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是我国诗词发展的两座巅峰,唐代以诗见长,而宋代以词著称,故有了后世所称的“唐诗宋词”而恰恰也因为宋代的词作发展至绝巅,总让后世容易忽略宋诗的高度,其实细细品读不难发现,倘若在诗的领域唐代可谓魁首,那么宋代必然是紧随其后的只是唐诗多以抒情为主,而宋诗则多是说理,可谓各有千秋,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苏轼王安石一笑泯恩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苏轼王安石一笑泯恩仇(王安石登山写首高水平七绝)

苏轼王安石一笑泯恩仇

唐宋是我国诗词发展的两座巅峰,唐代以诗见长,而宋代以词著称,故有了后世所称的“唐诗宋词”。而恰恰也因为宋代的词作发展至绝巅,总让后世容易忽略宋诗的高度,其实细细品读不难发现,倘若在诗的领域唐代可谓魁首,那么宋代必然是紧随其后的。只是唐诗多以抒情为主,而宋诗则多是说理,可谓各有千秋。

本期笔者要分享的两首诗,正是来自宋代的两首佳作,作者分别是王安石和苏轼。这两人在文学领域的造诣自不必多说,名列“唐宋八大家”便是对他们最好的认可。不过比起唐代“李杜”的惺惺相惜,王安石和苏轼两个人可谓是“老对头”了,王安石主持变法,而苏轼则反对,所以两人在朝堂是对手。

不过他们的针锋相对仅限于朝堂上,对对方本身并没有什么成见,当年“乌台诗案”让苏轼差点性命不保,还是王安石一句“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才让苏轼被从轻发落,否则苏轼也没有机会达到后来的文学成就。

本期笔者分享的两首诗,一者是王安石登山所作的高水平七绝,另一首是34年后苏轼模仿的一首,虽然角度不尽相同,但其实所蕴含的哲理颇有“异曲同工之妙”,900多年难分高下。下面就来和笔者一起走进这两首经典诗作。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论名气,两首作品都入选了课本,但苏轼诗的名气是要大一些的。原因大概是因为苏轼诗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苏轼在诗中用了远近高低、横看、侧看等多个对比的词语,让诗作本身更有韵律之美,这是为后世所推崇的。

论诗的涵义,两首诗其实各有千秋。王安石的诗作体现的是一种拨云见日的豪情,当时王安石30岁(虚岁),正是事业的上升期,所以才会有此豪言壮志。而苏轼诗体现的则是一种“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辨,47岁的苏轼将这种哲思写出了禅意。

论遣词本身,个人觉得王安石胜出。王安石的诗作中,对景物的描写是极有特色的。前两句写景时,“千寻”和“见日升”等字眼都极有气势,而“不畏浮云遮望眼”这一句更是峻气。“不畏”二字是诗眼,“浮云遮望眼”是一个巧妙的典故化用。西汉陆贾写的散文《新语》中,曾有言:“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安石的这次化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露一丝痕迹,写出了自己的气势。

这两首诗从以上几个角度来比较后,综合起来确实是难分高下的。虽然苏轼诗明显更有名气,但王安石的作品在前,而且论遣词水平也并不输给苏轼。

苏轼和王安石的很多诗作,只要大家细细品赏,会发现有不少作品都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两位亦敌亦友的文坛名将,晚年都放下了过去的恩怨,彻底和解了,苏轼甚至专门去金陵城看过王安石。这两首诗大家更喜欢哪一首呢?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