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个面试奇葩题被大家广为流传,面试官问:为什么孔雀选择东南飞?因为西北有高楼!知道这个答案,来面试的人眼泪地"流"下来,确实是这么回事,西北有高楼,孔雀飞不过去,所以它只能往东南方向飞,有很多朋友知道真相后都要笑喷了。

孔雀为什么飞不远(还在纠结孔雀为什么要向东南飞)(1)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的光辉诗篇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写的是汉末建安年间的一个爱情悲剧。

庐江府小吏焦仲卿的妻子刘兰芝被婆母遣归,自誓不嫁,家人逼她改嫁,她宁死不从,投水而死,焦仲卿闻讯后也自挂东南枝,追寻她而去。这首诗歌颂了忠贞的爱情、揭露了封建礼教。该诗原名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为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所以后人多以首句为诗名。

孔雀为什么飞不远(还在纠结孔雀为什么要向东南飞)(2)

  孔雀东南飞

  诗的开篇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同时又是作比。以孔雀之美喻刘兰芝,以"五里一徘徊"喻她犹豫不舍,心怀悱恻。这一句既写了刘兰芝复杂的心情,又表明了全诗的主题,开篇明义,画龙点睛。有多少人读到这首诗的开头,就沉浸到美好的意境中,不能自拔。但是,你曾想过这里"孔雀为什么要向南飞吗"?你曾想过要提出这个问题吗?可能我们很多人都会认为,这个问题太荒唐、太可笑了。因为在古诗文中很多方位词意义是虚化的。"孔雀东南飞"这一句只不过是以物起兴,"东南"本非特指,谁又会无聊到去探究这个问题呢?

孔雀为什么飞不远(还在纠结孔雀为什么要向东南飞)(3)

  刘兰芝

  但是,这个问题真的有人问,而且是在一个很严肃的场合。1935年,巴黎大学文学院大厅,中国年轻的留学生陆侃如正在进行博士论文的答辩。他答辩的是关于中国汉魏文学的内容。他一路应答如流,严密的逻辑和详实的考证令答辩委员会成员频频点头赞许,主考官很满意。就在答辩会快要结束的时候,忽然又有一位教授提出了一个刁钻古怪的问题:"请你回答,孔雀为什么要向东南飞?"

  听到这个问题,答辩委员其他成员也都愣了,他们个个面面相觑。然而陆侃如稍作思索,答案便脱口而出:"因为,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孔雀为什么飞不远(还在纠结孔雀为什么要向东南飞)(4)

  焦仲卿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出自《古诗十九首》中《西北有高楼》一诗: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孔雀为什么飞不远(还在纠结孔雀为什么要向东南飞)(5)

刘兰芝


  但是,这里"东南"真的只是一个虚化的词,没有具体所指吗?其实很多人一直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据有人考证,焦、刘的婚姻悲剧发生在今安微怀宁县小吏港(又名小市港)。小吏港位于怀宁县城北二十公里处,与潜山县接壤,"因汉庐江小吏焦仲卿得名"。焦家位于小吏港河对岸的焦家坂(今属潜山县),刘家则在小市港东半里处,从地理位置看,刘家正好位于焦家的东南方向。焦仲卿、刘兰芝悲剧的结局是,刘兰芝在小吏港投水而死,焦仲卿自挂"东南枝"。这正好与开篇的"孔雀东南飞"相呼应。

孔雀为什么飞不远(还在纠结孔雀为什么要向东南飞)(6)

  自挂东南枝

  也许就是因为刘兰芝的家乡在东南方向,而且其尸魂也在东南方的小吏港河边,所以焦促卿才面向东南而死。如果这样说的话,这"东南"就是一个具体的方位,而不是虚指了。孔雀向"东南"飞也就可以理解了。从这个角度说,"西北有高楼"就不是"孔雀为什么向东南飞"的最佳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