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要跟大家探讨一个关于领导力的话题:什么样的领导者才是更高明的领导者?早在2500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曾经给了我们一个清晰而明确的答案:
老子说: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什么意思呢?老子把领导者分为了四个层级:
第一个层级:“太上,下知有之”:“太上”,就是最高级的意思,“下知有之”,下面的人仅仅知道他的存在,这个时候大家就纳闷了,为什么“仅仅知道他的存在”就算是最高级的领导者了呢?如果单从字面意思来看,我们好像很难理解老子这句话的深意。那么我们继续往下看。
“其次,亲而誉之”:老子说,稍差一点的领导者,凡事喜欢亲力亲为,因为做得好,所以也得到了下属的赞誉和爱戴;在我们看来,这样的领导者是不是就已经很不错了呢?的确如此。但是,老子说充其量只能算是第二级。我们再来看第三个级:
“其次,畏之”,下属都很害怕他,那么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领导呢?当然有,这样的领导者,一般更喜欢用KPI、用各种制度来约束下属,甚至是喜欢用高压控制、用严刑重罚的方式来使得下面的人顺从,所以,他的下属往往都会感到特别有压力,因为有压力,而去被动的开展工作。这样的领导怎么样呢?老子认为这样的领导者,勉勉强强只能算是第三流。
那么还有一种更差的:那就是“侮之”,下属很讨厌他、反对他,甚至在背后侮辱他、诋毁他,这样的领导者,就很糟糕了。
所以当我们从高到下看完了这四种领导者,就更能明白为什么“下知有之”才是最高明的领导者了。当然关于这一点,我们还要从老子所倡导的管理方式说起,那就是无为而治。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国就像煎鱼一样,大家都有煎鱼的经验吧,如果你老是忍不住去翻动它,那么很快这个鱼就会被翻得惨不忍睹。那么什么是无为而治呢?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要乱作为;
作为一个领导者,凡事不必亲力亲为,什么事都插手,什么事都干涉,事无巨细。而是要在其位谋其政,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调动好下属的积极性,学会授权,给下属留下充分的发挥空间,来调动和挖掘他们的潜力。这才是“为无为,则无不为。”这才是最高明的领导者。
所以老子说“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说,信不信随你,道理就是这个样子,重点就在于这个“贵”字上。老子说,好的领导者不会随随便便地发号施令,而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懂得调动下属的积极性,等到事情做成了,下属们还觉得,嗯,这其中也有我的一份功劳,也就顺理成章收获成就感了。
所以我们看,高明的领导者和下属之间,是一种互相信赖的关系,领导者不居功自傲,下属们精诚团结,大家可以为了一个目标共同努力,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作用,每个人都能找到价值感和归属感,大家说,这样的团队是不是更有战斗力呢?
好了,这就是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道德经》中关于领导力的一小块内容,其实《道德经》是一部关于领导力的智慧全书,里面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学习和探究,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让我们一起在经典中汲取智慧,我是李家和,谢谢大家。
,