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周敦颐《爱莲说》

时至四月,又到了牡丹花盛开的时节。牡丹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谈起牡丹,必谈洛阳。洛阳牡丹甲天下,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洛阳牡丹的赞誉,故洛阳有“牡丹城”之称。而洛阳牡丹之所以著名,与其历史和环境密切相关。

历史—洛阳牡丹的栽培始于隋,鼎盛于唐,宋时甲于天下。

正史有载,早在隋朝,隋炀帝“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昭天下境内所有鸟兽草木驿至京师(今河南洛阳)……。易州(今河北易县)进二十箱牡丹”。这段记录表明,隋炀帝在洛阳建西苑植牡丹,开启了我国规模性观赏牡丹栽培的历史。虽说隋炀帝搞这些是为了自己的享乐,但确实对牡丹的发展做了贡献。

洛阳六月看牡丹的地方(人间四月天洛阳牡丹绽放)(1)

隋炀帝

而到了唐朝,牡丹种植得到了迅速发展。不仅被宫廷引种,民间也开始大量栽培。经过初唐、盛唐百余年的发展,到中唐贞元、元和时期欣赏热情依然不减。到了晚唐,牡丹更成为当时人们怀念的象征,代表着昔日的盛唐荣光。有唐一代,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牡丹备受人喜爱。“春还上林苑,花满洛阳城。”每当春天,牡丹花开的时节,总能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整个京城。”

除宫廷御苑栽植牡丹外,富豪宅院以及民间皆遍植牡丹,诗人元稹也曾在自家静安坊的宅内种植了牡丹。就连方外之地的道观寺庙也不能免俗,其中长安的慈恩寺的牡丹比别处先开,又比别处后凋谢,凡来长安者必来慈恩寺赏牡丹。求佛寻芳,成了当时长安、洛阳二都人们的春季休闲打卡活动。

洛阳六月看牡丹的地方(人间四月天洛阳牡丹绽放)(2)

武则天赏牡丹

发展到宋代,牡丹栽培中心再次由长安移至洛阳,栽培技术更加系统、完善,对牡丹的研究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一批理论专著。这其中有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的《洛阳牡丹记》、张峋的《洛阳花谱》等。专著记述了牡丹的栽培管理,其中包括择地、花性、浇灌、留蕾、防虫害、防霜冻以及嫁接、育种等栽培方法,总结出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成熟经验。比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中载:“种花必择善地,尽去旧土,以细土用蔹末一斤和之”,“白蔹能杀虫,此种花之法也”。

在宋代就能做到系统性研究及理论,可以看出当时对栽培牡丹十分严格,从选地到种植都十分讲究,这也许是洛阳牡丹能够甲天下的更科学的原因。

环境—“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这是欧阳修在《洛阳牡丹图》中的名句。这里的地脉讲的就是整体的环境。

“洛阳居三河间,古善地。”其气候基本与中国“二十四节气”同步,四季分明,很符合牡丹的生长周期。“立春”时节,牡丹的幼芽开始膨大,并逐渐绽裂,而这时洛阳的平均气温已回升到0℃以上,适宜牡丹发芽。“谷雨”时节,洛阳气温稳定在17℃左右,牡丹自然进入开花期。洛阳冬季没有东北寒冷,夏季没有南方湿热,有利于牡丹的冬眠、越夏。

洛阳六月看牡丹的地方(人间四月天洛阳牡丹绽放)(3)

清·余省《谷雨一候牡丹》

近年来,河南省地质调查院经过对560平方公里土壤的考察研究,发现洛阳一带土壤的各种微量元素,特别是锰、铜、锌、钼元素明显高出其他地区,其中锰的有效态含量是其他地区平均含量的20多倍。这些微量元素能有效促进植物细胞生长,促进叶绿素、糖类、酶类的合成及花蕾的形成。洛阳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如此丰富,在于伊洛流域广泛分布着古老火山岩,经过亿万年的风化、冲积、搬运,形成了洛阳适宜农作物种植尤其是花卉种植的特色。由此可见,“种植好牡丹,必取洛阳土”,这一民间谚语千真万确。

品种—洛阳牡丹演化的结果,使得牡丹的观赏价值大大提高,但也造成了牡丹有性繁殖能力的降低。千百年来,洛阳花师们正是利用牡丹的这种演化、变异,经过自然和人工选择,创造出数以百计的牡丹新品种,对花卉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洛阳牡丹品种的颜色是随着新品种的培养而不断增多。

洛阳牡丹的花色甚丰,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等9大色系,五彩缤纷,万紫千红。品种的命名,或以姓氏,或以产地,或以花色,或以花形。以姓氏得名者如姚黄、魏紫、欧家碧;

洛阳六月看牡丹的地方(人间四月天洛阳牡丹绽放)(4)

姚黄(出自宋代洛阳邙山脚下白司马坡姚崇家。花初开为鹅黄色,盛开时金黄色。花开高于叶面,开花整齐,花形丰满,光彩照人,气味清香,有“花王”之称。)

洛阳六月看牡丹的地方(人间四月天洛阳牡丹绽放)(5)

魏紫(出自五代洛阳博家。花紫红色,荷花形或皇冠形。花期长,花量大,花朵丰满,被推为“花后”。)

洛阳六月看牡丹的地方(人间四月天洛阳牡丹绽放)(6)

欧家碧

以产地得名者如洛阳春、潜溪绯、寿安红;以颜色取名者如鹤翎红、胭脂红。一些牡丹花,则冠以俊美的品名,如醉杨妃、玉天仙、二乔等。

洛阳六月看牡丹的地方(人间四月天洛阳牡丹绽放)(7)

