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十大纪录(草原英雄一代天骄)(1)

800多年前,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骑兵,凭借弯刀快马,踏昆仑越葱岭,横扫欧亚大陆,以“闪电战“打下了最辽阔的版图,震惊世界,面对全副武装的蒙古骑兵,欧洲人曾经称其为”上帝的鞭子“。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十大纪录(草原英雄一代天骄)(2)

由于历史记录不全原因,成吉思汗的胜利和经历留有诸多谜团。史海钩沉,我们只能从有限的史料中研究这位”射雕英雄“,不妨从如下闪烁着草原智慧的箴言入手:

一、你的心胸有多宽广,你的战马就能驰骋多远。

如果要问成吉思汗为什么能统一草原,几乎征服整个欧亚大陆,创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丰功伟绩,原因自然很多,但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条,毫无疑问是因为成吉思汗拥有比草原还宽广的胸怀。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十大纪录(草原英雄一代天骄)(3)

在蒙古人看来,女人的纯洁是最重要的,所以自己的妻子是绝对不容外人侵犯的;如果妻子被别人侵犯了,那简直是奇耻大辱,并且,被他人染指过的妻子,常常要遭到丈夫的冷落甚至抛弃。然而,青年时代的成吉思汗,就遭受到过被人抢妻之辱。

成吉思汗成婚不久,妻子孛儿帖就被被蔑儿乞人抢去。蔑儿乞人抢到了孛儿帖,自然是对她进行百般的凌辱,一直到成吉思汗率兵打败蔑儿乞人,孛儿帖又回到他的身边。孛儿帖遭到蔑儿乞人的凌辱还不算,偏偏不巧的是,孛儿帖被抢去前后算起来只好九个多月,被救回来后大腹便便的,不久就生下了一个儿子,

这个儿子,究竟是成吉思汗的,还是仇敌蔑儿乞人的?这谁也说不清楚。本来妻子被敌人凌辱九个多月,已经不是常人可以接受的了,假如妻子还怀上敌人的种子,有谁能够完全真心接纳这样的妻子?

但成吉思汗做到了,他最终战胜了这种情感上的极度痛苦与困惑,把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完全揽在自己身上,是自己没有保护好妻子,并真心真意地接纳了这个结发妻子以及生下的孩子,并在他统一草原称帝后,毫不犹豫地立孛儿帖为皇后,对孛儿帖所生的这个“不明不白”的儿子也视为己生,加以重用。

情感是人最难以控制的,尤其在私情上,很少人能容忍对方曾经的“不纯洁”、“不忠”,只要对方出轨过,后来再怎么改正,也都耿耿于怀,无法在心中消除某种阴影。在这点上,就不得不佩服成吉思汗过人的胸怀。你的心胸有多宽广,你的战马就能驰骋多远。

二、没有铁的纪律,战车就开得不远。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十大纪录(草原英雄一代天骄)(4)

成吉思汗在与泰赤乌人的阔亦田之战中,险些死在敌人的弓箭下。在战斗中,成吉思汗被敌人射中了脖子,跌落马下,鲜血直流,在部下的及时营救下,才最后保住了生命。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事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这次战斗中,有的将领不服从统一指挥,让自己的分队着急去抢掠财物而失去对自己最高将领的保护,导致敌人有可乘之机,用弓箭射中了成吉思汗。

在接下来对塔塔儿人的战斗前,成吉思汗召开会议,让手下的将领提出自己的建议。

这时,忠心耿耿的忽必来首先发言:

“在不久前的阔亦田之战对泰赤乌人的攻击中,有的首领不服从统一指挥,一心只想着抢掠财物,这样下去,军队数量再多也没用,狡猾的敌人丢下财物,就能逃脱了。”

聪明机智的博尔术接着说道:“战争的目的是消灭敌人,打垮敌人之后,财物唾手可得,何须去抢夺呢?另外,分取敌人的财物,也就是对待战利品的分配,应当论功行赏,不然的话,谁抢到手是谁的,那敌人由谁去消灭呢?”

这时,阿勒坛亲王却大声反驳:

“我们草原上的战争历来都是这样,从对手那里掠取财物,不然我们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不能掠不能抢,谁还愿意去战斗?”

两种意见一下对立起来,双方争执不下,最后,成吉思汗拿定主意,说:“大家都是亲历战争的人,对战争的残酷都有深刻的感受。如果没有统一的指挥,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是不可能的。蛇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各自进退,各自抢掠,狼上狗不上的乌合之众,非失败不可!

