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五月,迎来满眼鲜花的同时也迎来了五四青年节。在这个属于青年人的日子里,我们以爱之名守望相助,你是最美的抗疫逆行者,防护服遮不住你青春洋溢的背影,你们不惧生死的选择,会让整个时代铭记。你们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希望,向你们致敬!

白衣为甲 同心战“疫”

文/西院区综合内科护士 于颖

进入2022年,疫情仍然处于局部多点爆发态势,疫情防控压力仍然很大。在除夕夜当晚,紧急接到集中观察隔离点执行紧急任务。院领导们跟我们十名前往支援的同事一起吃了年夜饭,给我们举办了简短的光荣的出征仪式。

新时代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青年节传承五四精神)(1)

吃过年夜饭后,院里各位领导们积极配合我们并询问都需要什么物资,准备好物资后由王乐处长带队我们就立刻前往了阳光国际会议中心集中隔离点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到达隔离点后王乐处长和丰台卫健委的老师一起和我们召开了第一次紧急培训任务,压实责任,开展三区两通道的学习培训,全面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及消毒业务能力,加强对隔离人员的人文关怀、日常监测和应急处置等,确保万无一失。

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集中观察隔离点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部署下,按照工作流程全面地完善了各项准备工作,医疗诊疗联络组、污染区采集组构成了全方位的服务保障体系。

在隔离点,大家都是以高度责任感和迎险而上的无畏精神投入到这场疫情防控当中。大家刚进隔离点大家心里难免有些许紧张,但紧接着而来的高强度工作,立刻让大家进入角色,紧张的情绪反而平静下来。

每天细致地了解每一位隔离人员的相关信息,在防疫一线最前沿为隔离人员查看体温、发放药品、医学观察、安排检查等一系列的诊疗工作,以医者仁心的职业品德守护着每一位隔离人员的身体健康,按规范要求进行消毒,垃圾也会统一按医疗废弃物处理。

新时代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青年节传承五四精神)(2)

面对隔离观察,一般人都免不了会产生焦虑、害怕、抑郁、抱怨等情绪,容易导致行为失衡、躯体免疫力下降。为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集中隔离医学诊疗组及时开展针对隔离人员的心理辅导工作。隔离人员安心配合隔离工作,在群里传递正能量!隔离人员说:"饭菜很丰盛,工作人员很体贴周到。"短短几天时间,大家就适应了隔离点的生活。在做好采集核酸工作之余,更有工作人员充当起"跑腿"角色,为留观对象运送各类生活必需物资。

在隔离点,医护人员们的角色不仅是医生、护士,也扮演着宣传员、搬运工、保洁员、心理咨询师、话务员的角色。我们每天穿着防护服,憋气、胸闷,一边累的腰都直不起来,一边电话、微信又响了,还得马上调整好情绪,以最好的状态去回答隔离人员,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激发的是团队抗击疫情,战胜疫情的勇气,我们始终把坚守落实在了岗位上,把担当体现在服务的细节上,隔离点工作组的全体战士同舟共济,凝聚合力,携手并肩,圆满完成隔离点工作。

新时代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青年节传承五四精神)(3)

随着今天下午最后一批隔离人员转运完毕,我们这次的工作即将告一段落,我们也将进入一段修整期,相信我们必将满血复活,投入到下一场紧张的战斗中!!

沉甸甸的责任

文/西院区脾胃肝胆科护士 马广雨

一场疫情使春节的喜庆欢乐多了一份凝重。当天下午一通电话,猝不及防到整装待发,医院领导为我们送行,除了暖心感动还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说实话坐在前往隔离点的车上看着窗外万家灯火,心头一酸,这是第三个春节没能回家了。谁不想好好过个年呢,但是为了大局总得有人做出一些牺牲,况且我又不是一个人战斗。想到2020年疫情刚在武汉爆发,当时刚过完春节,单位组织援鄂医疗队,当时没有过多犹豫报了名。后来出征仪式上因为队伍人数多了一个人,我又年龄最小,工龄时间短没能入选。这次去隔离点的任务,终于能让我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尽一份力了。

