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modern American literature comes from one book by Mark Twain called Huckleberry Finn.

——Ernest Hemingway

所有现代美国文学的来源,这是海明威在评论中给予马克·吐温的小说名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最高评价,却并不是一百多年后不同国度的读者依然阅读和热爱这部作品的唯一理由。或许在部分读者心中,这部脱胎于《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探险小说续作,不过是又一次的儿童历险记;然而在更多人眼里,本书早已跳出了前作的窠臼,其创造性和独具特色的口语化语言摆脱了纯文学语言写作的传统,开创了美国小说语言的新风,而娴熟“驾驭”这些语言的白人男孩哈克与黑奴吉姆的形象也因此更加深入人心(尽管后者也是小说曾不断遭遇查禁的原因)。许多年后,英国诗人T. S. 艾略特甚至将哈克这一文学形象与堂吉诃德、浮士德及哈姆莱特等相媲美,誉为不朽的经典。

1876年,41岁的马克·吐温出版了《镀金时代》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尽管作品是以密西西比河上某小镇为背景的少年读物,却受到不同年龄阶层的读者欢迎。同年,马克·吐温开始动笔撰写本书的续集,只不过主人公变成了汤姆·索亚的玩伴哈克,以及哈克在旅途中结识的黑奴吉姆,七年之后完稿。1991年时,有人在纽约的苏富比拍得了此书的手稿,才发现原来那个著名的开头,马克·吐温也曾三易其稿:第一遍他以“You will not know about me”起首,随后改作 "You do not know about me", 最后才是传世的定稿: "You don't know about me, without you have read a book by the name of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but that ain't no matter."诚如作者所言,是否读过前作,完全不影响本书的阅读。

史迪奇插画(Kemble的插画版哈克贝利)(1)

与很多美国文学经典一样,《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初版依然不在美国本土。1884年12月,本书首版于英国和加拿大,1885年2月才在美国由纽约的出版商 Charles Webster & Company出版。不过与小说本身的引人瞩目和大获成功一样,由马克·吐温亲自指定和授权的年仅二十三岁的插画家E.W. Kemble为初版本绘制的174幅插图,也引起了文学和艺术界的广泛关注,甚至被认为完美诠释了小说人物形象,还原了作品场景,是小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对于马克·吐温而言,终其一生将Kemple作为该书唯一的插画授权人,恐怕也代表着作者本人对插画家的肯定和感激吧。

史迪奇插画(Kemble的插画版哈克贝利)(2)

史迪奇插画(Kemble的插画版哈克贝利)(3)

史迪奇插画(Kemble的插画版哈克贝利)(4)

说起来,对于籍籍无名的小插画师如何赢得大作家青睐一事,当事人双方居然有着迥异的记忆。在Kemble晚年发表的回忆散文《Illustrating Huck Finn》中,他说马克·吐温是被当时他给《生活》(Life)杂志绘制的一幅插图所吸引,插图内容表现的是一个被蜜蜂蜇了的男孩。当时马克·吐温刚刚完成全部作品手稿,正在寻找插图作者,Kemble认为那个男孩形象或许与马克·吐温心中哈克的形象比较相配。然而在日后发现的一封马克·吐温1884年 3月末写给出版方Charles Webster的信件中,他说自己选中《生活》杂志这位年轻的插画师是因为看到他在当年3月13日的《生活》杂志上发表的一幅作品《电的用途》(Some Uses of Electricity)。不过,记忆的偏差并未影响这次成功的合作,Charles Webster很快就与Kemble取得了联系,并支付了2000美元的佣金,这对当时的Kemble无疑是一笔巨款。

史迪奇插画(Kemble的插画版哈克贝利)(5)

史迪奇插画(Kemble的插画版哈克贝利)(6)

1861年出生于加州萨克拉门托市的Kemble,学画于费城,谋生于纽约,而1883年创办的《生活》杂志则是他职业生涯的重要起点。不过作为从没去过美国南方、甚至与黑奴少有接触的北方人,Kemble最初对哈克与吉姆以及众多不熟悉的小说人物和场景是很头疼的,一来作者马克·吐温在小说中几乎对哈克等人物没有任何形象描写,全靠画家自己揣摩;二来菲薄的收入也无法让他雇佣更多的模特,于是邻居家的一个白人男孩Cort Morris成为他全部174幅插图的唯一模特,尽管听起来有些难以置信。Kemble通过变换男孩的服饰来模仿人物,通过使用其他道具来创造人物,虽然没有一个人物完全是Cort的形象,但后来被Kemble用作小说初版本卷首的一幅哈克的插图,据说是最形似和神似Cort的。不过马克·吐温对最初的形象并不满意,他拿到最初的几张画稿之后说哈克的嘴有些“太爱尔兰人,很没有必要”(a trifle more Irishy than necessary),于是Kemble随即做了明显调整和修改,这也是前几章的哈克形象与之后绝大多数插图不大一样的原因。

史迪奇插画(Kemble的插画版哈克贝利)(7)

为了配合出版发行,在Kemble交稿之后,马克·吐温与出版方一起从174幅插图中挑选了65幅制作成小说初版本的宣传册,效果颇佳,很难说有多少读者是被惟妙惟肖的小说插图吸引来的,总之整体销量不错。六年之后,出版方以“廉价精装版”为名进行了再版,再次精挑细选了其中44幅插图,后者也是未来诸多国外版引进时所选用的底本插图。

史迪奇插画(Kemble的插画版哈克贝利)(8)

十九世纪最后几年,马克·吐温持有股份的出版商Charles Webster & Company因经营不善破产,其作品分别转入Harper‘s和APC(the American Publishing Company)两家。1898年前后,两家出版商先后聘请Kemble为哈克绘制新版插图,一年后APC先是在其推出的13卷本马克·吐温文集豪华版(限量1000套)中使用了Kemble新绘的四张插图;几乎同时,Harper's出版的多卷本马克·吐温作品集文库版也使用了四张中的三张。此后的一百多年内,这四张新绘插图便成为马克·吐温各种文集的标配,就此传世。

史迪奇插画(Kemble的插画版哈克贝利)(9)

我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插图版是闻名已久的,所以去年在amazon上看到美国的出版社Dover复刻了初版插图本之后,毫不犹豫的购得一册。虽说与初版本的珍贵不可同日而语,但复刻版复制了初版本的版式设计,完整收录了Kemble全部174幅插图,且插图印制清晰,加上书衣设计精美,布面精装手感也不错,而且18.95美元的定价很是低廉,对于早就习惯了中文版插图欠奉的国内读者而言,不啻为一个完美的补充,值得收藏。

史迪奇插画(Kemble的插画版哈克贝利)(10)

史迪奇插画(Kemble的插画版哈克贝利)(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