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徐玲玲 实习记者 杨巍

对常人来说,秋刀鱼、金枪鱼、鱿鱼,这些都是舌尖上的美食。但是为了维护我国在公海捕捞这些渔业资源的权利,上海海洋大学远洋渔业国际履约研究中心的学者,动用毕生所学,走上国际谈判桌,以科学为利器,捍卫国家的合法权益。

公海开采矿产(维护我国公海业资源)(1)

科学是最好的武器

“在国际谈判中争取我国海洋权益,科学是最好的武器。”这句话,是履约团队老师们亲身参与团队谈判的经验总结。

2015年,针对我国多为千吨级的渔船,某国提出,北太平洋公海内千吨级渔船数量的上升会导致过度捕捞,不仅影响该国在其专属经济区的产量,而且直接导致秋刀鱼资源下降。

2017年,由我国承办的北太平洋渔业委员会第二届科学分委会年会会议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重点讨论了北太平洋秋刀鱼资源状况,形成管理意见提交北太平洋渔业委员会。管理意见一旦获得通过,将对各成员国具有强制性约束力。

这场围绕秋刀鱼捕捞问题的唇枪舌剑,历时两年,经过了三次会议谈判。

“秋刀鱼资源是否下降,必须以科学评估为依据。”田教授说。

在这个基准模型下,各国反馈回来的评估结果均是秋刀鱼资源状况良好,资源并未下降。“该国很失望。这和他们期望的结果相反,他们觉得很不甘心,就开始找其他的理由。”

公海开采矿产(维护我国公海业资源)(2)

1.田思泉教授参加北太平洋渔业委员会第二届科学分委会年会

公海开采矿产(维护我国公海业资源)(3)

2.田思泉教授在会议上发言

公海开采矿产(维护我国公海业资源)(4)

3.各方会间讨论

公海开采矿产(维护我国公海业资源)(5)

4.田思泉教授参加北太平洋渔业委员会会议

有理有力

在第二轮会议——科学分委会上,对秋刀鱼资源状况达成一致,即当前秋刀鱼资源并未被过度捕捞,当前的捕捞强度也未达到过度捕捞的状态,总体资源状况良好。建议作为预防措施,控制渔船数量,维持当前的渔船数量不变。“这不是该国希望看到的结果。他们是想让我们减少渔船数量。”于是,该国进一步提出根据最大可持续产量的原则进行配额的分配方案。

​ 看到我国的坚定立场后,该国放弃了最大可持续生产量的想法,最终达成了在公海所有国家渔船不增长的管理措施。

文章节选自《大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