所谓万事开头难,车到了隔离点大概是晚上10点左右,我们开始熟悉隔离楼的布局和大概行经路线。第二天开始培训隔离点保安保洁穿脱防护服和前期准备工作。当晚,第一批200多名密接者进入房间,就这样我们进行了第一次核酸采集,穿上防护服行动开始变得笨拙,护目镜让视野不再清晰,双层橡胶手套让双手不听使唤。更糟糕的是空间密闭加上厚厚的N95口罩的密闭不透气,整个人开始晕眩。就这样我们六个人采集了五个多小时。当我们从隔离楼出来时,时间大概是凌晨一点多,脱防护服再到返回住宿楼时没有一个人说话,我想是因为战胜体力极限和内心恐惧后的疲惫吧!

接下来便是连续五天进入隔离楼核酸采样,尽管每个人心理压力都很大,但还是要按部就班完成每日的任务。每每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我看到的是被汗水浸泡的衣裳和口罩在脸上勒出的深深的压痕,我想,这大概就是最美的模样吧!

在集中隔离点,虽然工作环境艰苦、情况复杂且承担着巨大风险,但除了困顿和疲乏还有满满的感动。首先是来自后方的感动。这份沉甸甸的感动,是单位的领导给我们送来的关照和慰问,给我们提供的事无巨细的后勤保障。还有隔离人员的每句“谢谢”“你们辛苦了”难以忘怀。

结束24天隔离点工作,全部密接人员均为阴性 ,接到通知下午两点医院派车接我们回家,那一刻才如释重负。

什么是英雄?在战争时代,英勇无畏、流血牺牲的是英雄。而在和平年代,每一位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平凡人都是英雄。

外研社隔离点周报

文/ICU护士 安越

从突然接到护士长的通知到进入这个陌生的隔离点只用了三个小时,开始还在上班的我抓紧时间回家收拾行李,两点钟我们就到了这个即将开启一个月工作的战场。

其他到点的其他单位同事和各方人员已经开展紧急的工作了,经过简短的培训、分组的,入点不过五个小时我们在各类物资还没到全,在现有物资的帮助下就开始紧急接密接人员入点。看着玻璃门对面身着防护服的老师们,寒风中不畏艰难地工作着,清洁区的胡老师紧急的联络各方人员,王老师录入隔离人员信息,其他的老师们清点物资、核对信息、解决隔离人员各类问题,有的小伙伴们等到了凌晨依旧在坚持接隔离人员,第一天的工作在凌晨五点的灯光下结束,接隔离人员两百余人。

经过四天的努力终于把全部房间接满,总计四百隔离人员。我进入了污染区工作,在张丽君护士长的带领下展开了积极的工作。

我们积极讨论,在此期间我们一起过了新年,还给一位小寿星过了生日,特别开心我们相处的跟家人一样,大家和谐共处,一起面对所有的问题,一起工作,相互帮助。

政策的改革,使污染区医护人员工作量直线增加,我们每天要采集四百余份核酸,而且要分出不同类型,极大的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

在护士长的带领下,我们有序的进行着工作,三个人一小组,九点开始工作,入隔离楼不过半小时我就能非常清晰的感觉到汗在我的里从下巴上滴落,不过我们三个人相互配合,两个小时就完成了一百五十人核算,脱下衣服之后,看到刷手服上上衣已经被汗塌湿,配合着寒冷的冬风,感觉终于舒了一口气,一天最重要的任务完成!

​空暇期间,我们一起练习八段锦,相互监督消毒隔离通风,给保安消杀人员培训。

我们在一步步步入正轨,相信经过我们不懈努力,一定可以圆满完成任务!若有战,召必应,战必胜!

