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中笑到肚子疼(不开玩笑笑尿了)(1)

提到尿失禁,很多人觉得那是老了以后的事儿。殊不知,得尿失禁的人群不仅仅是老年人,中年人、产后年轻人患病率都很高。国内外报道显示,成年女性尿失禁的发病率在30%左右,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随之升高,50岁左右的女性中,5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尿失禁。这些让大部分母亲难以启齿的尴尬,都与盆底功能障碍有关。

/ 讲述 /

尿失禁让我成了“社交癌”

“因为生孩子的时候有点难产,造成子宫和膀胱脱垂,产后两三年时间只要打喷嚏、原地跳跃、跑步等动作都会造成尿失禁。儿子长到五六岁时,陪他练跳绳,跳着跳着竟发现自己尿了。”37岁的市民李女士说,这个苦恼已经陪伴她七八年了。

记者是在医院门诊遇到的李女士,她正在寻求医生的帮助。她说:“那天我陪儿子练跳绳,原本想给儿子演示一下怎么才能跳得又快又多。让我尴尬的是,还没跳几下,小便就不自觉地流出来了,憋都憋不住,赶忙往厕所跑。 ”

四十岁出头的王女士情况更糟,她是一个二胎妈妈,大宝10岁,二宝刚满1周岁,运动时漏尿,王女士还能忍,尽可能不动就是了,笑一下、咳嗽一声也漏,怎么忍?“冬天的时候还好,衣服穿得多,尿湿了别人也发现不了,夏天就完全不行了,特别是穿浅色裤子的时候。 ”王女士尴尬地说,随着症状加重,她都不再喜欢出门,尽量在家待着,成了名副其实的“社交癌”。

笑一笑都漏尿,产后年轻妈妈患上“社交恐惧症”……但是对这些遭遇很多女性羞于启齿。

/ 解读 /

千万别忽视这个病

“压力性尿失禁”一开始只是打喷嚏、咳嗽时偶尔漏尿,之后逐年明显,行走快些、大声讲话、大笑或提重物等时亦出现漏尿,且越来越频繁,想忍都忍不住,让人特别尴尬,被称为“社交癌”。有的女性甚至可能需要随身带着纸尿裤,也不敢出远门,生活圈子只能在家和小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妇科主任张萍介绍,妊娠、分娩、长期咳嗽、便秘,还有更年期雌激素下降等原因都会导致盆底肌群受损薄弱,从而引起盆底肌群的障碍,诱发一系列的症状,“压力性尿失禁”就是其中很常见的一类。常见不代表可以不治,因为接下来很可能还会伴随其他一系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症状,包括盆腔器官脱垂、性生活不满意、腰酸背痛等。

“当发现自己有‘压力性尿失禁’的时候,不要着急,这个问题很常见,而且大多数患者早期都是轻度的‘压力性尿失禁’,是可防可治的。”张萍告诉记者,治疗尿失禁的方法很多,可采用盆底康复治疗、盆底肌肉运动、改变生活方式等综合治疗方法。盆底康复治疗就是使用仿生物电刺激治疗仪,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盆底肌肉组织的修复和生长。这是一种无创的物理治疗方法,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普及,具有25年历史并经大量临床效果验证,可以减轻并明显改善尿失禁症状,预防盆腔器官脱垂加重,有效收缩盆底松弛的肌肉,恢复肌肉的张力和弹性。

/ 提醒 /

改变生活方式就可预防

数据显示,尿失禁在老年妇女的发病率高达70%,老一辈的女性,总是羞于表达自己的妇科疾病,直到病情严重,精神和身体饱受折磨之后才求医,通常,此时的药物及物理治疗已无明显效果。除了采用盆底肌训练、电刺激治疗等方式,让医师及患者了解盆底肌锻炼的情况,以制定正确的、更有效的盆底肌锻炼方案之外,女性平时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和治疗来说,也很重要。

第一,研究表明,无论是“压力性尿失禁”还是“急迫性尿失禁”均对减肥有反应,尤其是前者,原因在于肥胖导致的过度负荷可破坏膀胱及盆腔器官的支持结构;第二,减少液体的过度摄入:建议在保证正常的液体消耗量之下,不要过度摄入液体。摄入液体的种类也很重要,目前认为含有咖啡因的饮品、酸性的果汁和酒精对于膀胱有刺激,应尽量避免;第三,服用富含纤维的食物治疗便秘,因便秘而长期用力排便、过度使用腹压,是导致盆腔脏器脱垂和尿失禁的一个危险因素;第四,戒烟、治疗肺部疾病和咳嗽:吸烟除了是膀胱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外,吸烟也可能是诱发“压力性尿失禁”的一个危险因素;第五,避免剧烈运动:“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一味地高强度的运动可能加重盆底肌的损伤,恶化病情。

来源 | 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编辑 | 赵彤

无聊中笑到肚子疼(不开玩笑笑尿了)(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