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李红雨】
有人在朋友圈里发了一篇文章《烈火英雄,每个大连人都应该看》,虽然我算不上大连出生的正宗大连人,但是这个城市已经工作生活了10多年,连户口都已经迁入大连,算起来,还真没有其它哪个城市让我更有归属感,所以对于这样一种号召还是有些好奇心的。
在看那篇文章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烈火英雄》这样一部电影,看了朋友圈这篇文章,才知道这部影片讲的是2010年7月16日,发生在大连新港那场震惊全国的特大火灾。
读完文章的当天,就买了公司附近影院的晚场电影票。说来惭愧,尽管通过网络陆续看过很多电影,但是真正走入影院看电影,这还是近几年来唯二的一次。临近开演的时候,检票入场,尴尬地发现偌大的场地只有我一个人形单影只,难道30元就能包个场?好在插播的广告快要结束的时候,陆续又来了七八个观众,多少化解了我的尴尬感。
影片以一个川菜馆火灾引起的大爆炸和消防队员的牺牲作为引子,快速进入了7.16大火的场景。从始至终,大火都燃烧在大屏幕上,单纯从特效和紧张度来说,电影确实达到了效果,如果仅仅为了看大片的特技,也算是值了一回票钱,但是对于观影的很多人来说,可能就不是仅仅冲着这些特效而去的,至少我就不是,看夜场的几个观众显然也不是,因为直到影片末尾字幕出现,几个人也钉在座位上迟迟没有起身,直到最后音乐结束;也因为对我来说,这个电影里有很多记忆深处的东西,有很多亲身体验过的历史。
电影取材于鲍尔吉·原野的长篇报告文学《最深的水是泪水》,观影之后找来这篇报告文学略略读过一遍,那些惊心动魄的背后的故事又重新浮现在眼前,我想至少电影的演员和导演们是受着这个报告文学的感召,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和使命感的,他们的创作饱含着发自内心的真诚,因为很简单的一个事实,这不是一个美式宇宙英雄的虚幻故事,而是用影视的方法记载了一场差点毁掉一个中国巨型城市的灾难,这样一场大火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的话,所造成的灾难和污染,必将是人类在和平时代,史无前例的一次劫难,整个大连城区400多万人都将在劫难逃。
你可以脑补一下近千万吨原油燃烧爆炸,将百万吨级的各种剧毒化工原料抛洒到空中、地面和海洋中,正处于夏季下风口的开发区城区会变成怎样的惨景,间隔10多公里大连湾海面的大连主城会变成什么样的人间地狱,每个人心里都清清楚楚。我不打算给电影本身打分,每个观众有自己的视角和评价尺度,但是这部影片所表达出来的就是这份历史的沉重感。
2010年7月16日傍晚,我正在大连高新园区的公司里,虽然已经到了下班时间,但是公司很多同事仍然还在紧张加班中,这是IT公司每天日常的场景。正在这个时候,有同事突然小声惊呼:“大连开发区石油码头输油管道发生爆炸”,一时间,同事纷纷停下手中的工作,开始在网上搜索各种相关的信息。网上小道消息满天飞,各种论坛里很多开发区市民在远处拍摄的大火浓烟照片随处可见,也能看到火场附近小区的马路上挤满了逃离的车辆和人群。
发生大火的是大连开发区大孤山石化产业园,大连人其实对这个地方一点都不陌生,为了PX项目落户孤山产业园区,大连民间为此曾经在2009年有过巨大的争议。大孤山半岛面积84平方公里,当时已经聚集了270多家工业企业,其中大型石化企业22家,在如此狭小的范围内聚集了如此之多的石化项目,其密度之高,环境风险之大,是全国少有的。早在2006年原国家环保总局重点排查、环境风险较高的127个石化、化工项目中,大连占8个,其中大孤山半岛就占了6个。在这个半岛上,临近着火的10万吨级的原油储罐,还有几十个同类型的原油储罐,更加危险的巨型化学品储罐也有几十个,上述信息都是当时网上能够查询到的,虽然缺少权威性的发布数字,但是单凭感觉人人就已经知道前所未有的严重性。
大连福佳大化PX项目2009年6月建成投产
据现在看到的《最深的水是泪水》里面的介绍,大孤山半岛火场附近有10万立米的油罐59座,5万立米的油罐3座,更加危险的化学储罐51座,这个数据仍然是不完整的数据,但是已经足够告诉大家,影片里面所谓的20颗原子弹的爆炸威力可能是严重低估了,要知道这个时候最危险的反而不是原油大火甚至爆炸,而是引发化学储罐的爆炸造成的灾难性污染,将使得开发区和大连主城毁于一旦,所以影片着重刻画了死保化学储罐的那些情节。
高新园区的公司距离孤山有近40公里的直线距离,感觉不到火场的紧张气氛,项目组有位同事,家恰恰就在孤山附近的小区里,每天开车近百公里跨城区上下班。这位兄弟把电话打给家人的时候,家人正在开始逃离的路上,要去远离火场的开发区另一侧的亲属家里避难,此时的开发区通向沈阳的高速上,挤满了大小车辆,沈大高速从未有过如此大的单向车流。