“因此,为了打赢这场战争,彻底消灭我们的世代仇敌--塔塔儿人,我以全军统帅的名义,号令诸军,约法三章,务请各位努力遵守,不得违犯!”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十大纪录(草原英雄一代天骄)(5)

于是,成吉思汗让博尔术拟定了以下三条军纪:

第一条,要积极勇敢地打击敌人,不能置敌人于不顾,专门去抢敌人的财物;

第二条,胜利后也不能抢掠财物,任意占为私有;缴获敌人的财物,由大汗统一分配,论功行赏;

第三条,兵马的进退,必须听从统帅的命令与指挥;不听将令者斩;敌退之后,再令前进力战,仍须前进;有畏缩不进斩,有临阵逃脱者斩。

成吉思汗约法三章后,阿勒坛等满肚子的不高兴,尤其对利后也不能抢掠财物深怀不满,不过仍然表面上完全同意这约法三章。

有了约法三章,接下来的战斗非常顺利地拿下了,全歼了塔塔儿人。然而,这个时候,成吉思汗却面临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部下纷纷反映有人重违犯了战前设定的三条,他们是成吉思汗的叔叔、堂兄忽察儿、亲王阿勒坛,他们不听军令,在战场上私掠财物,影响极坏。显然,他们是自恃出身高贵,自以为可以不受军纪约束,即便违犯了军纪,成吉思汗也不可能拿自己怎么样。

成吉思汗反复考虑,觉得对他们这些“近亲们”有意违令,如果不予惩处,其他人就会效尤这样下去危害就太大了。并且,这次他们如果公开违反军令而不受处罚,那么以后他们就可以公开背叛自己,不拿大汗当一回事想到这里,成吉思汗一股血气上涌,心想,自古都是令行禁止现在他们甘冒风险,向自己挑战,怎么能退缩?于是,成吉思汁当机立断,派忽必来前去没收这三人私掠得来的财物,并决定处罚他们。其他将士们见到那些私掠的财物被没收,觉得成吉思汗在军纪面前,不分亲疏,违者一律处罚,非常兴奋,都纷纷欢呼起来。这使成吉思汗感到一种巨大的鼓舞,内心产生一种无比的自豪与喜悦和一种巨大的力量。

但是,阿勒坛、忽察儿、塔里台三人却咽不下这口气,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伤害,立刻组成反成吉思汗的一派,投靠了克烈部的王汗。

成吉思汗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后悔。因为接下来以后,别的部落的人,听说成吉思汗军纪严明,在律令之下,亲疏一致,都纷纷来投靠他,失去了三个“近亲”,却得到了更多的人才和部下更真诚的拥戴。

三、用我们的刀箭带来的惩罚警告一切为非作歹者。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十大纪录(草原英雄一代天骄)(6)

成吉思汗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观其一生,他是在戎马征战中度过的,其功过也集中反映在武功之盛中。他对待敌人、叛逆是非常残酷无情的。

1196年成吉思汗随王汗出兵攻打塔塔儿部落时,征召蒙古乞颜分部主儿勤部出兵助战,向杀害祖先的世仇塔塔儿报仇雪恨。

成吉思汗派其妹帖木仑的丈夫带领60名战士给主儿勤部送去战利品,结果10名战士被杀,50名战士被剥光了衣服,帖木仑的丈夫也被杀死。成吉思汗忍无可忍,亲自出兵征服主儿勤部,其首领撒察别乞被杀死,其大将不里孛阔、木华黎及其他部众被收留。

在净州闹市,成吉思汗买下了四个被金俘虏的蒙古人。其中一个叫朵歹的泪流满面地说:“谢谢大汗救了我们,我们宁可做蒙古人的奴隶也不愿做金狗的牛马呀!”

成吉思汗喝道:“一个蒙古勇士,宁可去死,也不能任人像牲畜一样卖来卖去,你们给蒙古人丢尽了脸!”朵歹说:“大汗,我想过去死,可是我的哥哥为大汗打塔塔儿人的时候战死了,我还有一个无人奉养的母亲放心不下。”

朵歹伏地痛哭。成吉思汗为之感动,又对那三个人说:“你们呢?”三人同声回答:“要活着报仇!”

不久之后,朵歹带着母亲来求见成吉思汗。朵歹母子跪地叩头:“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问:“找到你母亲了?”“是断事官在千户册上查到的。“

“可敬的母亲,可怜的母亲,你受苦了。

老太太激动地说:“大汗!我们母子一辈子也报答不完您的恩情!”

成吉思汗说:“不,您的大儿子是为我战死的,可我却保护不住您的小儿子,让他被女真人抓去做了七年的奴隶,受尽了折磨羞辱。可我对长生天发誓,我要让天所覆盖的大地,每一个有生灵的地方都永远记住,有这么一些黄皮肤的弯弓盘马的蒙古人是不可辱的,让我们用喊杀声吓唬淘气和吵闹的孩子,用我们的刀箭带来的惩罚警告一切为非作歹者遭报应吧。这一天不会久远的!”

