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栏一片风云起》豆瓣评分2.0,算是一部高评分的作品故事讲述1937-1945年国难时期,北平的三个知识分子家庭的两代人,面对时代的大动荡和大变局,做出的选择和牺牲有人选择守护中华文化,有人选择投笔从戎他们允文允武,百折不挠,是理想主义者,更是现实行动派他们竭力救亡图存,积极探寻国家出路,最终走向光明,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凭栏一片风云起连续剧 凭栏一片风云起飞行员原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凭栏一片风云起连续剧 凭栏一片风云起飞行员原型

凭栏一片风云起连续剧 凭栏一片风云起飞行员原型

《凭栏一片风云起》豆瓣评分2.0,算是一部高评分的作品。故事讲述1937-1945年国难时期,北平的三个知识分子家庭的两代人,面对时代的大动荡和大变局,做出的选择和牺牲。有人选择守护中华文化,有人选择投笔从戎。他们允文允武,百折不挠,是理想主义者,更是现实行动派。他们竭力救亡图存,积极探寻国家出路,最终走向光明。

剧中飞行员非富即贵、帅气的人设,让人感觉又是一部抗日神剧。然而电视剧的原型比剧中主人公更加更帅更富,也更惨、更悲。

高志航(1907年5月14日—1937年11月21日),原名高铭久,字子恒,辽宁通化(今吉林省通化市)人。中国空军王牌飞行员,民族英雄。

1927年19岁的高志航以优异成绩学成回国,随后被张学良将军任命为东北航空处飞鹰队少校(陆军衔)驾驶员,旋转任东北航空教育班少校教官。此间,由于他对技术精益求精,故每次演习均获得奖励。一次演习,他的右腿被弹出的操纵杆打断。经过两次手术,高志航的腿比原来短了一分。但他坚持要求重上蓝天,并提出试飞。当时的飞机简陋,飞行员没有玻璃罩子,整个身体露在外面。张学良被高志航的精神打动,任命他为东北航空处飞鹰队队长。

1920年投笔从戎,考入东北陆军军官教育班,后到法国学习两年飞机驾驶,回国后在空军任职。抗日战争期间中国著名的空军抗日英雄、中国空军驱逐机部队司令兼第4航空大队大队长。

1937年8月13日,爆发了淞沪大战。因大雨中断联系多日的高志航,再也按捺不住焦躁的心情,强迫一架因雷雨迷航降落周家口机场的外国大福特运输机飞往南京,参加了空军高级将领会议,领受飞往杭州笕桥机场轰炸日军第三舰队的任务。

刘粹刚(1913―1937年10月25日),奉天昌图(今辽宁铁岭)人,原籍安徽宿县(今宿州)。中央航校第二期毕业,任空军第五航空大队第二十四队上尉队长。刘粹刚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位叱咤风云、名震中外的“飞将军”,击落敌机数量最多的中国飞行员,共击落日机11架,击伤2架。在对日空战中,常以寡敌众,以弱抗强。其技术高超,作战非常英勇,在对日空战中,刘粹刚常以寡敌众。从8月16日首开纪录,到10月中旬,共击落日机11架。与高志航、乐以琴、李桂丹一并被誉为中国空军的“四大金刚”。

抗战时期,笕桥航校共培养了1700余名飞行员,他们的平均牺牲年龄,是23岁悲壮。他们中的大多数,或是世家子弟,或是名门少爷,本可以过着一生衣食无忧的日子。

当闫海文高喊着“中国无被俘之空军”自尽时,日本记者曾在报道中写道:中国已非昔日之中国!

时至今日,这句话依然慷锵有力:中国已非昔日之中国!

中华精神不忘,中华民族不灭,生生不息的传承永远都刻在中国人的骨血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