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词:指意义比较具体的词。现代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第13页)

1、表示人:娃娃、姑娘、青年、农夫、孔子、朱自清、白求恩等(后三个也叫专有名词);

2、表具体事物:水藻、蟋蟀、铃铛、镰刀、北京、长江、峨眉山等(后三个也叫专有名词);

3、表抽象事物:精神、传统、法律、爱情等;

4、时间名词:秋天、昨天、过去、早晨等;

5、方位名词:上、下、左、右、东、西、南、北、中、前、后、中、里头、外、以上、之下等。

名词功能特点:

名词不能和副词组合,即名词前不能加副词;

②名词经常作主语、宾语,一般不作谓语;

③名词能同数量词结合成偏正短语;

④表示人的名词(专有名词除外)后边可以加“们”表示复数;

⑤大多数名词都能用来限制或修饰另一个名词,如“水泥房子”、语文教师;

⑥还有很多名词可分别带“儿、子、头、化、家”等后缀,组成附加式结构;

⑦大多数情况下,方位名词用在其他名词性词语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或范围。

二、动词:表示人或事物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词(第49页)

1、表动作行为:走、跑、唱、跳、打、躺等;

2、表心理活动:爱、恨、担心、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等;

3、表发展变化:增加、减少、扩大、提高、降低、发生等;

4、表可能、应该、意愿:能、能够、会、可、可能、可以、要、应、应该、应当、肯、敢、愿、愿意等;这类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

5、表趋向: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等;这类动词往往放在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后边,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

6、表示判断:是(一个)

7、表存在、消失:有、出现、存在等;

8、表使令:使、让、命、令、请求等。

动词功能特点:

①动词经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词;

②多数动词能带宾语,动词前能加副词修饰;

③一般动词后边可以加助动词“着”“了”“过”来表示时态;

④不少动词可以按照“AA”或“ABAB”重叠,重叠后表示动作的短暂,有反复、尝试的意思(如:走走、瞧瞧、舒活舒活、抖擞抖擞)

三、形容词:用来描摹人或事物的词(第80页)

1、表示状态:凌乱、快、慢、软、硬、忙碌、悠闲、激动、干净、轻松等;

2、表示形状:大、小、宽、窄、笔直、弯曲、方、圆等;

3、表示性质:强壮、好、坏、美、丑、纯粹、高尚、清脆、仔细、优秀等;

4、表示颜色:黑、白、橙、苍白、碧绿、绿油油、红彤彤等;

形容词功能特点:

①形容词经常充当谓语、定语、状语或补语;

②在一般情况下能受副词“不”修饰;

③许多形容词前边能加“很、最、非常、十分、极、多么、那么”等表示程度的副词来修饰;

④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如带了宾语应视为动词,如“纯洁队伍”;

⑤很多形容词能重叠,一般有“AA”式、“AABB”式,如“轻轻、慢慢、老老小小、稀稀疏疏、舒舒服服”。

依据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功能特点,可用两个词、一句话尽快辨明名词、动词、形容词:

第一,用“不”字不能修饰的是名词,如名词“娃娃、水藻、精神、秋天”前都不能加“不”;“上、下”前能加“不”,说明“上、下”也能作动词。

第二、用“很”字能修饰的是形容词或心理活动的动词,如“干净、大、优秀、黑”或“爱、恨、担心、喜欢”。

第三、能够带宾语的都是动词,如“打、想念、提高、有、使”。

多数名词、动词、形容词都可用这三点来衡量。

四、数词(第97页)表示数目或顺序的词。数词连用或加上别的词,可以表示确数、概数、序数:

1、表示确数:零、一、七千、六万九千、八成、百分之五、两倍、十倍等;

2、表示概数:十来(个)、二十几(只)、七八(辆)、十六七、二三十、二十上下等;

3、表示序数:第一、老三、初五等。

数词功能特点:

①数词和量词结合起来叫数量词,如“三本、一群、一次”;

②数词和数量词在句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和补语;

③数目的增加可以用倍数或分数表示,数目的减少只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

五、量词(第97页):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词。

1、表事物的单位(物量词)):个、台、条、只(zhī)、支、件、根、块、种、双、对、副、打(dá)队、群等;

2、表度量衡单位:尺、寸、斗、升、斤、两、米、千米、升、克、千克等;

3、表动作行为的单位(动量词):次、回、趟(tàng)、遍、頓、阵等。

量词功能特点:

①量词一般不单独使用,常和数词结合使用(如“一只、一遍、一顿”),也可以同指示代词结合使用(如“这个、这次”)

②单音节量词一般可以重叠使用,如“个个、只只、次次、阵阵”。

补充:有的数词和量词的组合相当凝固,作用上类似于一个词。如“一点儿水”得“一点儿”,“万贯家财”“腰缠万贯”中的“万贯”。

在汉语中,数词与量词一般结合起来使用表示数量。下边几个句子都出自郑振铎的《猫》,读一读,看看其中数量词的使用有什么规律。教材(教材第97页)

(1)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

(2)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

(3)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

六、代词: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和副词的词(第120页),包括: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①代人的人称代词

a、第一人称:我、我们、自己、咱(zá)家(我,多见于早期白话)、咱(zán,我)等;

b、第二人称:你、你们、您(“你”的敬称);

c、他、她、他们、她们等;

②代指事物的:它、它们。

注意:

(1)在书面上,全是女性使用“她们”;有男有女时用”他们“;不用“他(她)们”或“他们和她们”;

(2)特殊的三个人称代词:人家、咱(zán,)、咱(zán,)们

①人家:

a、指自己或某人以外的人;别人:人家都不怕,就你怕/人家是人,我也是人,我就学不会?

b、指某个人或某些人,意思跟“他”或“他们”相近:你把东西快给人家送回去吧。

c、(指“我”,有亲热或俏皮的意味:原来是你呀,差点儿没把人家吓死!)

②咱(zán,):

a、咱们:哥哥,咱们回家吧/运动员为咱们国家争了光。

b、(方言)我:咱不懂他的话。

③咱(zán,)们:

包括谈话的对方用“咱(zán)们”,不包括谈话的对方用“我们”,

如‘’我们是南方人,你们是北方人,咱们都是中国人。”

2、指示代词:用来指称区别人或事物的词

a、近指:这、这儿、这里、这样、这么、这么些;

b、远指:那、那儿、那里、那样、那么、那么些;

c、各、每;

3、疑问代词:用来表疑问的代词:

谁、什么、怎样、怎么、怎么样、哪、哪儿、哪里、哪儿

多少、多么、几、几时等

代词功能特点:

①代词代替的词属哪个词类,就具有该词类的语法功能;

②代词一般不受别类词的修饰,也不能重叠使用。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加横线的代词分别指代什么。

(1)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2)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

数词和量词作业(第97页)答案:

数量词的使用规律:数词和量词常结合起来使用表示数量。“一只”表示事物的数量,

“一遍、一顿”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

代词作业(第120页)答案:

(1)“我”指作者;“那”指代空中。

(2)“我”指代皇帝;“他们”指代两个骗子;“怎样”指代骗子织布的状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文言虚词总复习(七年级上语文基础知识)(1)

学习做减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