成吉思汗在蒙古对外战争中,本着“血族复仇”的传统观念对顽强抵抗的敌人,采取屠城、杀戮等残酷手段,对主动归顺投降的各国、城则给予赦免、保护。

铁血天骄也有悲悯之心,这是辩证思维。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十大纪录(草原英雄一代天骄)(7)

四、一枝脆弱的箭,当它成倍地增加,得到别的箭的支援,哪怕大力士也折不断它,对它束手无策。因此,只要弟兄间相互帮助,彼此支援,再强大的敌人也战胜不了你们。

成吉思汗所处的年代是蒙古草原最混乱的阶段,没有一个强大的政治力量能把他们联合起来,这就形成了草原上的权力真空此时,东南是金朝和宋朝,西面是畏兀儿人和西夏,再往西是西辽和花刺子模。

蒙古草原上的众多部族对金朝都有过臣属关系并且是时服时反,各部之间也是仇杀不断,各种关系极为混乱面对这种混乱的局面,多数人都不知所措,然而成吉思汗却在这种局面中如鱼得水,在矛盾中成长,他非常懂得如何利用各种条件寻求支持者使自己强大起来,变成有人畏惧,有人愿意与自己结交,成吉思汗的这种本领也不是天生就会的,而是在母亲的教诲和自己对深刻教训的反省中悟出来的。

母亲诃额仑为儿子的生存,给了他们无数的教诲,小时候成吉思汗为和兄弟抢一条鱼而起了歹念,过后他果真杀死了这个敢反抗他的哥哥。诃额仑在这之后告诉他,要想在一枝脆弱的箭,当它成倍地增加,得到别的箭的支援,哪怕大力士也折不断它,对它束手无策。因此,只要弟兄间相互帮助,彼此支援,再强大的敌人也战胜不了你们。

要想在凶险的草原上生存就不能“影外无友,尾外无鞭”,只有会团结别人的人,才能够做出更大的成就。

正是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早年成吉思汗找到了他父亲曾经帮助过的克烈部王汗,认其为宗主,甚至自称儿子,王汗答应帮助他,并联合另一个部落首领札木合,抢回了孛儿帖。这通常被认为是成吉思汗事业的开端,成吉思汗从此尝到了联合与团结各种力量的甜头。

团结与联合外部力量,可以使自己的事业迅速地迈向更高的台阶,而团结自己内部的力量,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则是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公元1203年夏,为了防止桑昆再次实行突然袭击,成吉思汗被迫将营地向呼伦湖西南的班朱尼小湖边转移。金朝耶律阿海兄弟与畏兀儿大商人镇海归附成吉思汗,不久又找到哈撒儿父子,成吉思汗与19位首领共饮班朱尼河水。从此,“共饮班朱尼河水”成为成吉思汗创业史上的佳话。

能够把别人的心结合在一起,就能成为领导者。每一位领导者都有自己的方法,让追随者合作,不论是胁迫、劝说,威胁或利诱。历史上知名的政治人物、商业巨子的例子俯拾即是。

五、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击败敌人。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十大纪录(草原英雄一代天骄)(8)

“血族复仇”观念是原始公社时代以来氏族、部落人的传统观念。氏族、部落的一人受到严重侮辱、侵犯、杀害时,与其具有血缘关系的同氏族、部落成员均有义务为其报仇雪恨。成吉思汗继承了这一古老而刻骨铭心的传统观念,常在征战时鼓动广大部众,激发起他们的高昂斗志,奋不顾身地去杀敌报仇。

成吉思汗的发达,就是从报父仇开始的。1196年,他为报杀父之仇,与王汗相约,助金朝攻打塔塔儿部落,杀其酋长,大庄而归。至此后,成吉思汗的军队一步一步地发展壮大,直至统治整个蒙古草原。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十大纪录(草原英雄一代天骄)(9)

有一次,成吉思汗向众将们问道:“对男子汉来说,你们知道什么是最大的快乐吗?”

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成吉思汗听着大家的议论,时而淡淡一笑,时而闭目养神,时而低头不语,最后他郑重其事地讲道:“人各有志!你们所说的快乐之事,虽有某些道理,但都缺乏远大的志向,你们的眼光太短浅了。”

他接着又讲,“我以为,对一个男子汉来说,镇压叛乱者,战胜最凶恶的敌人,将他们连根铲除,夺取他们的一切财产,使他们的已婚妇女号哭,流泪、骑乘他们的骏马,将他们的美貌的后妃的腹部当做睡衣和垫子,亲吻她们的玫瑰色的面颊和她们的乳头色的甜蜜的嘴唇,让普天下的万民永享太平,这才是最大的快乐!”

最后,他还叮嘱大家说:“天下土地广阔,江河湖海众多,你们尽可以各自去扩大营盘,抢占领土。”

成吉思汗关于人生最大快乐的这一长篇大论,最清楚不过地表达了他早期的人生观,也最清楚不过地表述了他进行战争的目的,其核心内容便是杀尽敌人,掠夺财富,获取美女,扩张领土,视此为蒙古军人无尚荣耀的事业。他的这些基本观点,遂成为蒙古军作战,尤其是进行扩张战争的基本指导思想。蒙古军多年的战争实践,也对此作了最好的注释。

成吉思汗把胜利与快乐联系在一起,足足比当代成功学鼻祖戴尔·卡耐基早700多年

卡耐基说:“快乐大部分并不是享受,而是胜利。”可以说,人生中90%以上的快乐,就是来自于胜利带来的成就感,一种得意,就是“我们能把柠檬做成柠檬水”。

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是好胜心极强的人;淡看胜负的人,是不可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来的。

六、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们的马场、牧马之地。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十大纪录(草原英雄一代天骄)(10)

