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云:“惊蛰,……蛰虫始闻雷声而动”,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惊蛰使自然产生变化?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惊蛰使自然产生变化(君子当藏器于身)

惊蛰使自然产生变化

《周礼》云:“惊蛰,……蛰虫始闻雷声而动”!

惊蛰节气悄然而至

由此可见惊蛰节气,与打雷有着天然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古人也自然地在隆隆雷声的“熏陶”下,构建出了雷神的形象,这种对自然现象的神化,也是远古时期很多民族都有的一种普遍现象了。

现存民间的雷公庙

惊蛰始于雷,所以在古代的民间,在惊蛰前后也有很多祭祀雷神的民俗活动,比如贴上雷神的画像,摆上供品,以及去雷神庙里上香祷告等等。陶潜有诗云:“仲春时节雨,始雷发东隅”,伴随着阵阵春雷,经历了早春的懵懂,仲春时节,这春意也渐渐得浓了起来。

春日雷电印象

“惊蛰”二字,自然还有更深层的涵义,那就是人应该学会因时因势而变,当“蛰”而伏,当“惊”便起。《周易·系辞》中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这是什么意思呢?君子蕴藏着弘大的才器在身上,等待时机的来临。

同样的意思还体现在很多其它的名著中,比如《菜根谭》中有句话: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易经》至为刚健的乾卦爻辞,也是从“潜龙勿用”到“飞龙在天”。

唐代张九龄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宋代苏轼讲: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而白居易更是用自己一生的经历为之做了最好的注脚!

白居易的雕像

白居易生于公元772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今天河南郑州人。从他的生平经历我们可以看出,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杜齐名的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唐代宗大历七年,也就是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郑州新郑东郭宅,也就是今天新郑市的东郭寺村。白居易的祖父白锽移居下邽,也就是今天的陕西渭南市一带,白锽后任巩县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遂移家于新郑,白居易本人遂出生于河南新郑。

关于白居易入京及仕途波折,大量的作品已经探讨过,我们不再赘述。我们今天也不分析他比较有名的《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名篇佳句,我们重点以《钱塘湖春行》一诗入手,通过分析白居易这篇写春色美景的诗作,进而探讨其诗中蕴含的人生体验和思想精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个时期的白居易,已经历尽官场波折,并不再寻求仕途上升门径,他已经在仕途、生活与思想修炼中寻得了暂时的平衡,虽不至于大彻大悟,圆润自然,却也棱角不再,自成一方小天地与小世界。我们可以看到,这时的他心情自然平和,隐隐透着兴奋,他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他看到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有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不知是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杭州西堤的极致美景

这种春日的胜景在诗人的眼中,极为流畅自然,所以书写成诗文后才能行云流水,诗人边走边看,他看到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仰视所见是嬉戏的禽鸟。莺歌燕舞,仿佛春天的使者,更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通过史料,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时期的白居易,早已不复年轻时期的雄心壮志。白居易28岁中进士,比孟郊提前了近20年。46岁的孟郊写《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白居易写中进士的感想是这样的,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心性修炼至宽容博大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仕途艰难曲折,但是人始终不畏强权,并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终于有所作为。公元820年冬,白居易转任主客郎中,821年,加朝散大夫,正式著五品绯色朝服。822年被任命为杭州刺史,825年,被任命为苏州刺史。

历经波折的他变得宽容了,与世事和现实选择和解,不再死磕较真。体现在他的诗文中就是更加炉火纯青,犹如独孤求败之境界: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诗中的江南,便成为国人千年来最美的画面。

江南是水墨的世界

白居易的经历告诉我们:

一是人要眼界高远,才能从容宽容,涵养性情,顶天立地,所谓“眼界高时无碍物,心源开处有清波”。眼界是否高远,心态能否容纳世界,取决于看世界的角度!

二是君子要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人的蛰伏和沉潜,是为时机来临时的一飞冲天,积累心性和才识的资本,就如把一个弹簧尽量压得更紧实,那么最后放开的弹跳力必然就更大!

这也是惊蛰节气给我们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