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首饰潮流史》|二、步摇

一步一摇,莲步袅袅,珠玉轻叩,美人回眸,好一幅美人姗姗金步摇之曼妙图,虽未见人,光是想像身着一袭古装的美人头戴金步摇的画面,便已是春风拂面意阑珊了。

描述杨贵妃和唐玄宗故事的戏剧(一步三摇一回眸)(1)

而让步摇一词广为人知,则要感谢艳绝华夏的杨贵妃和白居易了。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白居易的一曲《长恨歌》,缠绵绻恋,词意浓厚,不仅把唐明皇与杨贵妃”在天愿为比翼鸟“的爱情故事描写得荡气回肠,诗里对于金步摇的描写,更将杨贵妃的绝色容颜和华贵仪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描述杨贵妃和唐玄宗故事的戏剧(一步三摇一回眸)(2)

80年代第一美人林芳兵的杨贵妃,更以自己的盛世美颜为我们呈现了古代精美绝伦的发饰”步摇”的万种风情。

1、何为步摇?曾经最为招摇的皇室专享华美发饰!

步摇,步摇,一步三摇,让杨贵妃美得花枝乱㔊的金步摇是何圣物?

楚国宋玉的《讽赋》有云:“垂珠步摇,来排臣户”,贵族女子们将金银丝盘成花的形状,缀以各类宝石珠玉,珍珠玛瑙、翡翠白玉等,华美雅致,把它插于发鬓,枝弯珠垂,风拂蛾眉,轻移莲步则珠摇玉动,仿如一曲《凤求凰》,身姿随着步摇的颤动显得曼妙多姿,风情极致,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极致美感,心旷神怡,是以名曰“金步摇”,后来将步摇固定在冠上,称为步摇冠,多为皇后专用。。

描述杨贵妃和唐玄宗故事的戏剧(一步三摇一回眸)(3)

一步三摇,从皇室摇到民间

花枝摇颤 汉时流光

《中华古今注·卷中》记载道:“殷后服龙盘步摇,若侍,去梳苏,以其步步而摇,故曰步摇。”说明了步摇源起于殷周时期,并从一开始就被放置到一个礼服的范围之内,是太皇太后、皇太后着礼服的专用发饰。 发展到两汉,礼制更为严格,汉制规定,太皇太后、皇太后祭祀礼服中佩有步摇。由于形状像树枝,树枝上的“金叶子”还会随风摇动,所以叫做【花枝步摇】

描述杨贵妃和唐玄宗故事的戏剧(一步三摇一回眸)(4)

章子怡在《十面埋伏》中佩戴的花枝步摇,随着舞姿曼妙的摇颤,极是优雅华美。

描述杨贵妃和唐玄宗故事的戏剧(一步三摇一回眸)(5)

汉代花枝状步摇

《西京杂记》曰赵飞燕为皇后,其妹赵昭仪所上贺礼中有“同心七宝钗、黄金步摇”,足见步摇在皇室的身份与地位。

描述杨贵妃和唐玄宗故事的戏剧(一步三摇一回眸)(6)

汉朝花鸟步摇饰件

魏晋时尚 独领风光

六朝往后,步摇的形式愈加多变,设计更为丰富,制成鸟兽花草等状,取金、银、玉、玛瑙作为原材料,一步一摇中更显闪耀迷人。这个时期的步摇,开始从皇室进入了贵族阶层的使用,使步摇真正开始成为流行的时尚发饰。

描述杨贵妃和唐玄宗故事的戏剧(一步三摇一回眸)(7)

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作品《女史箴图》中,妇女的头上立插两枝蜿蜒摇叶金花,精巧细腻,摇曳生辉。

描述杨贵妃和唐玄宗故事的戏剧(一步三摇一回眸)(8)

《女史箴图》东晋顾恺

南朝才女沈满愿特地作诗《咏步摇花》:珠华萦翡翠,宝叶间金琼。剪荷不似制,为花如自生。低枝拂绣领,微步动瑶瑛。但令云髻插,蛾眉本易成。

沈满愿以极尽细腻的词风表述了步摇的华丽造型,以及镶嵌的珍珠、翡翠,精心制作的荷花,都生动雅致,如此美物,饰以美人云髻,轻指绣领,莲步微动,珠摇动动,宛若画中仙子,翩翩而至。

虽是描写美人与步摇,却实实在在地道出了南北朝时期的工匠无以伦比的精湛技术。

描述杨贵妃和唐玄宗故事的戏剧(一步三摇一回眸)(9)

南北朝·牛头鹿角形金步摇

倾国倾城 大唐风华

相传,玄宗初见杨玉环,只见她华姿绝代,眼若秋水,头戴华丽金步摇,窈窕而立;步摇随着轻盈的莲步,款款而舞,步摇上珠玉相撞发出如鸟鸣般清脆的声音,极是悦耳,还未见玉环容颜,玄宗心神已先乱了,而至看清步摇下的绝色风姿,魂早就被勾走了。

描述杨贵妃和唐玄宗故事的戏剧(一步三摇一回眸)(10)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一支金步摇,动了唐玄宗的魂,道尽了唐玄宗和杨贵妃、金步摇间的情意缱绻。杨贵妃眉目含情,如云鬓发高高盘起,满头华丽的发饰道不尽万种风情,那支玄宗亲自构图设计的金步摇,一步三摇,莲步曼妙多姿,每一步,每一摇,都娇媚无比,优雅风情,令人情难自禁!!