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在于他统一了草原诸部落,改变了蒙古族的落后状态,使一个被人轻视、事迹不传的部族震撼了世界。他具有卓越的政治谋略和军事才能,是创造蒙古历史的伟人

成吉思汗之所以能横扫如此广大的地区,首先因为他是一个非常理性的统帅。他对战事总有缜密的部署,而且善使攻心术,所到一城先是招降,降则不杀,不降则杀尽。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是他的歼灭战略;他的军队在围猎生活中有最为充分的训练,即使安营扎寨时也总布以战斗阵形;这构成了他的军队惊人的战斗力。马,是蒙古人胜利的最基本保障,成吉思汗时,整个蒙古没有一个步行者,“人有数马,日轮一骑乘之”。

出征时候将领骑一马,带五六匹马跟随;兵卒骑一马,也有一两匹跟随,他的典型战术是,“进如山桃皮丛,摆如海子样阵,攻如凿穿战”。

即把部队分成一丛丛的小队,像灌木丛。阵列是四面八方阵,冲锋时,骑兵队形是等距离分五路向前,同时大喊“握噢”。震天动地。此外,还有“世界第一个炮兵团”,由投石机、火焰投掷机,上百人拉的大弩炮组成。“世界第一个快速通讯系统”--“箭速传骑”,4000里路程可只用7天时间。“世界第一个参谋部”——扯必儿,这里集中了各种文武奇才、谋士。

作为一个游牧民族的统帅,在成吉思汗军事行动中采取的屠城策略中,特定的情感方式起了很大作用。无论是在统一蒙古的征战中,还是在最残酷的西征中,复仇往往是一场征战的直接导因,成吉思汗最后的伐西夏也有同样的情感因素。而游牧文化决定了他们就是生存在军事之中,成吉思汗在一次胜利后对他的部将说,“人生之快乐莫如歼首或仇敌如木拔根,乘其骏马,纳其妻女以备后宫”。

欲望是一个人的成功不可或缺的,假如你没有强烈的成功欲望,你也就缺失了成功所必须的精神力量源泉。强烈的欲望能使人施展全部的力量,是尽力而为、是自我超越,这一点比日后的行动还重要,因为它为行动提供动力。成功,第一个要有欲望可是只有欲望是不够的。你一定要让自己的欲望非常强烈,强烈到“一定要”的地步,当这种欲望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爆发出来因而推动你的成功。

七、只有自己能知道饥渴并据以推知别人的情况,只有在行军时能考虑到不让军队饥渴、牲畜消瘦的人,才配担任首长。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十大纪录(草原英雄一代天骄)(11)

对于成吉思汗来说,1189年是个转折点。

这一年,他被推举为几个部落的联合酋长——“合汗”。但他并不以此而满足。因为他懂得:要巩固并扩大自己的权力,要摆脱贵族们对他的控制,要防备其他部落的侵袭,必须有一支坚强的军队。

于是,他着手组建了忠于自己的护卫军。当成吉思汗拥有数十万部众时,宣誓说:“我一旦当上了君主,并统率许多地方的军队时,一定要关怀我的部下,夺来许多马群、畜群、游牧营地、妇女、儿童给你们。”

果然不出成吉思汗所料,他当上“合汗”不久,与他结为“安答”(义兄弟)的札木合开始嫉恨他。1195年,札木合以其弟弟被成吉思汗部下所杀为借口,纠集了13个部落3万余人,向成吉思汗发起进攻。成吉思汗也动员了部众十三翼(即13个部落)3万人迎战。

首战成吉思汗虽兵败退至斡难河畔哲列捏狭地,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获胜的札木合却失去了人心。因为他把落人自己手里的俘虏全部处死,甚至用大锅煮人肉为食,并且对待自己的部众苛刻、横暴,常任意夺取部众的车马、饮食,非法迫害、虐待部众。蒙力克与术赤台等率部投靠成吉思汗。

战场上的勇猛虽然能决定一时的胜负,但政治上、道义上的胜利其影响则更为深远。札木合的众叛亲离与成吉思汗的众望所归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照!札木合煮食战场仇敌.这种惨不忍睹的场面,连其部下也“多苦其主非法”,甚至担心起自己的命运来。相反,宽厚容忍的成吉思汗赢得了人心,那些担心自己命运的札木合的部下纷纷倒向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的部众一下子猛增了许多。

成吉思汗爱护、关怀部众,也要求其部将们关怀部属的饥渴、疾苦。他曾说:“再也没有像也孙拜那样的勇士了,没有人像他那样能干!但由于他不感到远征之苦,不知饥渴,他就认为与他在一起的那可儿、战士和所有其他的人们也都像他那样能忍受远征的劳累,而他们并不能。

每战之后,成吉思汗都要率领军队驻扎在草原上,休养兵马,并常组织围猎、娱乐活动。战胜时,与广大部众共同分享胜利果实。正是由于成吉思汗能够厚待、爱护、关怀部众,尊重部众的意愿、利益,与他们同甘共苦,因此团结广大部众齐心协力地去战胜敌人,夺取胜利。

