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面敏捷训练方法(if到十分钟智商运动)(1)

镜面敏捷训练方法(if到十分钟智商运动)(2)

1

科普不止是儿童的事情

小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都有很多奇思妙想,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可能都是无解的,大人们没有足够渊博的知识和机智解开我们的问题,在《十万个为什么》里可能也没有答案。

随着生活的阅历和知识的增长,也许我们有能力回答小时候那些脑洞大开的问题了,但我们却失去了寻找答案的兴趣。

当失去对生活的好奇心后,我们的心态也就老了。

正如苏菲·玛索所说,“我对生活永远保持好奇心”,旺盛的好奇心会让一个人永远充满活力,对生活始终能保持一种探索欲,对世界永远充满求知欲。

所以,对生活和世界充满好奇心的人,才会明白“科普”并不只是小孩子的事情。

成年人也需要被“科普”,这可能源于我们小时候曾经的科学常识匮乏,也可能源于我们现在对一切未知的事情失去了兴趣,更可能是由于我们内心深处存在着“科学都是高大上的事情”,所以胆怯未知的事情,让我们失去了探索的勇气和信心。

镜面敏捷训练方法(if到十分钟智商运动)(3)

尤其,当我们觉得自己智商不足的时候,我们就更懒得去触碰科学了。但《十分钟智商运动》却说,不需要智商一百八,也不需要清华北大毕业,只要每天做十分钟有趣的大脑运动,你也能在人群中闪闪发光。

毕竟展示你风采的除了博学还有风趣,除了学历还有学识。为什么《最强大脑里》的Dr.魏这么受欢迎?还不是因为他除了才华和知识以为,更加风趣幽默,能用简单有趣的话语把深奥的科学知识解释清楚。

李永乐的魅丽在于,除了专业可靠、幽默有趣外,他还拥有高冷的外表和逗趣的内心,尤其在进行科普讲座的时候,简直光芒四射!

2

让科学流行起来!

镜面敏捷训练方法(if到十分钟智商运动)(4)

李永乐是今日头条、新浪微博等平台的人气作者,全网有几百万人是他作品的常客。他的“老师”头衔不是尊称,而是他本人就是一名中学物理老师。

李永乐被保送进了北大物理系,拿了双学士学位,又到清华转了一圈,拿了硕士学位。这么一位乐学呆萌的天才,从高中时候起的愿望却是当一名老师,“能把自己的知识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是,清华毕业后,他进入了北京的一所中学开始了普通物理老师的执教生涯。

不过因为想着“让学生以最低的代价获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想通过网上在线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他开始了在网上录制视频的课程。最开始的时候是物理课程,通过微信公众号以及一些直播课程,放到线上进行共享。

不过2018年初,因为今日头条(西瓜视频)上“闰年是什么的?”科普短视频,李永乐老师开始火了起来,很快成为了一名网红科普老师和百万明星博主。

李永乐的短视频科普的是一些中学和大学基础科学内容,而之所以能广受欢迎,其实跟他的讲课方式和风格有很大关系——在他看来,科学是严肃的,但传授科学的方式需要活泼轻松,只有这样才能把深奥的东西讲清楚、说明白,才能让普通人觉得科学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镜面敏捷训练方法(if到十分钟智商运动)(5)

而李永乐老师一直努力的成果,也浓缩在了他的新书《十分钟智商运动》中。在书里,他用趣味解读的方式,把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些脑洞问题背后的科学原理呈现出来。

在这本书里,科学离生活很近,科学也非常有趣、科学也可以流行起来!

3

让科学有趣起来!

我们大多数对科学知识不感冒,不就是因为“科学离我们很远”吗?尽管我们生活中的一切基本上都离不开科学:电脑为什么能上网?外卖APP为什么那么便捷?高铁班次那么多,为什么不出错?

但这一切似乎太深奥了,而且我们只要能用就好了,除非出了问题,否则我们很少会去探究背后的原因。于是,这些“深奥、离生活太远”让我们越来越对科学失去了兴趣。

而这本《十分钟智商运动》却是从我们身边的生活出发,用科学来深究每一个平常而又奇怪问题的背后原理。

比如,在本书里,你可以看到以下问题的答案:

天气预报为什么总是不准确?

其实真的不能完全怪气象台,概率学也是元凶之一

电饭锅到底能不能烧水?

此问题,所有又宅又懒的人都想知道,因为真的很想一个电饭锅解决所有吃喝问题!

数学家那么聪明,怎么不去赌场发家致富?

所以清贫有坚守的科学家才更令人敬佩

雨中走路淋雨多还是跑步淋雨多?

这个问题有点傻,为什么下雨不打伞!

薛定谔的猫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

薛定谔是谁?

行文风格亦如李老师平时的科普讲座一样,把深奥的科学知识,用新颖的编排方式和风趣幽默的语言表述出来。

最主要的轻松搞笑的漫画插图与严谨的科学知识,形成了呆萌反差,让你图文并茂地轻松理解一个高深的科学原理。

比如老板对底层员工特别好的背后是博弈论在起作用,而解释这个原理却可以从一部动画片里的历史传说开始讲起;这正是这本科普书的不同之处:不拘泥于科学原理本身,从多角度解读事物背后的真相。

之前有一个同类型的科普书籍,是一本国外的《那些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What if》,不过这本书还是有点“高大上”,里面的问题更多的是脑洞大开的奇思妙想,作者是通过这些“古怪的想法,诸如级塞斯纳、激光笔的照明度、海水抽干”等一些十分富有想象力的问题出发,用机智问答、幽默回答的方式,用科学一步步来推导出问题的答案。

而《十分钟智商运动》却更接地气一些,大多数问题都是从我们生活的本身出发,结合当下流行元素和热点事件进行引入、讲解;用普通人知道的、能理解的词语进行解说,以达到“让科学有趣起来”的目的。

镜面敏捷训练方法(if到十分钟智商运动)(6)

不过本书里,李永乐老师也科普了一些脑洞大开的问题,比如“黑洞为什么是黑色的?”“原子弹如何制作”,而这些高深问题均被轻松解答。

而这些日常生活科普,又比那些儿童版的《十万个为什么》更丰富有趣,不再是单调的一问一答,也不是简单粗暴的给出一个答案,而是用数学、物理学知识,经过严谨周密的计算给出答案。

4

好奇心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源

当我们成年后,可以不需要知道电脑为什么能上网、手机是怎么被制造出来的,但我们需要保持“为什么”的心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多去寻找答案,让充满好奇的心态带着自己在这个变化无穷的世界里,一直向前进。

可以说,好奇心是推动人类不断进步的动力之源。而让我们的好奇心持续继续下去,有时候只需要一本简单有趣却又专业的科普书籍。

李永乐老师的首部趣味科普书《十分钟智商运动》,正是孩子科普的启蒙书籍,以及成人重新爱上科学的指明灯。

让科学有趣起来,让更多的人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正是本书的意义所在。

RECOMM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