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农历腊月二十三,是传统的小年。小年是春节的前奏曲,从今天开始,就意味着进入过年的节奏啦!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小年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

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传说,玉皇大帝在每家都派驻一位灶神

来监督考察这一年的所作所为

到了小年这一天

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

这一年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所以每家每户祭灶时

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

涂在灶王爷的嘴上

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了

祭灶节这一天

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

有欢送灶神上天

就有接灶王下天的仪式

大年三十的晚上

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

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

小年习俗:

贴灶神画像

祭灶,其实小年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

除了供奉糖瓜、糕点

还要换灶神画像

把旧的灶神画像揭下的同时

家家户户也都要“请”回来新的灶王像

小年有啥要吃的(小年到了除了吃糖)(1)

扫尘

小年有啥要吃的(小年到了除了吃糖)(2)

剪窗花

小年有啥要吃的(小年到了除了吃糖)(3)

贴春联

小年有啥要吃的(小年到了除了吃糖)(4)

放鞭炮

小年有啥要吃的(小年到了除了吃糖)(5)

沐浴、理发

小年有啥要吃的(小年到了除了吃糖)(6)

赶乱婚

小年有啥要吃的(小年到了除了吃糖)(7)

吃饺子

小年夜吃饺子

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小年之争:

北方二十三 南方二十四

到底哪天过小年?

北方的同学们说腊月二十三

南方的同学不服了

明明应该是腊月二十四的!

在中国古代

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

也就是说

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

百姓家是腊月二十四

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

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

受官气影响较重

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

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

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

而鄱阳湖等周边的居民

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

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

小年美食:

灶糖 糖瓜 关东糖

小年有啥要吃的(小年到了除了吃糖)(8)

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

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

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

小年有啥要吃的(小年到了除了吃糖)(9)

冬天把它放在屋外,

因为天气严寒,

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

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碎,

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

小年有啥要吃的(小年到了除了吃糖)(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