爱护、尊重、团结广大部众的思想,是成吉思汗长期坚持的思想,是他战胜、征服各部、各国,成就大业的根本重要思想。

成吉思汗认为,最能干的人并不一定能当首长,领导者并不一定是最能干事的人,但一定是体恤下属,知识下属需要什么的人。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十大纪录(草原英雄一代天骄)(12)

八、万夫长、千夫长和百夫长们,每一个都应将自己的军队保持得秩序井然,随时做好作战准备,一旦诏令和指令不分昼夜地下达时,就能在任何时刻出征。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十大纪录(草原英雄一代天骄)(13)

蒙古汗国建立后,成吉思汗为了巩固政权,立即着手完成了对军队、法制和文化等诸方面的组建与改革。成吉思汗是靠武力统一这个马背上的民族的,所以对于军队的组建,更是不遗余力。他还扩充了一支由他亲自指挥的1万人的护卫军。这支军队从人员的挑选、武器的配备到战术的训练都非常严格。通过这些改革,这个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基本上剔除了氏族社会的残余完成了封建制度化。

成吉思汗当时颁布的札撒(制度)对蒙古帝国是非常重要的改革文件作为正式法令对领导权、社会习俗和律令都重新规定,规范了各阶层人的行为准则。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十大纪录(草原英雄一代天骄)(14)

政治制度中,最高权力集中于汗,全蒙古只能有一个在位的君王一个汗的称号,若汗王死,只能由其后裔继位,但必须经贵族议会的推举。正是由于这个制度,当代一些学者认为蒙古帝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拥有民主选举体制的组织。

札撒还编制了军政同一的千户军,家有男子15岁以上70以下,尽签为兵,十夫长、百夫长和千户长就是这些士兵的军长官,所有人都只能留在指定的千户、百户、十户内,迁移者要被处死,收留他的人也要被处死。千户、万户的名号代替了原的氏族、部落的名号,变成了有编制的军队,而不是随时可以分裂,随时可以投奔他部的松散的部落联盟。

凡是开国有功者为千户分封所得的牧地范围,世袭管理。千户既是行政的,也是军事的组织,他们要生死在一起,在战斗中若不是整个军团退却,部分退却者一律处死,若有人被俘,同伴没有去救也要处死。此外还建立了一支由成吉思汗亲自指挥的护卫军。后来又指令木华黎组建了一支探马赤军,他们是先锋或镇守军,而且它的领军不必是贵族。

札撒规定的刑法非常严厉,对杀人者、通奸者、盗窃者处死刑;抓了别人的逃犯不归还其主人的、经商而第三次破产的人也是处死;对汗王出恶语的人,用土填嘴,然后杀死。几乎对所有的犯罪都处死刑。后来无敌于天下的蒙古军队的一切军事制度和军事技术,就这样经成吉思汗一手建立起来。而严酷的法律竟促成了蒙古社会的安定秩序。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十大纪录(草原英雄一代天骄)(15)

九、我一旦得到贤士和能人就让他们紧随我不叫远去·,要让他们称心如意地献计出力,重用战俘木华黎

成吉思汗爱才如命,一旦得到贤士和能人,就委以重任,并能真正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木华黎本是主儿勤首领撒察别乞的门户奴隶,因其智勇双全又忠于其主而深得成吉思汗的赏识。撒察别乞战败后,木华黎被俘,成吉思汗免去他的死罪,对他说:“你做我贴身的那可儿(侍卫)吧,日夜带刀可以随意出人我的大帐。”

对这个决定众人都吃惊不已。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十大纪录(草原英雄一代天骄)(16)

木华黎也感动万分,叩头说:“可汗,我木华黎今后若对您有半点不忠、不信、不义,您就把我的脚筋挑了,心肝割了。”成吉思汗拉起了木华黎。

自此木华黎跟随成吉思汗四处征战,屡建奇功,成为成吉思汗最重要的将领之一。

成吉思汗也视他与博尔术为左、右手,常采纳他的直谏。1206年建国后,他被任命为左翼万户长兼怯薛长(卫队长)。

1214年,木华黎受拜为太师国王,赐誓券、黄金印,许以“子孙传国,世世不绝”并赐以御驾所建九尾大旗,使他承制行事,如御驾亲临,将继续征金的全权交给了他。

成吉思汗对木华黎说:“你替我经略中原,汉人讲名正才能言顺,我现在就封你为太师国王!你是蒙古国的头一个国王!”

木华黎推辞说“臣不敢接受这样的封号!臣原本是一个效命于大汗敌人的门户奴隶,大汗不计前嫌,让我给您做贴身的那可儿,后来又派我领兵打仗,为四杰之一;我现在已经身居千户、万户高位,臣就是为大汗将头颅弃之于地,将一腔血流干也报答不尽大汗的大恩,怎么还敢接受这样连大汗诸子都没有得到过的封号呢?请大汗收回成命吧!”

成吉思汗说:“你为我的敌人效过命怎样?你是门户奴隶又怎样?现在你是我的爱将!你用你的行动证明了你是我可以信赖的独当一面的领袖之才!我才不管你过去干过什么,是个什么样的人,现在你就是我的太师国王了!”