外研社隔离点-周记

文\脑病一科护士 张世莹

时光飞逝,从1月27号9点30接到护士长的通知,1点我们紧急集合,到2点出发,至2月3号我们已经进入丰台外研社隔离点七天了,2022年的春节,这是我离开家人在外面过年的第一年,这个新年是和我“战友们”一起度过的,有着思念家人的心情,但是温馨的年夜饭,大家开心的笑声,也让我觉得很幸福。对于我刚入职的护士来说,这是一场让我无法难忘的经历。

作为国务院直接督导的隔离点,开点前三天,我们的医护人员都坚守自己岗位,认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张丽君护士长的领导下,我们高风险区的同事(张菲月、安越、陈旭、杨慧波、董伟、李壮、崔洪志、富斌)和我,不分昼夜将接驳的400名密接隔离人员顺利安置进点。由于每日要给隔离人员测核酸,张丽君护士长把我们分成了四个小组展开工作,工作期间我们汗流浃背,没有人说累字,说苦字,在我们一起战斗的日子里,让我知道了我们东方人的团结一心,不怕困难的毅力,勇往直前的勇气,互帮互助的精神,在空余期间每周给工作人员进行穿脱防护服培训、日常中我们也相互监督,必做到全体人员安全解离,不负医院和领导的嘱托。休息时,我们和富斌老师一起做八段锦增强抵抗力,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加的有力量,我们大家相处就像一家人一样和谐,我们东方的团队是最棒的团队,我们东方团队万众一心,不怕一切困难,若有战,召必应,战必胜,保持东方精神。这一场经历在我成长的路上是重要的一课,最难以忘怀的。

外研社隔离周记

文\血液病科护士 张菲月

​2022年1月27日的早上再上班的时候接到护士长的通知去外派,然后和我说让我去,然后让我回家收拾行李。下午1点的时候我们就出发了,来到外研社酒店的时候我们去开会,开会的时候说晚上就会来人,让我们做好接的准备。但是当我们晚上去接人的时候,物资却没有准备好,可非要我们去接,护士长也去和他们争取,最后我们穿上了防护服和隔离衣。

2月1日过年的钟声已敲响,我的生日也随着钟声到达,在隔离点过生日可真是一个独特的生日,大家一起准备着,医院的领导和护理部唐玲主任也为我们送来新年的祝福和对我生日的祝福,主任一直在群里问着“蛋糕准备好了吗,是否已经送到,”这样的为我操着心,科室的老师和同事们为我准备的惊喜,我很开心,在这酒店,客房部为我准备了长寿面,让我很感动。这个生日让我记忆深刻,谢谢老师。

截至今日,我点已经接受了国务院督导组,北京市市长,市、区及政法委,疾控等多单位的检查及慰问,在工作获得肯定。随着几位位解除隔离人员的顺利出点,我们坚信,东方速度,东方精神,东方风采一定会在中医药抗击新冠疫中写出更多华丽篇章。

不忘初心 “疫”不容辞

文\西院区妇科住院医师 易莎

2022年2月23日,窗外的阳光格外明媚,门前的辛夷树也抽出了绿芽。为期24天的隔离酒店支援工作即将告一段落,大家也都收拾好了回家的行囊。24天的相处,隔离酒店的点点滴滴,虽微小但将永远深记。

2022年1月31日,除夕夜,我们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不同的院区紧急集合,为了同一个目标。新冠疫情仍在肆虐,作为医务工作者的我们需要前往隔离酒店进行支援,这是我们的工作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星夜前往,各方沟通,检查场地,部署工作,结束已是凌晨2点,面对未知的情况,虽然忐忑但更多的是一份坚守的决心。面对300多名密接人员,从最初的慌乱,到之后的从容有序,我们在不断成长进步。隔离人员信息登记核查、采集核酸、发放解观单、对保安、保洁进行培训,每一项工作看似简单,但却容不得丝毫差错;“谢谢你们”“辛苦了”每一声感谢都让疲惫的我们如沐春风,洗去疲态。在这里,我们一起从晨曦工作至星夜,紧张充实;在这里,我们互相鼓励,无间协助,变得亲密无间;在这里,我们从医务工作者,蜕变成了一名“战士”,工作有条不紊,得心应手;在这里,我们看见了每一个平凡人的伟大;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医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在这里,我们一起欣赏了2022年的第一场雪,盛大美丽。春雪终将消融,阳光必将到来,凛冽的寒冬终抵不住人们对春日的向往。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这一场狂日持久的鏖战,虽然艰辛,但我相信,齐心协力,继续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定会看见寰宇清明,家园安定的景象。而这,都是我们每一个人努力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