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我开通“张姐故事”今日头条号已四个月了,现重温蒋子龙《时间》一文,感触颇深。

蒋先生的“当你度日如年,受着时间的煎熬,说明你的生活出了问题,正在浪费生命。”如同一面镜子,正从上至下照射着我,使我倍感羞愧。

重要的人物不会因为时间而淡忘(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1)

我浪费过很多宝贵的时间,现已追悔莫及。比如就读书而言,到了老眼昏花50多岁的退休年龄,才开始喜欢并爱上阅读。

贾樟柯在《朗读者》节目中,接受董卿采访谈到读书的意义时说:读书无非带给我们两样东西——头脑和情感。真是一针见血、掷地有声。

回首过往的人生,正是因为读书太少,缺乏睿智。因而在大事大非面前,一味地遵从自己善良的本心来观察、判断、处理事务,从而造成一些无法挽回的损失。

重要的人物不会因为时间而淡忘(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2)

之前常看的只不过是《读者》、心灵鸡汤类的哲学、励志书,或黄帝内经、曲黎敏等养生书籍,看来看去身体还是不好。以前对身体的主要穴位烂熟于心,现在也忘得差不多了,曾经有一段时间有想去中医学院蹭课的想法。理科学的不能学以致用,也早抛到九霄云外了。

文学类书籍,基本没看过一本完整的,更不要说经典名著了。总以经历曲折、是家中老大要撑起一片天等为由逃脱。究其主观原因,还是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没有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更没有思考过时间与生命的关系。

重要的人物不会因为时间而淡忘(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3)

正如梁实秋所说:“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

庆幸年过半百后的我尚能觉醒。我想,这得益于我潜意识对文学的热爱,更重要的是有幸走进了老年大学仇老师的文学课堂,同时又接触到众多爱好文学的优秀学员们,使我在这片根植思想、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土壤里深根、发芽、开花,也使晚年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视野更加开阔,灵魂更为质朴,也为开头条号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我在开头条号的日子里,由于文学基础薄弱,文章中常有语句不通及错别字等现象出现。加之电脑这块是盲区,从打字到排版都如捉虫一般笨拙,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紧张而充实。

今年春节女儿在家看我的文章婉转而严肃地说:“老妈,你的文章不能细看呀,问题不少……”“我知道,有时候就是觉得某处别扭,可又不知道错在哪里……”我红着脸回答。

她还发现头条号一篇题为《为何要推迟230天的婚礼?》文章的标题不通顺。此文已发表超过半个月了,已无法更改,只当是我写作成长过程中,烙下的深深印记吧。

幸而有大家的包容与鼓励,不少读者留言:瑕不掩瑜、文字质朴亲切、真情流露、使人潸然泪下......他们的勉励,如一缕春风扑面而来,常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也增添了我前行的动力。

四个月发表作品137篇,其中文章49(算此篇),微头条85篇,视频3个。平均算下来每天都有内容呈现。刚开始是发视频、回答问题、写文章;粉丝超过100人后,也常发微头条。字数短到几个字、几十字、上百字,长到二三千字。一篇文章阅读量近19000人,一篇微头条愈16000人。

尽管还很稚嫩、粗糙,但我认为,自己的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再丑也倍感亲切。

这几个月我才真切体会到蒋子龙的“当你感到自己的工作效率和时间的运转成正比,紧张而又充实,说明你的生命正处于黄金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