“谢大汗隆恩!”木华黎早已泪流满面。

成吉思汗从塔塔统阿手里接过誓券、黄金印递于木华黎,说:“这是我赐予你的,印上刻着八个大字'子孙传国,世世不绝。太行山以北我自己经略,太行山以南就全交给你的十万人马了。

木华黎双手捧印:“我木华黎受大汗这样天高地厚一样的恩惠和信赖,一定不辜负大汗的重托!我一定为大汗流尽身上的每一滴血!”

成吉思汗说:“木华黎,我不要你流血,我只要你流汗!”

他又对木华黎身后的众人说:“你们看到这面九尾白旌了吗?有它在就如同有我亲自统率你们去冲锋陷阵一样。有谁违抗号令,木华黎国王就有权替我砍下他的头颅!”

成吉思汗对木华黎授权之大、信任之深,为历代帝王所罕有。不光是对木华黎,成吉思汗还从不同场合发现了大量人才,根据其实际表现,任命大批忠诚、智勇之士为其战将、谋臣,辅佐他成就大业。

札木合总结自己败于成吉思汗的重要原因是:成吉思汗有众多英豪为友伴,有七十三名骏马般的俊杰为其效忠尽力。

十、不劳而获是可耻的,战士靠军功获得荣誉的财富。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十大纪录(草原英雄一代天骄)(17)

有一次,为了检验部队的纪律,成吉思汗进行了一个小小的测试。

在大汗的金帐,成吉思汗把一副镶金子的笼头交给失吉忽秃忽,说:“你把这副金马笼头扔在营地里。”

失吉忽秃忽问:“做什么?”

成吉思汗说:“派人远远地看着,把过路的人,不论捡与不捡,都给我抓来。”

失吉忽秃忽答应了一声就去照办了。第二天,失吉忽秃忽引领着成吉思汗来到断事官的大帐,说:“一天之内,有四个人经过,没有一个人捡起马笼头。”

成吉思汗问:“是吗?”边说边走进大帐。

成吉思汗坐在断事官的椅子上,失吉忽秃忽站在他的身后。他们的面前站着四个士兵。

成吉思汗指着其中一人问道:“你,是不是没有看见地上的马笼头?”

那人说:“看见了。”

成吉思汗问:“不知道它很贵重吧?”

那人回答:“是的,那可是镶了金子的!”

“那你为什么不捡呢?”

那人回答:“不,我可不敢。大札撒令上规定,拾到东西不归还原主,就是偷窃,偷窃可是要杀头的。”

成吉思汗指着另一个人问:“你为什么不捡?”

那人说:“我有一个比这个笼头更好的,是在同乃蛮人打仗时,由于我表现勇敢,千户长分配给我的。”

成吉思汗问第三人:“你呢?是不是也有一个比这个更好的?”

“不,可我下次打仗,会得到一个比这个更好的。”“好,有志气!”他问最后一个人:“你呢?”

“我不捡是因为它不属于我,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是可耻的。

“嗯?”

那人接着说:“我还记得有一次主儿勤首领撒察别乞的那可儿偷了一只马笼头,可汗大发脾气说,您平生最恨偷盗,因为们的吃穿用度是靠辛勤的劳作和战场上俘获得来得,是流汗流血换来的。偷盗者既不流血也不流汗,轻易地将别人的血汗据为己有,对这类黄鼠狼、乌鸦,只有一个处置的办法——杀!”

成吉思汗哈哈大笑起来:“好,失吉忽秃忽,我原来担心只两千人留守三河源头是不是太少了?有这样路不拾遗的后方,我们还怕什么?”

于是他放心地准备攻打金国的事宜。成吉思汗制定札撒,严明了军机,令他无后顾之忧,为他攻打金国巩固了后方基础。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十大纪录(草原英雄一代天骄)(18)

十一、同时拥有诚实和勇气的人,可以做朋友,识别大将哲别,重用仇人

凡是敌人做了杀害人的事总是隐瞒不露的,一个人不隐瞒杀害人的事,诚实地说出来这样的人是可以做朋友的。

1202年秋,成吉思汗追击泰赤乌部,在斡难河(今颚嫩河)畔与泰赤乌部展开激战。在激战中,成吉思汗的颈部被泰赤乌部属射伤,流血不止,后经其亲密战友者勒篾努力抢救才脱离死亡的危险。

打败泰赤乌氏后,成吉思汗扫视着俘虏,大声问:“泰赤乌有个善射梅针箭的人,他先射死了我的战马,使我的大将博儿术险些丧命,昨天又射中了我的脖子……”

接着大喝一声:“那个混账东西在哪儿?说!”

“我在这儿!”被捆上双手的只儿豁阿歹走到成吉思汗面前。木华黎、速不台等人抽出刀来,成吉思汗扬手制止。

“射死可汗的白口黄马,险些让您的大将博儿术丧命的是我;昨天对阵时射中您脖子的也是我。”只儿豁阿歹如实述说着自己的罪过,丝毫也不想回避,“如果可汗叫我死,不过血污巴掌大的一块土地,我毫无怨言:如果不让我死,我只儿豁阿歹可以为英明的可汗去横断深水,去冲碎坚石。小人生死全凭可汗定夺!”