描述杨贵妃和唐玄宗故事的戏剧(一步三摇一回眸)(11)

唐代步摇的发展也迈进了新时代,可以说到达了鼎盛时期。唐代之前,步摇主要用金银制作,而唐代之后,金工技术得以发展,步摇上开始镶嵌珠宝,将金玉做成螺旋式的枝条,然后在其顶端垂下珠玉,造型更为优美典雅,色彩明快协调,给人落落大方之感。

描述杨贵妃和唐玄宗故事的戏剧(一步三摇一回眸)(12)

据《杨太真外传》记载,唐玄宗知道杨贵妃极是钟爱步摇,搭配她倾国倾城的容貌,当真是绝世无双了,唐玄宗命人在国库里挑了最好的金子,设计杨贵妃喜欢的款式做成步摇,亲手给杨贵妃戴上,道尽“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的旖旎浪漫。

描述杨贵妃和唐玄宗故事的戏剧(一步三摇一回眸)(13)

描述杨贵妃和唐玄宗故事的戏剧(一步三摇一回眸)(14)

《簪花仕女图》(局部)唐代贵族女性的步摇花头饰

亦简亦雅颠众生

宋式步摇,开启美人的极简美学:简、雅是宋式步摇的极致美好,简而不简单,雅致而充满情趣。

宋代崇尚简朴,追求极致的简约风格,进而形成独有的宋式美学;步摇也随着唐代的繁复招摇的款式,进行简化设计,只在钗簪之首做成摇颤的花枝,简约而雅致,是继承隋唐以来的古典样式。

描述杨贵妃和唐玄宗故事的戏剧(一步三摇一回眸)(15)

一支简约风金步摇,为宋朝女子平添了一股书香气,婉约浪漫而充满诗情画意。

宋朝除了传统的简约步摇,又新创了稍显华贵的新式步摇,钗簪造型略如弯月,下边衔坠,形式跟皇后凤冠两侧的博鬓相似,这一类步摇的造型,主要是从唐五代的花树钗演变而来。

描述杨贵妃和唐玄宗故事的戏剧(一步三摇一回眸)(16)

描述杨贵妃和唐玄宗故事的戏剧(一步三摇一回眸)(17)

轻盈绝艳晚来风

从宋代的极简到明清代的奢华,步摇又重新回到唐代的华丽风。

描述杨贵妃和唐玄宗故事的戏剧(一步三摇一回眸)(18)

明清时的步摇,无论是工艺的提升还是审美的改变,都有了极大的进步,设计上更是有了创新的思维,增加了弹簧的使用功能,更是使用了艳丽的点翠和烧蓝工艺,加上新颖的珠串挂坠的设计,使步摇美人更加的摇曳多姿。

步摇加上珠串之后,越发的灵动雅致,在行走时,更为风情别致;

描述杨贵妃和唐玄宗故事的戏剧(一步三摇一回眸)(19)

尤其到了清朝,头饰更是强调奢华,除了款式的设计更为精致华丽,满清皇室对于“东珠”和各种有机宝石的喜爱,珊瑚、珍珠、碧玺、琉璃纷纷出现在步摇上,加搭配的点翠和烧蓝,使步摇的款式更为的华贵艳丽,风姿绰约,成为宫廷皇室贵族女子的专属发饰。而民间的女子,也开始佩戴银制的流苏步摇,因区域风情不同,北方步摇更为简约大气,南方则更为婉约雅致。

描述杨贵妃和唐玄宗故事的戏剧(一步三摇一回眸)(20)

描述杨贵妃和唐玄宗故事的戏剧(一步三摇一回眸)(21)

一步三摇一回眸,这件代表美人万种风情的发饰,经历了唐的繁华,宋的极简,至清代的华贵艳丽,步摇的审美虽然在发生着变化,但也只是越来越丰富多姿,尤其是清代的金银饰工艺,无论是点翠还是烧蓝更是达到了从古至今的巅峰,使古代流行下来的首饰,得到美的传承。

80年代第一美人林芳兵的杨贵妃在《唐明皇》中的配饰有多美?

【下期预告】

下期将为您介绍唐代步摇:一支金步摇,缘何勾了唐玄宗的魂??

参考文献:

1. 扬之水《步摇花与步摇冠,有什么区别?》 《文汇报》2019

2. 华梅 《中国历代舆服志研究》商务印书馆

3. 扬之水 《中国古代金银首饰》故宫出版社

4. 张松 《承载千年光阴的金步摇》 今日朝阳网 2017

注: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勿抄袭!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