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以后要重点关注心脑血管及营养代谢问题,体检报告出炉后一定要认真阅读,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年度体检的正确方式?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年度体检的正确方式(这些知识你一定要掌握)

年度体检的正确方式

35岁以后要重点关注心脑血管及营养代谢问题,体检报告出炉后一定要认真阅读

医学指导/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影像检验中心体检科南区主任胡艳主任医师

每年年末都是体检的高峰期,不同人群该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呢?面对体检报告又该如何正确处理?

专家指出,做一次有效的体检,有助于筛查潜在的疾病隐患,起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的作用。但专家提醒,如果没有做到科学体检和正确认识体检报告这两点,一年一度的体检就会徒有其表,发挥不到应有的作用。有效的体检,不是“大包大揽”的过度检查,也不能漏掉可能筛查出阳性体征的项目,记者特意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影像检验中心体检科南区主任胡艳主任医师为我们打造岁末体检攻略。

大学生入职体检发现早期肝癌

“2013年,我们中心发现了一例年轻的肝癌患者,这名刚刚入职不久的22岁小伙子在单位年度体检时超声检查发现肝脏有包块,经过进一步深入的影像检查,确诊为肝癌,经中山六院影像中心就诊绿色通道,立刻住院进行了手术治疗,由于诊断治疗及时这位小伙子痊愈了,如今该患者每年都会定期回来复检。”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影像检验中心体检科南区胡艳主任介绍,这名男青年的幸运在于,一般肝癌早期并没有明显症状,他在单位的年度体检中发现了险情,并立刻进行了有效治疗。据当时的主诊医生透露,如果这个小伙子再晚三个月发现病情,肿瘤很可能已经扩散,未来的生存期堪忧。

据介绍,这名小伙子家里有医务工作者,再加上有肝病家族史,因此平时比较注重体检。大学毕业后来广州工作,正好单位在中山六院进行年度体检。做肝脏超声检查时,发现肝脏有疑似肿瘤性包块,立即进一步进行肝脏CT、核磁共振检查确诊为肝癌,立刻住院进行了手术治疗。因为早期发现,诊断正确,治疗及时,如今小伙子的工作生活并没有受太大的影响。

胡艳表示,每年定期体检十分重要,这是疾病预防的有效手段,也可以及早排查出身体的隐患,避免让病变进一步发展。一般来说,没有明显不适的健康体检者,可选择最基本、较全面的体检项目对身体健康进行一个初步的筛查,如血、尿常规检查,心、肝、脾、肾等器官的超声检查。

除了常规检查,可根据每个人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具体情况,在基本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检查,例如中老年男性可以加上前列腺检查、长期吸烟或被动吸烟者可加上低剂量CT胸部扫描、已婚女性加上乳腺、宫颈的检查等。需要注意的是,不少单位的职工体检使用的是基础的体检套餐,项目相对比较简单,不具个体化及针对性。建议员工根据自身情况,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有针对性地个性化检查项目。

建议:

35岁后要重视心脑血管、代谢检查

“35岁以上没有明显不适的健康体检者,要重点关注心脑血管及营养代谢问题,特别是长期坐着的办公室人群。”胡艳指出。

这个提醒是基于近年体检数据中出现的一个警报。

以中山六院影像检验中心体检科一年约两万例体检数量为例,约有六成至七成发现有心脑血管及营养代谢方面的问题,主要是血压异常、血脂异常以及脂肪肝,“在普通大规模正常人群体检中,这些问题可以说是比较常见的。”

胡艳提醒,心脑血管及身体营养代谢方面的问题,由于早期并没有症状,因此应该选择有效的检查方法进行检测,有利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专家建议,对于长期精神紧张、久坐少动、饮食油腻、体型肥胖的人,应该重视对心脑血管疾病及身体营养代谢状况的检查。

提醒:

体检报告出炉 一定要注意解读

“体检结束后,很多人打开看看,然后习惯性地把报告扔到一边,并没有花费时间去解读。如果是这样,这些体检指标所发出的‘警报’也就被忽视了。”胡艳介绍,很多人认为医学术语过于专业,实际上大可不必顾虑。一般体检报告上都会有医生的诊断建议,语言通俗易懂,只要认真阅读,都可以清楚了解体检内容及存在的问题、必要的干预以及进一步诊治方法等。

一般来说,拿到体检报告后应该做三件事:

第一是重点关注体检报告中医生给出的疾病提示及建议,及时到医院相应科室进行随诊;

第二是针对体检反映的异常情况,应注意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加强自我管理并定期复查;

第三是保留历史体检报告,观察疾病发展趋势,对新发现的明显异常指标一定要引起重视。

目前,超声检查是比较常见的影像检查手段,相应地,一些高频词汇也出现在影像结果中,如囊肿、增生、肥大、结节、包块、息肉等,如何正确认识这些词汇呢?

胡艳介绍,一般来说,囊肿其实就是一泡水,就是器官里面长了一个水囊,多为良性的,小的囊肿不用特别干预,大的可通过穿刺抽液等手术方法处理;增生本质上是细胞的增多,是一种良性病变,如乳腺增生、前列腺增生等。值得注意的是结节、包块等字眼,可能是良性也可能是恶性;一般超声检查可以对结节的性质进行分级,根据恶性程度的高低,分为0到6级,一般4级或者4级以上就要怀疑是恶性的了,需要进一步进行影像学检查或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息肉是指黏膜的隆起性病变,也是一个统称,比较常见有胆囊息肉、宫颈息肉、肠息肉等,大多是良性的,但可能会发生癌变,需要引起注意。

筛查肿瘤

应选针对性影像检查

一些人在做影像检查时,总是担心有辐射或者痛苦难受,胡艳介绍,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针对疾病筛查的检查方法也有了显著的进步,出现了一些分辨率更高、副作用更小、更舒适的影像检查方法。主要有四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体检中比较常用:

一是低剂量CT的胸部扫描,对于早期肺癌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显著提高了小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二是彩超检查在健康体检中应用更加普及,对于甲状腺的检查具有特殊的意义,是目前最主要的甲状腺影像学检查方法。

三是无痛胃肠镜,对于胃肠肿瘤的筛查意义重大,对比以前的胃肠镜检查更加安全、舒适。

四是CT和核磁共振检查技术的进步使更安全、更舒适的深度健康体检得以实现。

以冠心病的诊断为例,以前需要插管子到心腔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现在可以通过无创的冠脉CTA三维成像技术,对心脏冠脉的狭窄情况及供血状况进行详细了解,这对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有非常好的诊断价值。

专家提醒,一方面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们的疾病预防和早期发现提供了有力帮助,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选择也容易让人眼花缭乱。

以肿瘤筛查为例,体检可以发现早期癌症,但普通的健康体检发现早期癌症的作用有限,发现早期癌症必须做有针对性的防癌体检。如女性防癌体检通常包含卵巢癌、宫颈癌、乳腺癌等筛查项目,男性防癌体检通常包括肺癌、肝癌、前列腺癌等体检项目。即使是同一癌种,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人群也可能会有不同的筛查手段。以乳腺癌为例,35岁以下女性建议是B超筛查,35岁以上建议是钼靶筛查。因此,对于有肿瘤筛查需求的人群,应该前往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适合个体的有效的检查方法,早期诊断,排查健康隐患。(全媒体记者梁超仪 通讯员简文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