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服装制版原型尺寸(服装制版中大身原型与袖子原型剪口对位)(1)

服装制版中的大身原型与袖子原型的剪口对位十分重要,

大身结构画好后,一般情况下,

从胸围线往上5公分处左右为大身的剪口,(前后片相同)

然后量取前后袖笼底点到剪口位置的尺寸,

与袖山弧线相对应的点打好剪口,

一定记着,前后片上的尺寸都要加上0.2公分的吃势,

比如:后袖笼的剪口上的尺寸是8公分,

那么后袖山弧线上的剪口对位点就是8.2公分,

正常的袖山弧线上的吃势是(前后加起来)2公分,

由于工业生产不同于单量单裁,

所以相对的吃势就小一些,当然还要根据面料的属性来确定吃势,

秋冬的毛呢类与夏天的雪纺类,吃势完全不同,一定要分开对待,

你也许想说,下面的吃势这样才用去0.4公分,

那么把剩下的1.6公分都放在袖山弧线的上面,会不会太大,

这里先要说一下,一片袖与两片袖的吃势有少许的差异,

造成差异的原因是二片袖多了一条缝,

而且这个缝(其实前后一共是两个缝)正好在大身吃势的拐角处,

这样工人在做大货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把缝份合大,

另外还有一点是二片袖合好后,由于整个袖山弧线,可能会不是太圆顺,

(主要还是工人的水平参次不齐,这是我们版师需要考虑的),

一片袖则不会这现这类问题,袖底缝刚好能对应到大身的袖笼底缝上,

有时候出来了大货,袖子偏移不是向前,有时刚好垂直,有时会往后跑,造成的原因一般情况下会是下面两个原因:

一是袖山弧线上剩余吃势(1.6公分)吃的不均,袖山尖上的剪口,虽然还是居中的,可是工人已经做好了吃势,

那么在上袖子的时候,下面是先开始合缝,

当快合到肩点时,发现可能对不到剪口(肩缝)了,就会很随性的强拉面料,使袖山尖上的剪口与大身上的肩点剪口对位,

剪口是对住了,我们也看不出来,

这样就会出现袖子跑偏,如果拆掉后从新上会担误时间,(毕竟工人都是计件工资,都能理解),

熟手则会很少出现类似的问题,

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画结构的时候,袖山的高度与袖肥还有大身结构不是在同一水平线上引起的,

说的直白一些就是画结构的时候,夹角度数一定要横平竖直,

袖中线与大身的侧缝线应该在同一条线上重合,

可以像很多大师说的,在大身上配袖,这样出现问题的基率就会少很多,

从今天传的图片上你可以看到,像这种方法配袖,结构上的剪口对位,就很容易找,而且更直观。

我是#妙裁女装#专注女装16年

个人介绍:我叫黄玉峰,从事女装制版十六年,06年河南服装制版大赛第一名,写了一本教材《30天学会服装制版》超过万人转载,很多人看后都学会了简单的服装制版。对于女装我的格言是:款式是神,版型是魂;形象靠色彩,气质靠版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