电影中描述大连城区逃难的景象是一种创作,虽然灾难的阴霾笼罩在大连人心中,但是大连主城是没有逃难的人流的,想走又能走到哪里?远离火场的地方就是大海,况且通往开发区的道路已经封闭,只允许各种救护车辆通行,坐在车里的多数是城区的消防队员,他们不知道前方的火场情况,但是如此严峻的景象,肯定让他们的心里升腾起一种赴死的悲壮感。
坐上公司的班车回到大连市区家里的时候,已经是夜里很晚的时候了,抱着笔记本不断刷新网上各种消息,知道远在全省所有城市的消防车都开始往大连奔来。沈大高速朝向大连方向的早已封路,与逃难的车流逆行而来的是一辆辆呼啸狂奔的消防车,与此同时,火场里依然不断发生一起起新的爆炸,流火满地乱串,随着入海的原油,也开始在海面上燃起一片片海火,整个现场升腾起股股浓烟。电影的特技场面是无法描绘这样一幅地狱般的场景。
半夜,站在家里顶楼的阳台上,向30公里外的开发区方向望去,虽然看不到大火在燃烧,但是遥远的天际半空中映着红光,在浓浓的烟雾反射下,在夜色中显得格外耀眼。这个夜晚不知道多少大连人在遥望同样的方向,他们之中不但有为此焦虑的市民,而且他们很多人的父亲、儿子与兄弟就在火场那边,就在生与死的边缘。
到黎明就要来临的时候,有消息传来火势开始被控制住了,无眠的人们开始渐渐松下紧绷着的心。第二天的阳光照常升起,当市区的人群如同往日那样开始拥挤进各种车辆,准备繁忙的新一天的时候,这场史无前例的大火被彻底扑灭的消息也传遍了大连,人们普遍有一种浴火重生的节庆感觉。走进公司办公室,见到在公司守了一夜眼睛发红的开发区的同事,彼此会心一笑,一切都在不言而喻中。
这样一场毁天灭地的大火能够被扑灭,而且奇迹般地,在当时的扑火现场竟然没有一人牺牲,历史书上也必然称之为奇迹。在那时的火场,哪怕见过多少生死关头的老消防人,也只能把这里称为人间炼狱,是有死无生的绝地。和平年代,这么大一群人,与逃离的人群逆行,进入直面死亡的境地,恐怕并不多见。能够在那样的现场站住,就算没有寸功,也代表了勇气。在场的所有官员与救火人员都值得为自己的勇气而骄傲。
火灾之后的环境灾难仍然在持续,流入大海的原油散发着呛人刺鼻的味道,海面到处漂浮着一块块黑乎乎的原油,礁石上沙滩中都浸满了粘稠的油污,游弋的海鸥浑身都是打着结的黑黑的污点,失去了往日银白色的光泽。水鸟的羽毛是不亲水的,但是却是亲油的,于是就变成了清理油污的活动油毡。
转过头我们看看这场大火背后的一些事情。中石油在大连包括7.16大火,已经连续几年几乎在同一个时间段发生数场大火,大连人几乎把这个当作每年必须落下的那只靴子。讽刺的是,第二年几乎与石油管道大火发生地相隔不远处,中石油又在7.16纪念日,发生一起由于1000万吨常减压蒸馏装置换热器发生泄漏引起的大火,所以说大连7.16大火其实有两场。那些年发生在大连的几场大火,有心的朋友可以在网上搜索相关的新闻报道。
大连新港位于大连开发区的孤山半岛,向西南隔10多公里的大连湾与大连市区隔海相望,向东北与大连风景名胜金石滩公园也只间隔有10多公里海岸线,就是这样一个夹在中间的大石油化工基地,支撑起了大连作为全国第一大化工城市的架子,也许大家不知道,浪漫大连其实还是一个化工城市。
截止2011年 入驻大孤山半岛的石油化工类企业达38家以上
这样的工业布局是否合理有专家去评价,但是不争的事实,这里是大连最大的污染源。开发区的大黑山是大连市界内最高的山,在主峰上有一个全国独一无二的一山观两海的观景台。晴朗的时候,一侧渤海波光粼粼,而另一侧,面向孤山的那片黄海一年四季始终笼在一片黑雾中,将黄海遮得若隐若现。每年的夏季,孤山化工园区吹过来的东南风,正好飘过金石滩风景区和开发区市区内,而到了冬季,虽然北风将污染更多吹向外海,但是很多仍然飘向下风口的大连市区,尤其在夜间,那种浓郁的化学产品的味道就会弥漫在市区。
早多年前坐火车到大连的时候,下车的第一感觉就是空气中一丝甜甜的味道,现在我打赌没有人会有这样的感觉,尤其在冬天,你能切切实实地知道来到了一座化工城市里。不独如此,7.16大火,更是将这个工业布局对于城市的威胁摆在每个大连人面前。
7.16大火之后,上万吨的原油入海,造成了触目惊心的污染,整个夏秋冬,大连面向黄海的海岸线都充满黑漆漆的油污,散发着刺鼻的味道,不用说下海,连靠近海边都鲜有人愿意,旅游业彻底崩溃,所有海滩的沙子都被挖走重新换过,好在这种状态第二年开春就缓解了,大海依然是宽容的。
参加7.16大火扑救的那些消防队员们,是抱着死的信念冲入火场的,他们没有选择,这是他们的责任,他们的身后就是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他们只能选择向死而生。从火海里走出来的人就是死过的人,而死过的人都应该是英雄,他们书写了一个历史的奇迹,已然无愧于这一生。
谨以此文向那些烈火英雄们表达迟到的敬意!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