醉杨妃(开粉紫色花,盛开顶部为粉红色。由于植株枝条柔软,花头下垂,纤纤醉态,故名“醉杨妃”。)

洛阳六月看牡丹的地方(人间四月天洛阳牡丹绽放)(8)

二乔(同株、同枝可开紫红、粉白两色花朵,或同一朵花上紫红和粉白两色同在,非常奇特)

还有寓意深妙而又典雅的称呼,如璎珞宝珠、飞燕红妆、雪夫人、粉香奴等。每个品种差异分明,各具特色。

洛阳六月看牡丹的地方(人间四月天洛阳牡丹绽放)(9)

璎珞宝珠

洛阳六月看牡丹的地方(人间四月天洛阳牡丹绽放)(10)

雪夫人

赏花地点—作为牡丹胜地的洛阳来说,城市里许多可以观赏牡丹花的地点,以下介绍最佳的几处牡丹观赏景区。

中国国花园(花期4月1日-5月1日)

洛阳六月看牡丹的地方(人间四月天洛阳牡丹绽放)(11)

中国国花园以隋唐历史文化为基础,以牡丹文化为主要内容,融历史文化、牡丹文化和园林景观为一体。园区自西向东分为西大门景区、牡丹文化区、牡丹历史文化区、历史文化区、东大门景区、生产管理区六大景区,种植牡丹300余个品种,20余万株,种植乔、灌木及各类植物100多个品种,200余万株。

国花园里,有株身高两米有余的“花神”,有100多年的株龄。株型奇特美观,分布均匀的26根主枝从底部呈放射状斜伸向上方,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托着,张开的冠幅达到3米。“花神”上的花大大小小有99朵,取“九九归一”、“天长地久”等美好之意。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花期4月10日至18日)

洛阳六月看牡丹的地方(人间四月天洛阳牡丹绽放)(12)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始建于2005年12月,位于隋唐洛阳城遗址。该园是以豫西地区地带性植物和隋唐城遗址文化为基础,坚持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是游客和市民群众观光赏花的重要场所。

园内建设有千姿牡丹园、野趣水景园、木兰琼花园、百草园、梅园、竹园、桂花园等17个专类园区,植物种类达2000多种。其中,千姿牡丹园由百花园、九色园、特色园和科技示范园组成,共种植九大色系牡丹1200多个品种,27万多株。同时,通过置石、园林小品等艺术手法,以楹联、雕刻等形式,对赞美洛阳牡丹的诗词、典故等进行了充分展示,丰富了牡丹文化内涵。

王城公园(花期4月1日-5月10日)

洛阳六月看牡丹的地方(人间四月天洛阳牡丹绽放)(13)

王城公园建于1955年,因修建在东周王城遗址上而得名,由古文化区、牡丹花圃、动物馆、游乐场等几个部分组成。每年的牡丹花会期间,王城公园都是古城的人气赏花处。每年4月的花期时节,很多游客都会慕名而来赏牡丹。

这里是首届牡丹花会的举办地,所以牡丹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历史意义。这里不仅有超大的牡丹园,还有动物园,是一个游乐的好去处。

国家牡丹园(花期4月6日-4月28日)

洛阳六月看牡丹的地方(人间四月天洛阳牡丹绽放)(14)

位于洛阳北郊的国家牡丹园,是牡丹花卉专业园,每年的4月(牡丹花的开花期)对公众开放,其余时间不接待普通游客。牡丹园分为南区和北区,有名的隋朝西苑遗物“千年牡丹王”,就在牡丹园的南区。

游览牡丹园时,可以根据园中的指示牌,步行玩遍园区的每个角落。在公众开放期间,游客可以观赏到园内几十万株、上千品种的各色牡丹。园中的牡丹花,常见的有红色、黄色、乳黄色、白色、紫色、粉色带蓝等等,色彩缤纷,花朵硕大,香气浓郁。在南区,游客还能观赏到隋朝的遗物“千年牡丹王”,这株牡丹花被誉为洛阳牡丹“活化石”。牡丹园内建筑,充满了了宋明私家园林风格,古香古色的亭榭楼阁、绿荫长廊,还有人工瀑布和小溪。

神州牡丹园(花期4月5日-5月5日)

洛阳六月看牡丹的地方(人间四月天洛阳牡丹绽放)(15)

神州牡丹园,集牡丹文化、牡丹艺术、牡丹景观、高科技四季牡丹于一体,属实为牡丹大盛会。

这里颇具盛唐遗风,占地足有600余亩地的牡丹园,搭配古风特色的园林景观,园内有五大特色景区,可以欣赏牡丹的千姿百态,也可以了解牡丹的文化。这里的牡丹开得最盛是在4月14日,包括雪迎桃花、玉面桃花、百园红霞等,可以尽情欣赏!

此外还有西苑公园、牡丹公园、郁金香牡丹园、天香牡丹园、国际牡丹园、南山牡丹园、农博园、天囿牡丹园等地点也是不错的赏花之地。

为何唐人盛爱牡丹,可能是因为牡丹的雍容华贵象征着唐代的繁荣昌盛,可能是因为盛唐文人墨客的著作能让人发掘牡丹本身之外更多的美,又或是牡丹那种独特神韵在中国人的眼里象征着吉祥美好,以上这些种种,又有谁人不向往之呢。

以上就是关于洛阳牡丹的全部介绍了,牡丹花期预计持续到5月份,心动的小伙伴可以尽快计划游玩行程了~如果有因疫情原因无法前往洛阳赏牡丹花的小伙伴,洛阳官方的微博贴心的提供了景区牡丹花开的实时网络直播,入口链接为:微博

快来一起云赏牡丹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旅行|人文|阅读|杂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