“不隐瞒真相,敢作敢当,你是条汉子!”听完他的话,成吉思汗不仅没有生气,反而高兴地竖起大拇指。

有人为他讲情:“可汗,只儿豁阿歹的梅针箭百发百中,只是这两箭他射错了地方!”

众人大笑。成吉思汗说:“凡是敌人做了杀害人的事,总是隐瞒事,诚实地说出来。这样的人是可以做朋友的。梅针箭名为'哲别’,今后你就改名叫'哲别’吧。今后你就是我手中的梅针箭,寸步不离我的左右,跟随我去射杀强敌,征服天下!”

只儿豁阿歹激动地热泪盈眶:“哲别惟可汗之命是听!””

尽管成吉思汗被哲别一箭射中颈部,伤重流血不止,几乎丧命,但成吉思汗丝毫不计较个人恩怨,从哲别的言语中认识到哲别是一个胸襟坦荡、敢作敢当的忠义之士,就宽宏大度地赦免了哲别,并授他为身边效力的心腹将领,后来哲别成为成吉思汗麾下最杰出的大将之一。

春秋时期,五霸之首齐桓公没有记恨管仲射向自己的箭,反而任命管子为宰相,认作仲父。两位雄主跨越千年,其胸怀宽广何其相似。

在对待哲别这件事上,固然有哲别射术出众,成吉思汗爱才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成吉思汗看重了哲别诚实可靠、做事敢于负责任的品质。

十二、饮酒无节制的人,成不了大气候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十大纪录(草原英雄一代天骄)(19)

蒙古草原地处高纬度,冬季漫长而寒冷,蒙古族人自古就喜欢饮酒。

成吉思汗教育诸将、众人饮酒要有节制,他谆谆教导说“嗜酒者昏,若聋若瞽,心首无主,执业俱废。”意思就是,“酒醉的人,就成了瞎子,他什么也看不见,他也成了聋子,喊他的时候,他听不到,他还成了哑巴,有人同他说话时他不能回答他喝醉了时,就像快要死的人一样,他想挺直地坐下也做不到他像个麻木发呆、头脑受损伤的人。喝酒既无好处,也不增进智慧和勇敢,不会产生善行美德:在酒醉时人们只会干坏事、杀人、吵架。酒使人丧失知识、技能,成为他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和事业的绊脚石。他丧失了明确的途径,将食物和桌布投人火中,掷进水里。国君嗜酒者不能主持大事、颁布训诫和重要的习惯法;将士嗜酒者不能掌管十人队、百人队或千人队。”

他还说:“帝王,武将饮酒过度有损健康,败坏事业,连统帅部下也成为不可能。”“平民嗜酒者,将完全丧失马匹、畜群和他所有的一切财产变为乞丐;官员嗜酒者,命运将不断折磨他,使他忧虑不安。酒使双手麻醉,结果使手丧失了抓东西的能力和动作的灵巧;酒使脚麻醉脚就不能行动和步行;酒麻醉了心,使心不能健全地思考。它毁坏了所有的感官和思维器官。并且规定,一个人每月可饱饮三次。如果根本不喝酒,那就再好不过了。但是到哪里去找这种不喝酒的人呢?如果能找到这种人,那他应当受到器重!”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十大纪录(草原英雄一代天骄)(20)

十三、敌人的敌人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

成吉思汗巨大的可汗金顶大帐内群雄聚集,很多人情绪激愤。原来金国派来使者,要求成吉思汗帮助金国讨伐塔塔儿人。

勒古台瞪着血红的眼睛说:“当年,金熙宗把我们蒙古的俺巴孩汗就活活地钉死在这样的木驴上。现在冤冤相报,把那条傲慢的公狗一样的完颜丞相的使者,钉在这木驴之上!”

成吉思汗盯住木驴,两手用力按住桌案,牙咬得腮帮子上都起了不住滚动的肉棱子。不过,只一会儿,他便又缓缓地坐了下去,出人意料地说:“也许我们可以去打这一仗。”

这话就像滚油锅里滴了水,一下子炸开了锅:“什么?替金狗去打仗。”“塔塔儿人不过是金朝的一条狗,主人打狗有我们什么事儿?”

“金朝、塔塔儿人都是我们不共戴天的仇敌,让他们自己去打吧!我们正好坐山观虎斗!”

母亲诃额仑问成吉思汗:“你要认贼作父吗?!”

“母亲,”成吉思汗以很快的速度说:“塔塔儿人是我们最主要的敌人,他们是被我们屡次打败,又屡次在金国的喂养下恢复元气再来咬人的一条恶狗。这一次,金国嫌弃塔塔儿狗了。我们可以不受金国的牵制打败塔塔儿这个杀我父亲的仇人了。”

成吉思汗扫视了一下众人接着说:“敌人的敌人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就是暂时的朋友也是好的。我们暂时与金朝联合,先收拾塔塔儿人!”

