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戏剧,国之瑰宝。戏剧由来已早,戏剧的起源实不可考,目前有多种假说。比较主流的看法有二:一为原始宗教的巫术仪式,比如上古中文,“巫”、“舞”、“武”三字同源,可能是对一种乞求战斗胜利的巫术活动的合称,即戏剧的原始形态。

另一种为劳动或庆祝丰收时的即兴歌舞表演,这种说法主要依据是古希腊戏剧,它被认为是起源于酒神祭祀。

各种版本的窦娥冤(再看窦娥冤)(1)

《窦娥冤》

中国戏曲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先秦到汉代的巫祇仪式,但是宋代南戏的发展才有了完备的戏剧文本创作,现存最早的中国古代戏剧剧本是南宋时的《张协状元》。

元代时以大都、平阳和杭州为中心,元杂剧大放异彩。

后世形成了诸多戏曲形式,也就是各剧种。明代的昆曲经过发展,首先得到士族大夫的追捧和喜爱,他们大量创造剧本,不断修改曲谱,同时修正昆曲的戏剧理论,并使得传奇剧本成为一种新的主流文学形式。

随后昆曲又得到晚明和清代宫廷皇室的喜爱,成为贵族生活的一部分,成为获得官方肯定的戏剧艺术,故称“雅”;而以各地方言为基础的地方戏,广受民间喜爱,则称“花”。

于是在清代形成了“花雅之争”,实际上是戏曲共同繁荣的局面。这丰富了戏曲艺术的门类,也形成了各自的艺术特色。

各种版本的窦娥冤(再看窦娥冤)(2)

《窦娥冤》电视剧照

今天小编带大家看一部元代著名杂剧,“杂剧"一词,在唐代史籍中就已出现。至宋代,大儒洪迈解释说:“俳优侏儒,同技之下且贱者,然亦能因戏语而讽时政。(人)目为杂剧",但这似乎并非元代的杂剧。元代汉人陶宗仪给出元代杂剧的定义:“金季国初,乐府犹宋词之流,传奇犹宋戏之变,世谓之杂剧"。

到了明朝,王爷朱权爱唱戏爱演戏又爱研究戏,给出一个集“大成"的定论:“(所谓)杂剧之说,唐为传奇,宋为戏文,金为院本,杂剧合而为一.......杂剧者,杂戏也。"

提起杂剧,就要提元代的关汉卿,关汉卿的《窦娥冤》更是一代人的记忆。但是当代人,特别是年轻的一代人,只是影影绰绰知道她蒙冤被杀,怨气冲天,六月下雪。

至于真正戏中曲折的剧情和人物刻画,现在大概没有多少人能晓得。在这个利来利往的浮躁年代,曾经如日中天的戏剧,早已成为昨日黄花。

各种版本的窦娥冤(再看窦娥冤)(3)

《窦娥冤》

现在我们身之所处,是一个调侃的时代。“哎!我比窦娥还冤!"这句顽皮话,八十二岁以下、十二岁以上的中国人,几乎每个人都曾唠叨过。文化“档次"高一点儿的人,可能还会双眼望天故作沉痛状,加上一句:“六月盛夏,咋不下雪呢?"以此表示他“冤"得可以。

窦娥,昔日关汉卿笔下那个贪婪、无耻社会的牺牲品形象,在中国人力避沉重的天性中,逐渐消解了。

剩下的,只是一种充满轻松俏皮的言语皮屑。

庄严、悲沉,在无知无畏的时代,皆沦为浮薄的滑稽、调笑。

小编带大家回顾下《窦娥冤》的剧情:窦娥的父亲没钱去赶考,就把窦娥送给蔡婆婆做童养媳,用来归还蔡婆婆的高利贷。

之后,蔡婆婆的儿子死了,剩下窦娥和蔡婆婆相依为命。卢医生还不了蔡婆婆的高利贷,准备设计杀害蔡婆婆,正好被无赖流民张驴儿父子碰到救了下来。

以此威胁让窦娥顺从张驴儿,窦娥坚决不从,张驴儿就准备设计下毒害死蔡婆婆,不想张老头嘴馋喝下毒药,张驴儿就诬告窦娥害死了张老头,并且买通县官,要严刑拷打蔡婆婆,窦娥不忍看蔡婆婆受苦,只得诬认自己下毒,窦娥发誓自己含冤而死后要”血溅白练之上,六月下雪“。

窦娥其父中举之后按查地方,窦娥冤魂告明父亲,终于使女儿沉冤得雪。

《窦娥冤》中,窦娥的父亲窦天章虽是个“正面人物",实际上让人感到面目可憎。

这位当年为了进京赶考把女儿卖给高利贷者蔡婆婆的读书人,做官变阔,察看案卷后,得知窦娥就是自己亲生女儿受刑而死,依旧一张“赏罚不避亲"的官脸,叱责道:“我当初将你嫁与他家(蔡婆家),要你三从四德.......到今日被你辱没祖宗世德,又连累我的清名。

你快与我细吐实情,不要虚言支对,若说得有半厘差错,牒发你城隍祠内,差你永世不得人身,罚在阴山,永为饿鬼!"这样一个刻薄寡情之人,还是统治者中“道德"最好的清官。

各种版本的窦娥冤(再看窦娥冤)(4)

《窦娥冤》

《窦娥冤》不仅仅“反映封建社会普通人民与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反映被压迫妇女的反抗意识",还“反映出在元朝蒙古奴隶主残酷压迫下亡国的中国人对现实社会的几种不同态度"。

时代,生活,人性,才是《窦娥冤》真正的精髓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