服役满30年。他是当兵最久的士兵之一,到了卸任离开的时候了。但或许是军营还舍不得这位老将,赶上体制调整,测控骨干被调走了一半,而装备换型升级又需要人手,王忠心几番权宜之下,还是选择了延迟退休。彼时,他千里外的母亲还需要人照顾,自己的身体也需要调养,可他还是毅然决然站在岗位上。一日穿着军装,一日守和平。他将小我放得很轻,国家放得极重,这一生都要做对得起这身军装的人。

黄山导弹兵王王忠心(安徽兵王王忠心)(16)

2017年7月,王忠心被授予“八一勋章”。这是军队的最高荣誉,而他也是首批获此殊荣的十人之一。2020年5月,王忠义还是迎来了迟到4年的退休,34年的军旅生涯宣告结束。他的传奇事迹广为流传,成为激励后辈的力量。年过半百再回家乡,他只觉得空落落的。他许诺,若有战,召必回。宝剑虽然入鞘,可剑锋仍在,剑心犹存。

对于军人,我们总是抱有崇敬之心。优秀的兵应该是什么样?他或许是骑马定天下的大将军,又或许是将每件平凡事情做好的不平凡人。相同的是,他们都深深爱着这身戎装,也担得起背后的家国重任。

黄山导弹兵王王忠心(安徽兵王王忠心)(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