博儿术想了想说:“我觉得可汗的主张是对的。我们打了塔塔儿人,表面上又伪装成是奉金国之命做的,这样,我们就不容易在金国那里过早地暴露自己,引起金国的注意。等我们悄悄地把自己的羽毛养丰满了,在金国没有在意的时候,在合适的一天,我们一下子高高地飞起来,那时,金国的末日就到了。”

母亲诃额仑被成吉思汗的深谋远虑说服了,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母亲是老了。先长的头发,不如胡子久长;先长出的耳朵,不如犄角坚硬。以后,我再也不要管你的事了。”

她心里又高兴又感到一种莫名的凄凉,转身走出了大帐。

公元1196年(金章宗承安元年),成吉思汗随克烈王汗协助金朝攻打塔塔儿部,大败塔塔儿人。塔塔儿首领札邻不合率残部仓皇逃走。

战后,金朝封克烈王汗为王,封成吉思汗为“札兀惕忽里”(统领)。这更增加了成吉思汗在乞颜部的威信和权力。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十大纪录(草原英雄一代天骄)(21)

十四、人虽长得聪明,不学没有智慧,自律是基本功

成吉思汗曾说过“没有一个好朋友比聪慧还好,没有一个恶敌人比愚笨还坏”,这里所说的“聪慧”是智慧。在成吉思汗看来,聪明不是智慧,“人虽长得聪明,不学没有智慧”,聪明可以先天带来,而智慧则必须是后天习得。

聪明表现为轻巧、灵敏、尖锐,而智慧,则表现为深沉、稳重、厚道、成功。

从一个有仇必报的聪明的草原勇士发展为一代伟大帝王,成吉思汗完成了从聪明到智慧的升华。

由于历史的原因,关于成吉思汗怎样学习治兵治国方法的过程已经很难用语言再现了,但我们可以从他虚心采纳臣下建议的事件中追寻他学习成长的轨迹。

美人和名马,谁都喜爱。然而只醉心于这些,那就要身败名裂。

有人说成吉思汗是一个享乐主义者,自古以来,传说英雄好色。历史传言成吉思汗有五百人的妃妾,那不仅是蒙古女子,还有从各色各样的征服民——即有白皙明眸的伊朗美女、俄罗斯美女、朝鲜女人。

其实,这只是表面。如果成吉思汗真的荒淫无度,正如符拉基米尔索夫所指出的,他绝不会保持六十岁以上的长寿,也不可能直到死去以前不久还乐于狩猎、征战。这都需要强壮的体力啊,试想,如果成吉思汗沉湎于女色,如何有如此充沛的体力征战,如何跨战马、驰骋疆场。

成吉思汗的遗训记录:“美人和名马,谁都是喜爱的。然而只醉心于这些,那就要身败名裂。”

在这里他指出了人性的弱点,教育人们自制心的必要性。诚然,他也爱财、爱酒、爱色、爱马,然而他有严格的节制,不可想象一位不能自律的人如何能创造伟大的功绩。

东晋巨富石崇在刑场上被砍头,长叹“小子们为财害我”,刽子手说,“既知如此,何不早散些家财”?此刻醒悟为时已晚。

唐中宗在母亲武则天做女皇时过得战战兢兢,连带着妻子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也感觉窝窝囊囊的。所谓物极必反,中宗即位后,韦后和安乐就极力享乐,企图补回当初失去的那么些年的荣华富贵。唐朝有第一夫人,第一女儿带头,当时的世风自然是极奢极丽,更残酷的是,这对权利欲极度膨胀的母女到后来竟把中宗给生生地毒死了,想干脆自己做皇帝,这样日子过得自然更是毫无顾忌。

当然,李姓皇族是不答应的。于是李旦的第四子李隆基起来推翻了她们,登上了皇位,这就是玄宗。

唐玄宗登基后一看,到处是陷于享乐旋涡的人,这可怎么行?于是把宫里的奢侈品比如绫罗绸缎之类的,一把火全烧了,以此明志。有这么坚定的信念,世风肯定会跟着变。唐玄宗轻装上阵,果然使大唐辉煌达到巅峰时期。

但就是这个玄宗皇帝也不是一个彻底的人,在他使唐朝日益红火之后不久,人性的那点弱点就显现了。他也开始只爱美人、不爱江山百姓了。美人杨玉环被“选在君王侧了”,“春从春游夜专夜,从此君王不早朝”

当一个人只爱美人时,成吉思汗的话就会被验证。唐玄宗没能逃脱厄运,就如成吉思汗所说的那样“只醉心于这些,那就要身败名裂。”

终于,“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舞”,最终落得“此恨绵绵无绝期”。

安史之乱爆发了……

抚今追昔,成吉思汗的功绩早已雕刻在历史的丰碑上,然而,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其千古第一词《沁园春·雪》中这样描写“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伟人是集中华文化和各代巨人智慧之大成者,他希望中华儿女不仅仅是仰望历史巨人,更重要的是向他们学习,诚如是,炎黄子孙就可以对历史呐喊“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十大纪录(草原英雄一代天骄)(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