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是在没有外界声源存在的情况下患者感受到的一种声音,国外报道成人耳鸣的发生率为10%~15%,其中20%的人群需要临床干预,国内报告60岁以上人群的耳鸣发生率为14.5%耳鸣本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个症状,它的发生是与多种因素相关或作用的结果,有时是某种疾病的前兆听觉中枢重塑的过程中,神经元异常放电可能导致了耳鸣的产生,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耳鸣到底什么原因引起的能治好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耳鸣到底什么原因引起的能治好吗(耳鸣产生原因多)

耳鸣到底什么原因引起的能治好吗

耳鸣是在没有外界声源存在的情况下患者感受到的一种声音,国外报道成人耳鸣的发生率为10%~15%,其中20%的人群需要临床干预,国内报告60岁以上人群的耳鸣发生率为14.5%。耳鸣本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个症状,它的发生是与多种因素相关或作用的结果,有时是某种疾病的前兆。听觉中枢重塑的过程中,神经元异常放电可能导致了耳鸣的产生。

一、耳鸣的诊断

病 史:病史中我们应关注患者是单侧还是双侧耳鸣,是否为搏动性耳鸣,有无单耳或双耳不对称的听力下降及眩晕,是否存在噪声暴露以及近期药物史等。还要了解其心理状态,有无紧张暍焦虑、抑郁等,必要时建议其看心理医师。

专科检查:耳道检查,查看外耳道有无炎症、耵聍、胆脂瘤等,有无中耳炎,鼓膜是否完整等。

辅助检查:听力学检查:纯音听阈 声导抗 镫骨肌反射为基本检查;必要时考虑耳声反射、听性脑干等。听力学检查结果,如果有单耳或不对称的双耳听力下降、搏动性耳鸣、听神经学检查异常,可以选择影像学检查(CT、MRI等)。

二、耳鸣的治疗

德国《耳鸣诊疗纲要》根据病程对耳鸣进行了分类:3个月以内为急性耳鸣,3个月至1年为亚急性耳鸣,超过1年为慢性耳鸣。耳鸣分类的主要目的是指导治疗,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耳鸣时间越短,痊愈的机会越大,随着病程的延长治愈的概率明显降低。

1、急性耳鸣:急性耳鸣应尽早治疗,可以消除或减轻耳鸣。伴有感音性听力下降的急性耳鸣治疗方案同突发性聋。根据耳鸣音调可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案:低中频耳鸣可采用神经营养剂 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高频耳鸣建议采用利多卡因 神经营养剂 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若急性耳鸣患者伴有焦虑、失眠等,还应选用改善睡眠、抗焦虑、抗抑郁等药物。

2、亚急性耳鸣:更多的是告知患者关于耳鸣的一般知识,分析可能的发病原因及注意事项;如果伴有听力下降,应尽早佩戴助听器,有利于缓解对耳鸣的过度关注;根据耳鸣的严重程度进行习服治疗,对于部分药物治疗效果不好、耳鸣时间为3~6个月的患者,可以选择鼓室内注射激素。

3、长期耳鸣:长期耳鸣可采取心理疏导、声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CBT)。声治疗有两种方法:一是在有声环境中生活、工作,以弱化耳鸣对大脑皮层的刺激;二是通过耳机收听医生配给的声音或患者自己选定的声音,伴有听力下降者使用助听器或者带有声发生装置的助听器,其音量不能超过耳鸣声。声治疗虽然不能降低耳鸣的响度,但可明显提高患者对耳鸣的适应程度,失眠、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大为改善。CBT源于对压抑和焦虑患者的治疗改进,对与苦恼相关的耳鸣患者有效,CBT首先帮助患者鉴别耳鸣导致的负性想法和行为,然后设法矫正。

由于耳鸣发生机制尚不明确,虽然治疗慢性耳鸣的方法很多,但目前尚无公认有效的方法。因此,提醒大家出现耳鸣后需重视,应尽早检查、明确病接受治疗。(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佘万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